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科舉制趣事橫生,其中一人的作弊手段讓我等望塵莫及

唐朝科舉制趣事橫生,其中一人的作弊手段讓我等望塵莫及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自魏文帝曹丕時期確立的九品中正制橫貫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不過隋唐以來確立的科舉制終於打破了這一局面,不管是公卿世家還是寒門子弟,只要有才華就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此才有了李世民發出「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的感慨。而科舉制一直延續到清朝晚期,延續了一千多年,經歷的時間跨度非常之長,今天就為各位看官介紹一下唐朝科舉制的一些趣事。

唐朝科舉制趣事橫生,其中一人的作弊手段讓我等望塵莫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因為唐朝是科舉制草創時期,規章制度比較寬鬆,所以考場中學子可以在牆上「塗鴉」題詩,沒有帶夠紙筆也可以向同學借用,甚至還有的人直接向考官求救。比如舉子劉虛白髮現考試的主考官是老同學裴坦,因此寫了一首詩: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燈燭一般風。不知歲月能多少,猶著麻衣待至公。咱們二十年前是老同學,現在身份截然不同,我等著老同學的幫助啊。裴坦看到劉虛白給自己寫的詩,懷念起往日情誼,因此就鼎力相助,二十年不中的劉虛白終於解脫。

而當時科舉考試分為許多種,主要的種類有六科,分別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其中最重要的是進士和明經,不過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進士科,所以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這可不是空穴來風,當時進士社會地位很高,被人尊稱為「白衣公卿」。高宗朝中書令薛元超因為不是進士而抱憾終身,皇帝也喜歡進士。唐德宗和唐文宗親自審閱考卷,唐宣宗經常問大臣是否是進士出身,如果喜愛的大臣並非進士,就要嘆息良久。

唐朝科舉制趣事橫生,其中一人的作弊手段讓我等望塵莫及

而科舉是常規性考試,類似於今天的期末考試和高考,除此之外還有臨時性質的考試,名為「制舉」,類似於今天的突擊性檢查,為國家選拔人才,科名則是不盡而同。因為制舉的名目繁多,而且常常更換,因此鬧了不少笑話。比如唐德宗時期,昭應縣一名考生急匆匆的趕往京城,別人問他去幹什麼,他說:去參加「不求聞達科」的考試。實際上唐德宗下詔尋訪德才兼備的人做官,而考生卻以為這是制舉的新科目,簡直就是鬧了個大烏龍。

而有一個詞語「破天荒」正是因為科舉制而來,唐朝時荊州地區文風頹廢,多年以來當地的考生從來沒有一人能夠考中進士,因此被人戲稱為「天荒」。而等到唐宣宗大中四年,荊州考生劉蛻鯉魚躍龍門,成功金榜題名,打破了荊州沒有人考中的歷史,因此被人稱之為「破天荒。」荊州刺史更是淚流滿面,覺得劉蛻讓荊州人揚眉吐氣,使得荊州終於不再被天下人嘲笑,因此一口氣獎賞了劉蛻70萬貫「破天荒」錢,可謂大手筆。

唐朝科舉制趣事橫生,其中一人的作弊手段讓我等望塵莫及

既然是考試,自然避免不了作弊,而作弊的最佳手段自然就是請槍手代筆。而唐朝最出名的「槍手」就是鼎鼎大名的溫庭筠,他思如泉湧,成文極快,因此在考場上經常充當「千臂如來」,幫助他人作弊。溫庭筠的大名甚至被考官得知,為了防止溫庭筠幫助他人作弊,主考官甚至全程監督,但是溫庭筠還是幫助了8位考生,這等作弊手段,實在是讓我等望塵莫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徐趣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說說金庸武俠小說中惡毒的幾個人物

TAG:老徐趣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