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默默無聞,隨手題寫在牆壁上的詩,卻成為千古絕唱,人人必讀

此人默默無聞,隨手題寫在牆壁上的詩,卻成為千古絕唱,人人必讀

此人默默無聞,隨手題寫在牆壁上的詩,卻成為千古絕唱,人人必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要憑藉文學素養流傳千古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人實在太聰明,也太重視教育了。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作品,都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大浪淘沙保留至今的精品。有些作品火了,詩人卻依然是默默無聞,比如這首《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人默默無聞,隨手題寫在牆壁上的詩,卻成為千古絕唱,人人必讀

這首詩是不是很熟悉?它被發現時,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的一家旅店的牆壁上。雖然作者林升的名氣極小,雖然是一種非正式的傳播方式,但是這首詩的感染力,讓它瞬間廣為傳播,並且影響了近千年。直到今天,《題臨安邸》仍然是中小學教材中的常客,因為它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巨大財富。

這是一首諷喻詩,作者以冷言冷語的態度,抨擊了當時的朝政。但是,心雖冷,作者偏偏從熱鬧處著手,下筆便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這兩句詩,再現了當年南宋的熱鬧繁華景象,也再現了從上至下社會各階層的安逸享樂生活。

此人默默無聞,隨手題寫在牆壁上的詩,卻成為千古絕唱,人人必讀

只不過,作者使用了一個問句,暗藏自己的態度。本來,太平盛世,正是應該歌頌,應該珍惜的,只不過這個盛世繁華,卻是危機四伏,危險重重。在南宋一片歌舞昇平的表象下,潛在著內部巨大的矛盾,各階層的對立情緒高漲。更為要緊的是,當時強敵環伺,虎視眈眈。國家富裕是好事,但是如果富而不強,沒有能力保護自己,那就只能是待宰的羔羊,越是肥大鮮美,就越是別人惦記的盤中餐。

即便到了第三句「暖風熏得遊人醉」,我們依然看到的還是南宋醉生夢死的場景。這正如魯迅先生在《吶喊》序言中所說的,滿屋子都是沉睡的人,連就要悶死了還不知道。這是多麼悲涼的場景,因此作者不得不發出悲涼的感嘆: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人默默無聞,隨手題寫在牆壁上的詩,卻成為千古絕唱,人人必讀

杭州就是臨安,南宋的都城;汴州就是汴京,北宋的都城。這句話的意思是,南宋人都已經忘記了靖康之恥,忘記了故都故土,已經習慣於偏安一隅,得過且過,完全喪失了鬥志。

其實,南宋君臣跑到杭州的時候,特地將其改名為臨安,就是表明不忘收復故土之志。然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越是富足,越是貪圖安逸,甚至連自己祖宗陵寢所在,他們也不惦記了。

這首詩,全篇是在嘲諷謾罵南宋君臣,但卻看不到一個謾罵的字眼,可謂是諷喻詩的經典之作。在古代中國,多少人曾經反覆詠嘆,哀嘆國事。即便是到了現在,中國早已經今非昔比,但此詩之中提出的經驗教訓,也是值得我們警醒和深思的。

此人默默無聞,隨手題寫在牆壁上的詩,卻成為千古絕唱,人人必讀

不過,這首詩的作者林升,卻一直沒有多少名氣,這是典型的詩紅人不紅。我們甚至連他的生卒年代,都沒有辦法考證出來。目前掌握的資料,是在浙江溫州蒼南縣的《林氏宗譜》中,有對林升的簡單介紹。此譜修於乾隆年間,對林升也只是寥寥數筆:


林升,字雲友、夢屏,葬西程山,娶渡龍楊氏,生雄、熙。

至於他的事迹,再也沒有多餘的了解。不過,能夠留下這樣一首偉大的傑作,想必詩人也不會過多計較。只要有這一首詩,他就無愧為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個偉大的中國人,他的寶貴財富,永遠值得我們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軾寫給兒子的詩,罵遍了滿朝權貴,沒文化還聽不出來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