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寫了一份奏章,情感真摯催人淚下,卻壓得劉禪喘不過氣來

諸葛亮寫了一份奏章,情感真摯催人淚下,卻壓得劉禪喘不過氣來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遊的作品,《書憤五首》之中膾炙人口的兩句詩,作者先是表達了功業未遂年華老去的遺憾心情,末尾以讚頌前人所作《出師表》為手段,寄託了自己為國建功的心情。

詩中所提到的《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作品,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篇言辭懇切而現實主義濃厚的古文作品,全文緩緩回顧了和先帝一同辛苦創業的過程,又抒發了對於興復漢室的渴望,之中還對朝局布置進行了殷切的叮嚀,最終真誠的吐露了自己報答先帝遺願,扶持漢主中興漢業的忠愨心情。全文一氣呵成,不飾文藻而情感真摯,令人讀來心情沉重,產生共鳴,也無怪乎安子順評價這篇文章時候說:「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

誠然,《出師表》是古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即使在三國時代已經遠去已久的時候,依舊影響著後來一代又一代的士大夫。但是,正因為《出師表》巨大的影響力,使得後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研究《出師表》的人,這些人通過細細的考究,謹慎的對照,發現《出師表》遠非表面上的那樣感情熱切,一片赤誠,實則文章之中千迴百轉,深意無窮,《出師表》在當初被創作的時候,就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含義在其中。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首先從文章的開頭看起。《出師表》開篇就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這是文章之中第一次提到先主劉備,在之後,類似的話語還不止一處,包括「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這些話在尋常人看來再正常不過,當初二人並肩作戰,而如今只剩下自己苦苦相持斯人已矣,存者懷念未休。可是說這話的完全不是一般家庭,而是臣子對當朝天子上表之中的話語。要知道,古代素來講究「君君,臣臣」,做臣子的有做臣子的本分,一言一行都要仔細計較。然而如今劉禪當政,諸葛亮卻不厭其煩地對著先帝的兒子,一次又一次提到先帝的事情,這樣的言語未免對君主無禮。

同時,在《出師表》中寫的另一些內容,聯繫起諸葛亮的位置來講,也顯得有些不合體度。「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以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後世看待這幾段話,認為這是諸葛亮為蜀漢舉薦賢良。可是事情從來沒有這樣簡單過,國君之所以能夠統率一方,萬民臣服,所依賴者,一為用兵,二為用人。人事大權是國君的根本大權,讓屬下臣子各行其是,恪盡職守才是君王的目的,所以在提拔人才的時候一定要要慎之又慎,更別提隨意讓他人插手了。

可是,諸葛亮作為一個君王的臣子,對蜀漢的人事選拔問題指手畫腳,大包大攬,絲毫不顧及國君的顏面,彷彿真的是在教育自己的一個侄子。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先帝稱之曰能」,又非常刻意地兩次提到劉備,這要是在其他朝代,恐怕要治他一個妄議先帝的罪名了。

說到先帝,在文中諸葛亮還提到了一件事情:「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當初劉備還未發達的時候,親自動身拜謁諸葛亮,幾次尋訪不得而依舊堅持,最終求得諸葛出山。

這件事情雖然為一時美談,可是作為當事人來說似乎應該盡量藏在心裡,先主折恭來訪,臣下如何克當?雖然這件往事已經天下皆知了,可是為了不傷先帝的顏面,還是少說為好。諸葛亮提到這件事情,這不由得讓人懷疑,他是想藉以抬高自己的身份,確定自己的尊望:先帝對我尚且畢恭畢敬,那麼別人尤其是先帝之子又該怎樣做呢?

很顯然,諸葛亮的這份《出師表》會令年僅二十歲的後主劉禪倍感壓力。可是把話反過來說,當時天下爭鬥不休,北方有曹魏雄霸天下,東部有孫吳虎視眈眈,而蜀漢國君劉禪沒有成熟的執政經驗,同時也沒有時間給劉禪去慢慢磨練,在這種狀況之下,諸葛亮把大權讓給劉禪,其實是把蜀漢獻給孫權、曹丕沒有區別。正如《出師表》中那一句:「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事有從權,不及循禮循情。因此,即便劉禪心中有埋怨,諸葛亮也只能義無反顧。

參考資料:《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出山不久,不動聲色做了件事,為劉備絕處逢生埋下伏筆
關中之戰期間,父親馬騰尚在曹操手裡,馬超為何不選擇歸順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