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用與時俱進的眼光看中國,你會發現一個震撼世界的超級中國

用與時俱進的眼光看中國,你會發現一個震撼世界的超級中國

時光是否一成不變,中國是不是依舊遠落後於世界?西方人又是怎麼看待新時代中國的?在歲月的變換下,沉睡了百年的中國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了?用與時俱進的眼光來看這些問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本期《超級中國:都市的力量》,我們將從中國城市復興的龐大規模、引領世界的時代魄力、獨領風騷的超級基建、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撼動世界的超級經濟以及雍容華貴的千年文化等多個方面切入,立足於海內外不同視角,帶給您一個不一般的中國都市面貌。

1:龐大的規模,非凡的蛻變

很多人應該和曾經的筆者一樣,認為世界各國的都市都像當今中國一樣繁榮,而在中國之上,還應該有更高等級的傳統發達國家的城市,就像歐美大片里那樣恢弘大氣的魔幻之都,值得我們窮追不捨。這是西方媒體和網路公知想方設法告訴我們的「真相」。而基於過去中國長期落後於世界整體發展水平的歷史基礎,我們不少人都對此信以為真了。

然而這一切,正在被顛覆——彷彿地球逆轉,就像宇宙洪荒的那種改變。

久經異國風雨,見證時代變化。在途經數十個大小與等級不同的西方城市之後,筆者發現了中國城市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大,並且魔幻。這個「大」字有很多層意思,例如:橋樑高大,街道寬大,經濟規模大······

總之就是,任何同樣的事物,只要和中國城市巨大的魔力結合起來,都將是「魔幻的龐大工程」,而這樣的「龐大工程」的出現有兩個基本因素:人口基數大,城市面積大。

在中國的時候,筆者的歐洲外教曾跟筆者分享過他第一次到中國的經歷,在談及對中國城市的第一印象的時候,他用的就是「大」字,而且是反覆強調的「非常大」。

他是用一種驚奇,又略帶興奮的語氣跟我們說:「我那時候從上海的機場出發,目的地是南京的,我的朋友告訴我南京和上海很近,一會兒就到了,可是車開了半天還沒到,我就問司機怎麼還沒到,結果司機告訴我,還沒離開上海,我才發現你們中國人的』大』的概念和我們很不一樣······我一開始還以為就上海北京大,後來才知道幾乎所有的中國城市,都很大」。

(上圖:2018年GaWC世界一線城市排行榜中,中國6座城市入圍,當然西方人排名一直都帶有主觀偏見啦,因此很多亞洲城市的排名應該更靠前。)

當初,因為筆者沒有到過西方,所以對於出自西方外教口中的「大小」差別沒有什麼概念,我以為,這只是稍微模糊的一個「大」的輪廓。直到我來到西方,才發現這裡面的差別,是數倍到數十倍的。

和外教剛到中國時的一驚一乍相同的是,筆者同樣在最初到達西方的時候受到了極大的反差衝擊,這幾乎重塑了我對於「城市」的概念,也讓我第一次明白,中國是多麼「超級龐大」的一個概念。

還記得我最初抵達的是一座歐洲的二線城市,當時接我的人說要從郊區走到市中心的住處,把坐了一天飛機的我嚇得腿都軟了。結果,從郊區走到市中心,一共只花了十分鐘不到的步行時間,這是我對西方城市的第一印象——小。

後來,我陸陸續續前往了近二十個不同等級的國家,到訪了包括蘇黎世、米蘭、柏林、巴黎在內的四十多座不同等級的西方城市,從法國到德國,從義大利到匈牙利,從摩納哥到愛琴海沿岸,在我的足跡里,我見過還不及中國村莊一樣大的聖馬利諾首都聖馬利諾城和摩納哥公國,還有那規模還不及中國縣城大的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也見過規模不及中國二三線城市的「西方大城市」。

隨著實際感受的增加,後來筆者和同樣周遊歐美列國的朋友一起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中國中東部的農村,在西方可以叫城市;中國的普通小鎮,和他們的小城差不多;中國的縣城,就是他們的中型城市;而中國的普通二三線城市,就是他們的大都市;中國東部的一二線城市,對他們來說則是世界級的巨型都市。

(超級無敵巨型城市)

而中國城市普遍「面積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多」。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中國相當於將各國最大的那些城市都集結在了自己的版圖上,而且後來居上的中國城市街頭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筆者的好朋友阿麗莎曾在共進晚餐的時候問過筆者中國的城市「人多」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筆者告訴她:「小一點的幾十萬,正常的幾百萬,大的一兩千萬」。阿麗莎和在座的人都發出了驚嘆,因為他們城市的人口,僅為三十多萬。而且儘管在西方有像巴黎、紐約、倫敦這種人口近千萬的特大都市,但它們都是整個歐美的核心大都市,而中國是一個國家裡,雲集了很多的巨型城市。

(全球百萬以上人口城市分布圖,截止2018年中國已近百個城市達到此規模)

這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從文化和社會的現實情況來說,西方國家多半是小國寡民的分散性國家,而中國是統一的「大國家」,不僅僅面積大,人口也多,而這也導致了在城鎮化過程中,中國城鎮人口激增的數量「巨大」。根據2018年底的數據顯示,中國近14億人口中,城鎮人口的總數已經超過8.3億,這比歐洲整個大洲的總人口還要多出1個多億。

也因此,中國的城市規模和西方城市的平均起點,根本不在一條起跑線上。

當然,「大」不一定有用,也曾有不少人在聽說中國城市很「宏偉龐大」之後立刻質疑:「大有什麼用?你的城市跟別人完全沒得比!印度城市和巴西城市也很大啊!」

這樣的表態不能算錯,但卻是完全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城市大不一定有用,但中國的城市的「大」絕對是全面的,你用「魔幻」來形容中國的城市,也一點都不為過。而且,中國在城市化過程中,並沒有出現巴西和印度等地區一樣的大規模「貧民窟」,這足以說明中國的城市化不是盲目的。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城市化過程中的中國城市的特點,那就是:在這個星球上,除了國際上的極個別城市外,從整體來看,有中國城市一般規模的城市,沒有中國城市發達;有中國城市一樣發達的,沒有中國城市規模大。

我們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隨便抽取一個中國當今的中等以上的城市,其整體都可以匹敵絕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的首都,甚至是超越了很多國家的首都水平。(這是建立在紐約、東京等個別特殊性城市除外的整體情況下,是整體與整體之間的客觀比較,而不是個別現象推翻普遍現象的論斷。)

此外,中國城市的「大」還不僅僅體現在人口與面積上的「超級」化,還體現在城市的各個方面,就比如:我們在中國看見的城市商業中心的大商場,我們以為的是尋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同尋常;我們吐槽太小的「遊樂中心」可能比西方整個地區的最大規模的遊樂場都大······總之,你眼裡的中國城市的那些「尋常」,都可能是世人眼中的「非同一般」。

就像我身邊曾去過中國的西班牙人形容的那樣:中國的「大」是方方面面的,中國的火車站比西方的機場還要豪華、還要大,中國的很多大學比西方的很多中小城市都大。此外,也有像BBC等西方媒體在近年來陸續刊文表示:中國城市改革開放後僅僅三十多年的時間裡拔地而起,一夜之間就發展成了一個個「大都市」,很多城市甚至從無到有,中國城市發展的速度相當驚人。

(英國《每日電訊報》驚嘆中國西南城市成都崛起)

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中國城市的「大」不是簡單的規模與人口,它是整體發展質量上同步的「大」,而這——就是新時代中國的「大國風貌」,也是「復興中國」最靚麗的名片之一。

2:龐大的規模,集聚的效應

龐大的城市規模與巨大的人口基礎是中國「超級城市」崛起的「發展基石」,而中國城市在這樣「大」的背景下,其所迸發出的「集聚效應」的能量也是巨大的。

這反應最為明顯的便是經濟貿易領域,人口基礎加上整體向好的經濟形勢,帶給世界的是一個個極富國際經濟競爭力的都市群。根據2018年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17個城市的經濟規模超過萬億元,其中北上廣深超2萬億元,堪稱「富可敵國」,而世界十大貿易港型城市中,中國就佔據了7個席位。

不斷向「高度發達」靠攏的中國城市,坐擁著全球最大規模的中高等級消費群體,成為了全球各大高端品牌爭相搶奪的市場寶地。根據國際高端汽車品牌保時捷的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該品牌在中國都市圈的銷售佔比均超過了全球總量的10%,中國也成為了該品牌全球最大消費的市場。而這並不是孤立事件,此前就有國際組織統計過數據:中國城市裡龐大的中產階級群體,已經消費了超過全球30%的奢侈品。

而在未來,隨著更多的中國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中國都市裡具有高質量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群體也將進一步激增,而這也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城市在全球範圍內舉足輕重的經濟地位。

除了經濟實力的整體爆發外,中國城市對人才與科技的集聚效應也正在凸顯。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的中國城市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國內的「搶人大戰」與「科技比拼」,更多的城市開始向全球發出挑戰,像和美國矽谷競爭的中國深圳,一夜崛起的世界互聯網之都中國杭州,力求打造全球大數據中心的中國貴陽,齊聚航天與軍工人才的中國北京等等,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正在告訴世界:這裡是復甦中國,中國來了!

據統計,中國目前已有的科研人才儲備已經高達數千萬,而這些人和幾十年前出國謀生所不同的是,如今絕大多數人選擇了留下,並有大批海外學子選擇回歸到中國的城市中去,這主要就是基於中國城市經濟和整體競爭力上升後帶來的人才吸附效應。我們以深圳為例,這座不論是經濟還是科技,都驚艷著世界的中國城市,吸引著全球科研領域的頂尖人才,2018年全市的平均年齡僅32歲,並坐擁著騰訊、華為等眾多的世界頂尖科技公司。

可以說,因為體量普遍「龐大」,中國城市帶來的集聚效應也是整體龐大的,不論是消費、生產、人才、科研等等,都是如此,而在未來這樣的集聚效應還將上演很長一段時間,屬於中國的「世界級都市崛起」時代,也將大放光彩。

3:世界的前沿,發展的中心

中國的城市,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最為蓬勃的地區,這不僅僅體現在城市整體現代化基建和經濟發展上,還體現在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事實上,和世界傳統觀念里的「中國印象」不同的是,這個時代的中國,隨著經濟和科技的實力爆發,已經不再是那個「慢世界半拍」的國家了。可以說,在活躍的經濟環境下,中國甚至走上了「快世界一拍」的節奏,從「跟著西方發展」逐步轉型為「引領世界的發展」,因此很多新鮮的事物開始從這片土地上走向世界。

就比如我們所悉知的「互聯網」。毋庸置疑的是,中國已經是全球目前互聯網產業發展最為成熟國家之一了,互聯網經濟的規模更是單獨獨立出來成為全球五大經濟體之一,你幾乎找不到第二個能像中國這樣把互聯網和生活緊密結合得像西方科幻小說里描繪一般的國家。

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2019年),當中國的城市開始普及AI面部識別系統用於身份認證和支付憑證的時候,像法國、英國、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還停留在老式信用卡和現金時代。

從最新潮電子產品,到科技感十足的城市虛擬軌道電車。

從全球最頂尖的無人機表演,到引領世界的中國5G。

從炫酷的城市燈光秀,到全球最大規模的城市新能源推廣計劃······

古老的中國城市,正在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前沿陣地。

除了在科技領域嶄露頭角,中國城市的時尚文化也開始在全球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各大國際時尚品牌紛紛落地中國,甚至把中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市場。與此同時,像波司登、李寧等越來越多的中國國產時尚品牌,也開始從中國的都市走向世界,走上西方世界的時尚T台。

而倘若有機會環遊一遍世界,你會驚奇地發現,在中國城市的街頭,會出現更多前沿的時尚與新潮的觀念,人們也顯得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更為包容,這也是如今的中國城市,所蘊含的巨大魅力。

這也正如筆者的設計師朋友說過的那樣:現在很多新的前沿時尚,往往在中國的城市圈裡更容易被接受,也很快會被傳播開,世界時尚的中心,似乎也正在發生著悄然的改變。

4:完善的設施,瘋狂的基建

與其說是紮實的基建能力造就了中國的超級都市,不如說是中國都市潛在的巨大人口規模與龐大經濟規模,奠定了中國基建狂魔的基礎。

(2019年4月,福建廈門一重達3萬噸的城市車站「被搬家」)

和數十年前的情況截然不同的是,如今的中國都市,基礎建設整體上領先於絕大多數的西方城市,這不僅僅體現在城市基建的現代化上,還在數量和整體質量上完成了一個相對全面的超越。我們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的城市基建已經整體上超越了歐美至少10到20年。

我們以地鐵建設為例,在以往中國城市的「爆發力」還沒展現出來的時候,地鐵建設的領頭羊一直都是歐美國家的大都市,而是否配備地鐵也成為了一個大城市發達指數的考量標準,並且沿用至今。不過,如今的局面似乎被扭轉了。

據統計,截止2019年4月,中國開通地鐵的大城市數量已經高達38個,覆蓋中國除了青藏高原和海南島外的所有區域性重要城市,中國開通地鐵的城市數量高居全球首位。

(上圖:截止2018年,中國開通地鐵的城市圖)

除了開通的地鐵城市數量上激增外,中國城市的地鐵質量和里程數也是非常驚艷的。不同於西方國家早期開通的地鐵嚴重老舊問題,以及要從中國進口新的地鐵技術的尷尬狀態,作為後來者居上的中國城市地鐵,不管從科技含量還是整體質量上,都堪稱世界頂尖。

而在里程數上,中國城市顯得更為驚艷。截止2019年1月,中國上海、中國北京、中國廣州的地鐵總里程數分別為全球1、2、3名,也就是說,前三名已經被中國包攬。

(2017年底時,中國廣州僅排名全球第6,一年後躍居全球第3)

與此同時,中國南京的地鐵總里程數也擠進全球前五,還坐擁著全球最大的新街口地鐵站。此外,中國的深圳、重慶、武漢、成都等城市也正在突飛猛進,而隨著中國城市後發能量的進一步迸發,未來這一榜單上,將很可能出現「一片紅」的情況。

(上圖:地鐵里程數截止2018年10月底的數據)

除了在地鐵工程上的開掛外,中國的城市還在城市的高架橋、大型遊樂中心的建設、地下商城搭建、特大交通樞紐的架構上屢次驚艷世界。

(上圖:杭州東站)

這其中,最有名的城市當屬重慶。中國西南地區的重慶,一直都在國際上不溫不火,直到近幾年中國的基建開始為世界所驚嘆,世人才開始關注起這個魔幻的中國基建狂魔型城市。

可以說,不管是對於哪個國家的民眾來說,當看到在群山環抱之下拔地而起的「立體重慶」的時候,都會發出不可思議的讚歎聲。筆者也曾把重慶的視頻與未到過中國的西方朋友分享,毫不誇張地說,當他們看到繁榮並且魔幻的中國都市的時候,他們是合不攏嘴的。

這一切都不得不讓人感慨:中國的先輩們啊,今日中國,如您所願了!

5:千年的文化,厚重的底蘊

中國的城市,有像廈門、深圳一樣僅有幾十歲芳齡的,也有像西安那樣幾千歲的,差別還挺大。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國城市來說,背靠著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每一座城市的歷史都顯得不那麼簡單。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中國城市的歷史底蘊,那便是這樣的:在當今世界,同樣發達等級的都市中,沒有城市能和中國的城市比歷史;而在歷史文化同樣雄厚的城市裡,你又找不到同樣具有時代活力的。這,就是中國城市蓬勃發展的底氣所在。

這樣的畫面大概是如此的:「我來自中國西安,建城史6000多年,現在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經濟、文化與科研中心,也是新時代陸上絲綢之路的中心城市。」

中國的城市,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驚艷著世界,走向未來。

8:中國城市需要改善的地方

中國城市體量「大」,造就了眾多的「超級龐大」的世界級現象,也奠定了中國都市能迅速崛起的基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城市沒有問題。那麼在最後部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吧。

(1)人均公共資源不足

雖然說中國城市的整體基礎建設遠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先進,數量和體量上也都比較大,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均公共資源大。事實上,因為中國城市普遍人口偏多,因此像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公共交通資源等,平均到每個人身上,都變得不那麼「美觀」了。因此在未來,中國城市的公共資源的投入和建設,還應該朝著人均問題靠近,而不是滿足於眼前的「體量」的榮光上。

(2)前期規劃急功近利

中國城市發展很快,驚艷世界,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也看到,前期很多城市在建設過程中,領導班子過於追求政績,為了提高GDP和城市發展指數,亂規劃、瞎規劃,完全不考慮本地區的實際經濟問題和社會發展狀況,以至於出現了不少空城、鬼城,文物古迹破壞也相當嚴重。更有甚著,抱著「只要能建起來就可以」的心態做規劃,這也導致了很多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統不堪一擊,許多道路和電纜都不得不反覆拆修。在未來,應該盡量避免重蹈覆轍,在規划上盡量做到科學性和長遠性。

(3)城市定位模稜兩可

眼下很多中國城市都有自己的區域性規劃,像杭州的互聯網定位,深圳的科技定位,貴陽的大數據定位等等。但這並不代表所有城市都做好了自己的特色定位,像江西南昌、安徽合肥、山東濟南等城市,都在城市的自我定位上顯得沒有那麼突出。在未來,二三線城市應該更好地找到自己的特色突破口,而不是千篇一律跟著周邊大城市走。

(4)城市污染問題嚴重

迅速膨脹的中國都市,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這也加劇了中國北方的霧霾災害頻發,而在南方,表現更為明顯的是水資源的破壞。面對這種不可避免的棘手情況,中國城市的管理者必須保持最高的重視程度,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做好城市污染物的降解處理工作。否則,城市再美,也都不過是面子工程。

寫在最後:

百年風雨,大國興衰,今日之中國,已非那日的疲弱之國。我們慶幸能看到這樣一個中國,也祝福她,越來越好。

願九州常歡,願天地同唱,願盛世太平,願我們的祖國,早日完成復興偉業。

最後,獻上一曲超燃的《我和我的祖國》:

作者:劉斯郎,有態度的95後獨立撰稿人,立足於海內外不同視角看問題的情懷作者。曾創下個人全年全網矩陣閱讀3億次的紀錄。代表作品《超級中國》系列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系列文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郎言志 的精彩文章:

TAG:郎言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