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孩子自己打得,別人打不得

孩子自己打得,別人打不得

文/華德陽

孩子自己打得,別人打不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打孩子是國人的傳統之一,「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打孩子不僅是父母的權利,私塾先生也可以高舉戒尺,因恨鐵不成鋼而光明正大地落下去。

看到別人打孩子,周圍的人都會又拉又勸,理由無非就是孩子太小不懂事,或者規矩不是一時立的,嚇唬嚇唬就算了,哪能真打呢!一旦攤到自己身上,下手更狠,也忘了自己以前勸別人的話了,恨不得把孩子打個稀巴爛,儘管都是親生的,雖然打後也會後悔或愧疚。

孩子自己隨便怎麼打都行,就是不能讓別人打。明明是孩子闖了禍,自己恨不得一巴掌把他煽飛,才能消消氣;倘若看見別人動了孩子一個手指頭,馬上成了「護犢子」,恨不得馬上和對方一對一地干一場。

孩子自己打得,別人打不得

孩子只能自己打,體現了「敝帚自珍」的心理。熊孩子再調皮搗蛋,畢竟是自己的血肉,自己一巴掌下去,是管教;別人一把掌下去就是多管閑事或者無事生非了,吃飽撐的也有的。

孩子只能自己打,教師碰不得,說明了教師身份地位的尷尬。「孩子不聽話,老師你狠狠的打」,這樣的話在幾十年前出現過;現在是老師因為氣糊塗了,可能打了學生一下,家長會質問:「你憑什麼打我的孩子!」也有有錢有勢的家長,到學校撈本的,打老師、侮辱老師,此類事件屢見不鮮。

孩子自己打得也是國人陋習之一。看國外的影視作品,打孩子的寥寥無幾,因為打孩子違法;看國內的作品,那真是單打雙打混合打(要麼是爸爸打,要麼是媽媽打,要麼是爸媽一起打)。有人說,孩子三歲之前打不得,因為他太小沒記性;孩子三歲之後打不得,因為他已經有了自尊。這是專家的觀點,家長的觀點則是:孩子自己打得,別人打不得!

孩子自己打得,別人打不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棗樹上有鳥窩嗎?
世上美食千千萬,最難割捨的是父親的味道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