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你有沒有患上「城市擁擠綜合症」?

心理學:你有沒有患上「城市擁擠綜合症」?

心理學:你有沒有患上「城市擁擠綜合症」?


文/王小林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去世的時候留下一句話:「太擁塞了!」雖然他口中的「擁塞」並非指社會擁擠,但我們已經能從這個詞里感到一種熙熙攘攘的氣氛,出門坐車人擠人,外出旅遊人挨人,居住環境門對門。

心理學:你有沒有患上「城市擁擠綜合症」?

一、城市讓我們覺得熟悉而又陌生

是啊!這個社會已經太過飽和,甚至到了腫脹欲破的程度。可是身體離得越近,心離得卻越遠,有的人甚至門對門住了好幾年,都沒打過招呼。

當擁擠穿過肌膚直指我們的內心時,焦慮、不安、急躁,甚至是抑鬱感開始干擾我們,擁擠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困擾,更是內心上的折磨!

炎熱的夏天,小王早早來到醫院為媽媽挂號,他看到挂號窗台上已經排了好幾個本子,於是將自己的本子排在了後面。

到了挂號時間,所有人都站起來向挂號窗口擠去,整個大廳人擠人成了一鍋粥,這時候一個人將小王的本子扔在了外頭,說:「懂不懂規矩,排隊是按人頭算的不是按本子算的,我得在你前面。」這時候小王也火了,兩人為誰先誰後的問題吵了起來,最後還動起手來。

小王的遭遇也許很多人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不僅發生在醫院,像超市、車站、飯館等地方也會有人由於煩躁,就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怒火中燒。

很明顯,這些都是擁擠帶來的惡果,當人處於混濁的空氣、嘈雜的空間、緊張的情緒中時,就會處於一種臨戰狀態,一旦遇到刺激,就會燃起無名之火,甚至大動拳腳以求舒解。

心理學:你有沒有患上「城市擁擠綜合症」?

二、城市的擁擠讓我們難以保持距離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個人際空間距離概念,美國心理學家霍爾把人際空間距離分為四種:親密接觸,0~45cm,表現在夫婦或戀人之間;個人去,45~120cm,朋友、熟人和親戚之間一般是這種距離;社會區,0~360cm,表現在熟人之間;公眾區,360-750cm,適用於陌生人之間或非正式的聚會。這個距離被大家廣泛接受,一旦破壞了這個尺度,人就會感到不適。

公交車上、地鐵里、電梯中,陌生人之間的肌膚之親已經成了家常便飯,甚至都到了耳鬢廝磨的程度,一群不相識的人近距離地看著對方面上的色斑,傾聽著對方的家長里短,擁擠中,我們的隱私蕩然無存,再沒了掩飾,戀人、朋友、路人的角色會壓縮在一起,人際空間距離亂了,內心也亂了陣腳,面對這樣的現實生活,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保持內的安寧和平衡,保持樂觀積極的處事態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心理學:你有沒有患上「城市擁擠綜合症」?

三. 學會獨處的藝術:找回自己心靈空間

心有句老話說,白天是大家的,晚上是自己的。白天忙忙碌碌,晚上回家後閑下來,可以看看月亮,可以找塊空地踩踩自己月下的影子。心理治療中有這種治療方法,不要怕別人笑話,跟影子做遊戲其實是最好的自我放鬆方法,也是給心靈放風的一種途徑。

白天可以在工作之餘閉目養神,喧囂塵世眼不見為凈,想像一下你直神往的沙漠,你早就打算卻一直沒去成的西藏,草原上的藍天白雲。

也許身體不能離開,為什麼不讓自己神遊一番呢?現實是必須要面對的,但是內心偶爾的「遐想」也很有必要。

心理學:你有沒有患上「城市擁擠綜合症」?

另外就是避免不必要的擁擠,如盡量少去公共場所湊熱鬧,假期出遊高峰能避開的話就推遲或提前幾天,這樣才能玩得更盡興。

在飲食上也要進行調理,可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能使人減少攻擊力,舒緩易怒情緒。生活有時候就是一種複雜中的簡單,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嘈雜,只要往意調節身心,我們依然可以守住自己內心的平靜與安詳,過想過的生活。


今日話題:你有城市焦躁症嗎?歡迎留言與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若心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抱怨是一種無能表現,別讓喋喋不休的抱怨毀了你的生活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