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白髮陳道明:服老,也是一種智慧

白髮陳道明:服老,也是一種智慧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抗衰老學》、《中醫養生學》、《中醫基礎理論》

列位看官,我們這篇文說,說一說影視演員陳道明。

就在4月9日,一組陳道明頂著白髮的圖片,上了熱搜。原來,作為影協主要負責人的陳道明,在參加一場新聞發布會的時候,一改從前的滿頭黑髮,而是頂著白髮示人。這和很多觀眾心目中的陳道明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人們紛紛驚呼——陳道明怎麼這麼老了?

其實,仔細看去,頂著白髮的陳道明,身姿矯健,並未顯出多少老態。但是,作為一個年過六旬的人,他的一頭白髮,的確也增添了人生暮年的色彩。

不過,這怨不得別人。六十多歲的人,頭髮白了,再正常不過。只不過,這一次,「康熙」可能沒有閑暇時間來打理白髮,這才讓喜愛他的人愕然。

其實,大大方方地以白髮示人,這也需要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和陳道明類似的,還有那個「星爺」周星馳。

為什麼說這是智慧?

白髮的形成,從中醫理論角度來說,是先天精元之氣漸衰老,肝血不足,氣血不充的表現。發為血之餘。肝主藏血,脾胃生血,精能化血。因此,白髮的產生,其根源就是肝、脾、腎三髒的衰老。這是一個人生命進程中不可避免的事。

然而,要想大大方方接受這件事,似乎很有難度。

我們都不甘心,不甘心那個幾十年都黑髮翩翩的人,如今白髮蒼蒼。那種觸目驚心的感受,難免令我們心頭一驚。由此帶來的人生暮年的無助之感,油然而生。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古人才長嘆:「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於是,我們選擇偽裝,選擇遮蓋,選擇用一切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掩耳盜鈴般地迴避蒼老的事實,迴避人生暮年的悲涼之感。

然而,這樣做,有意義嗎?

與其欲蓋彌彰,不如大大方方地接受,如陳道明那樣。

接受自己的衰老,意味著順應自然,意味著平和地接受生命。能意識到自己已經開始衰老的人,會主動調節自己的起居、生活、心態以及飲食。這種順應,是天人合一的體現,是養生的大智慧。它會讓我們用更加主動的姿態,用更加客觀而平和的心態,儘可能地延長我們的生命。

這有一個故事。

曾有一老漢,年近70歲,有一個保持了幾十年的健身習慣——背著一個裡面裝了兩個啞鈴的書包,在街上慢跑。每一次鍛煉,他都大汗淋漓。在別人看來,這樣的身板,羨慕還來不及。但是有一次,老人家在慢跑之後忽然出現心慌胸悶癥狀,隨後被送到醫院接受救治。經過檢查,雖然老人常年堅持鍛煉,體質好於同齡人,但是心肌缺血等問題,依然是存在的。

知道這個情況後,老人把慢跑變成了走路。把書包里的兩個啞鈴,變成了一個啞鈴。老人家說,再過兩年,書包里一個啞鈴都不裝了。只要還能在外面走動,就是一種成功,何必自己逼自己?

意識到並能接受身體衰老人的,才會真正成為身體的主人。盲目地不服老,最容易讓自己的身體出現意外。這類例子數不勝數。有的人,年過六旬長時間蒸桑拿,結果倒在桑拿房裡。有的人,總覺得七旬肢體可以冬泳,上了岸就犯了心梗。還有的人,不顧年齡在秋天搬運白菜,結果腰一閃,就再也沒好利索。這樣的人,就缺少服老的智慧。

所以,如陳道明、周星馳那樣,坦然以白髮示人的,一定是心靈通達透徹的人,一定是懂得順應自然,不與天爭的人,即是擁有大智慧的人。

因此,作為凡夫俗子的你我,又何必對此大驚小怪?又何必對頭上的白髮自怨自憐?老了,就大大方方的老。這樣一種洒脫,也是一種美。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得腦癌的人,看手機時有個奇怪現象,眼珠一轉就消失
五臟之虛匯於咽!人嗓子總干,大病就不遠了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