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人只要真誠求法,自然會有感應

修行人只要真誠求法,自然會有感應

修行人只要真誠求法,自然會有感應

宣化上人

為求法捨生命的公案,經典上記載得很多,現在我說一則:

梵天王有位太子,名曇摩鉗,他生來就喜修正法,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所以他四方去求法,但終無所得,心中甚為鬱悶。

這時帝釋天變成一個婆羅門來見太子,說:「我有『了生脫死』的正法,如果你想求此法,那是要有相當大的代價,因為當年我求得此法是很不容易才得到的。」太子就問:「你要我給你什麼樣的代價呢?」婆羅門說:「在一個十丈深的大坑中,放五丈高的乾柴,將柴燃燒猛烈後,如果你能有勇氣不怕死,有誠心求法,有犧牲的精神,跳入火坑,我才為你說呢。」

太子一聽,認為這很容易,他想:「我為求正法,三惡道中去受無間的苦都願意,何況跳入這一點小火坑算什麼呢!」於是太子就稟告父王,命人挖坑。國王不忍心舍太子,遂請鄰近大小國王齊來勸阻。

太子就對父王和諸國王說:「我這個身體早晚是要死的,我能為聞正法而死,強過不聞法而生。」這就是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抱負。諸位勸解的國王,見太子為法捨身的決心難以挽回,只得眼看他跳火坑。於是婆羅門就對太子說法了。

婆羅門說,「常行於慈心」:你要常生慈悲心,事事以慈悲為首。「除去恚害想」:把瞋恨人的脾氣和害人的思想除滅乾淨。「大悲愍眾生」:對於眾生要用大悲心去憐愍他們。「矜傷為雨淚」:因為哀傷眾生在苦海中受生死流轉的痛苦,傷心得淚如雨下。「修行大喜心」:你應發大布施的心,一切你都能以大喜舍心,布施給一切眾生。「同己所得法」:你能做到三輪體空的布施,這樣就達到了行菩薩道的正法。「救護以道義」:你救護眾生的目的,應該令他們明白佛法的真正義理,要他們知道修習佛法。「乃應菩薩行」:你如果能做到,就是菩薩所修行的正當法門。

太子聽完了這首偈頌,很歡喜地就向大火坑中跳下。這時婆羅門與梵天王同時拉著太子的手,說:「所有的眾生,都等著你去救他們,你怎可跳火坑呢?」太子說:「人生百年終歸死,我現已聽到正法而死,滿了我的心愿,勝過不聞法而生。我意已決,無庸異議。」說完,婆羅門與梵天王見他為此堅決,也就不再加阻攔,只見太子面現微笑踴身而跳。

說也奇怪,大家都見到那火勢熊熊的火坑,當太子跳下時,忽然變成了一個蓮花池。清水漪漣,如車輪般的蓮華含笑相迎,太子卻很莊嚴的端坐在蓮華上。原來是太子求法的至誠,感動天龍八部都來擁護。婆羅門也踴身虛空,向太子稽首說:「善哉!善哉!你真是一位求法忘軀的大菩薩。」這時天雨寶華,繽紛而下,太子、父王和諸位國王,無不歡喜讚歎。當時的太子,就是釋迦世尊的前生,父王就是凈飯王。

修行人只要真誠求法,自然會有感應。假使你是為得感應而求法,想得神通而修行,那是心存妄念,恐怕什麼你也得不到。

【編注】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十迴向品第二十五〉(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悲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自己的觀世音菩薩?

TAG:大悲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