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龍陵戰役:日軍中佐率領2000餘人抗命脫逃,戰後被督察隊槍斃

龍陵戰役:日軍中佐率領2000餘人抗命脫逃,戰後被督察隊槍斃

日軍在二戰中給外界的印象通常是寧死不退、極度兇殘,而發生在1944年的龍陵戰役中,一名日軍中佐卻在大戰之前率領2000多名士兵抗命脫逃,這種讓日軍高層不齒的事件似乎在日本軍史上還是第一次發生。

龍陵戰役作為遠征軍滇西反攻的最重要目標之一,控制著整個滇緬公路與中印公路的交叉樞紐,中國軍隊與日軍在此處反覆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爭奪戰,而日軍的抗命逃脫事件就是發生在中國軍隊第三次全面反攻前夕。此前由於日軍第15軍指揮官牟田口良也中將負責的「烏」號作戰行動遭到全面潰敗,導致日軍在戰略上企圖切斷整個印度支那盟國軍隊後路的計劃破產,更要命的是作為緬北地區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在中美聯軍的圍攻之下失陷,所以此時的龍陵城已經失去了死守頑抗的戰略價值。

不過在日軍駐緬甸最高司令官河本中將看來,龍陵雖然不值得再增派兵力進行死守,但是還是在進行一場象徵性的抵抗,所以在他的授意下日軍指揮部向龍陵守軍發出了一個死守待援的作戰命令。可是此時駐守龍陵城的日軍已經不足2000人,而他們所要面對的卻是遠征軍第11集團軍數萬人的圍攻,日軍駐守龍陵的島田中佐十分清楚此刻高層已決心放棄龍陵,但還是希望讓他手中的這2000人當作炮灰死在龍陵。

身為職業軍人的島田越想越氣,他無法理解既然龍陵已經失去戰略價值,那麼司令部就應該讓他率領部隊退回芒市,而不應該將他們放在此處白白送死。經過一陣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島田作出了一個另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的決定:放棄龍陵,全線撤退!

接到這樣的通知,許多下級軍官不得不為島田的前途感到擔憂,雖然此舉可以挽救數千日軍士兵的性命,但是島田一旦真的率部抗命撤退,那麼他的下場肯定是死路一條。果然,這2000多日軍剛剛離開龍陵不久,日軍司令部就得知龍陵守軍未經請示就全部撤退的消息,作為戰區最高指揮官的河北中將暴跳如雷,馬上命令督戰隊前去堵截,嚴懲抗命軍官。

督戰隊向北搜索時,迎面遇到了這支抗命部隊,隨即當場宣布判決島田中佐死刑的命令,不過島田並沒有選擇命令中所要求的剖腹自殺,而是用自己的配槍自殺,那些他拚死想帶回來的日軍士兵則被要求原路返回,繼續駐守龍陵城,直到遠征軍在8月3日發起最後一次全面總攻後,這些曾經距離生還只有一步之遙的日軍徹底變成了異國鬼,全部戰死於龍陵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衍水小生 的精彩文章:

慘烈的英帕爾戰役,9萬日軍最後活下來的不到1萬5千人

TAG:衍水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