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新華社記者 董瑞豐 王琳琳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

照片「主角」是室女座超巨橢圓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5500

新華社上海4月10日電(記者 董瑞豐 王琳琳)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北京時間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這一由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的視覺證據,有望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

這是人類第一次凝視曾經只存在於理論中的天體——黑洞,一種體積極小、質量極大的天體,如同一個宇宙「吞噬之口」,連光也無法逃逸。

露出真容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

百餘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率先對黑洞作出預言,從此成為許多科幻電影的靈感源泉。科學家陸續通過一些間接證據證實了黑洞的存在,但人類始終沒有真正「看到」過黑洞。

「這是人類獲得關於黑洞的第一個直接視覺證據,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參與國際合作的中方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台長沈志強說。

質量極其巨大的黑洞,是宇宙中的神秘存在。這次通過分布全球的觀測點組成一個口徑如地球大小的虛擬望遠鏡——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順利實現在1.3毫米波長的觀測,並經過長期的數據分析,成功「捕獲」黑洞的影像。

由於需要極高的靈敏度,組成全球網路的8個射電望遠鏡分布在多個高海拔地區,包括夏威夷和墨西哥的火山、西班牙的內華達山脈、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南極點等。「這些望遠鏡的解析度相當於能在黑龍江漠河閱讀南沙群島上的一張報紙。」中方科學家、上海天文台研究員路如森說。

「看」得遠、「看」得清仍然不夠,給黑洞拍照還要「看」得准。「觀看電視節目要選對頻道,黑洞影像也必須在合適的波段才能觀測。」路如森說,最佳波段在1毫米附近,這一波段的黑洞光環最明亮,而背景「噪音」又最小。

該國際合作項目負責人、哈佛大學教授謝潑德·多爾曼表示,過去10多年裡,技術的突破、全球天文台的合作等,讓人類最終打開了一個觀測黑洞的全新窗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