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時尚編輯部的春日看展指南

時尚編輯部的春日看展指南

# 藝術 Art

上海時裝周期間,我們為大家直播了一周的品牌大秀,這個熱鬧看得如何?在這一周中各位編輯們也沒有閑著!趁著時裝周,在上海當地有很多與時尚相關的展覽也在同步進行著。

磁器團隊當然耐不住寂寞,我們集體趁著時裝周的間隙認真打卡了4個展覽。沒有機會看到展覽的朋友們手慢點滑!(聽說有2位編輯在看某個展覽過程中產生了挑戰社會道德底線和超越生死人倫的想法…….)

榮宅

展覽主題

我曾為何物?WHAT WAS I?

展覽時間

2019/03/23 - 2019/06/02

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186號

首先,這幾乎是磁器團隊的編輯們第一次來到榮宅,編輯們入門後在走廊中直立呆站了將近2分鐘,我把她們的嘴巴一個個合上。(主編在事後吐槽編輯們不專心看展,一門心思看房子)但,由於這個展覽和這棟宅子實在太好看了 ,我只能先放幾張圖讓大家欣賞一下~

在Prada基金會的支持下,Prada在上海百年宅邸榮宅舉辦由藝術家Goshka Macuga策劃的展覽——「我曾為何物?」(What Was I?)。這個主題來源於瑪麗· 雪萊(Mary Shelley)1818年所著哥特式小說《弗蘭肯斯坦》中科學怪人的獨白,是作為機器人演講的結束語。

這次展覽講述了一場發生在因技術過度發展而導致人類崩潰的「後人類世」時代,而這次意外之旅的主人公是一個由Macuga設計、並由A Lab在日本製作的機器人,它曾在2016年Prada基金會米蘭展館的展覽中被展出過,繪聲繪色地講述著人類與世界。此刻,它是Prada榮宅中唯一的居住者。

機器人背誦著從眾多重要演講中摘錄的獨白,並堅持聲稱自己是人類演講的儲蓄庫,他流利的演講比撒貝南當年的主持還要吸引人。在這個未來風格的場景中,人類視角已經不再重要。在Macuga虛構的後世界末日的宇宙中,機器人佔據了這座歷史建築的房間,展示著他的私人藝術收藏和物品:

25件從Prada藏品中精選的藝術作品,包括1958年至1993年間數件義大利藝術傑作,以及Macuga近期的五件「離散模型」系列拼貼作品……

沒錯,摸著良心講,就是這次展覽讓編輯們紛紛萌發了無數不切實際的念頭。在榮宅中踱步或是去花園中坐下來休息,某編甚至在上車前用她二十幾年來最真誠的態度發問:到底如何才能擁有這棟宅子?不止是她不清醒,就連我也飄了想擁有宅子中的藝術品呢……

* 以上圖片由Prada榮宅官方提供

上生新所

展覽主題

Woven Moonlight 被交織的月光

展覽時間

2019/03/25 - 2019/04/07

地址

上海市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

上生新所3號樓1樓

集絲紡是一家專註於面料設計研發的工作室,2005年創立於上海。從紗線到織物成品,他們都用熱情和創意精心孕育著每一塊面料。在集絲紡生活空間中也設有自有品牌,例如遲集、段落。

在上海時裝周期間,集絲坊聯合XCOMMONS一同邀請了旗下的自有品牌遲集與獨立設計師品牌WHM、OFFPEAFERS一起為《Woven Moonlight》展覽製作成衣,意在打破人們對於亞麻服裝和亞麻材料運用界限的探索。

作為一名畢業於紡織品設計的人,對於這個展覽想要表達的訴求有著像感同身受一般強烈的情緒。材料是生活中最基礎的存在,它被用於服裝、家紡、工業甚至建築。人們對於亞麻材料的運用甚至還停留在原地,殊不知麻料也有苧麻、亞麻、羅布麻等等,可以與棉、毛、絲或化纖混紡,前兩年非常流行的夏布就是由麻料製成的面料,清涼、柔軟。而這次探索的材料就是亞麻。

「順從面料的特性和它給予你的感受,所有的工藝與設計都是在此基礎上得以實現的。」來自遲集對於此次展覽的態度。

遲集是集絲紡自有的實驗性品牌,由年輕的設計師來展現。在此次展覽中,設計師也坦言到,「收穫最多的是了解到了對同一款材質通過不同的工藝處理手法展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觸感和感受。」

當問到OFFPEAFERS對於這次展覽的心得時,設計師說道:"亞麻是很「敏感」的材質,對溫度的高低、環境的濕度都會做出它的應答。它也很「誠實」,對於水洗和染色後產生的隨機的肌理感從不隱瞞。"

「Every action is reaction, every reaction is interaction.」這剛好可以形容亞麻與環境、人與亞麻的互動,以及互相之間的尊重。

* 以上圖片由集絲紡官方提供

在展出的成衣中,WHM從亞麻的處理技術考慮,使用了4塊不同厚度肌理的面料,並每一塊都作出了不同的成衣後處理。WHM的設計師也表示,希望對於原材料和工藝處理有更多可持續性的專業研究,從中找到更多設計的突破口。

復星藝術中心

展覽主題

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

展覽時間

2019/03/07 - 2019/06/09

地址

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二路600號

在經歷了草間彌生和村上隆的「假展官司」之後,官方聯合聲明在中國的幾個「商場展覽」都是假的。但是這次!是真的!!!

這次由我們的國貨品牌瑪麗黛佳傾情邀請,與「波點奶奶」草間彌生共同辦了一場殿堂級的大展!首先我們來說說這次草間彌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新作品~

在陽光下祈禱世界和平,2016

草間彌生除了帶來了極具代表性的南瓜、波點、最新繪畫系列「我永恆的靈魂」等這些經典的作品之外,這次還根據上海復星藝術中的空間特製了大型的,沉浸式、多反射場域的裝置作品《無限鏡屋——我永恆的靈魂熠熠生輝(2019)》。把整個場地當作了一個舞池,復星藝術中心是一座「會跳舞的房子」,而看展的人都將是舞池中的星星白日焰火。

發光的LED燈、丙烯畫的波點南瓜、漂浮的球體,這些草間彌生所創造出來的萬花筒空間「Infinity Mirrored Rooms」成了很多人打卡勝地。在這裡提醒一下各位,在房間中打卡還是要趁著沒人的時候抓緊拍呀!畢竟從2013年起,紐約的畫廊只允許參觀者在空間中停留45秒,到了2018年美國華盛頓Hirshhorn則只讓停留30秒了…….

白色河水流過,2018

這次展覽中還有一大看點:草間彌生的「我的永恆靈魂」系列將進入創作的第十年,本次展覽全景展示了這個系列的從開始到迄今為止的完整衍變。隨處可見的生物和植物,明亮的色彩和對於材料的大膽使用,讓人更能從作品中了解草間彌生的藝術世界。

除了這些之外,國貨品牌瑪麗黛佳在現場還打造了一本巨型的《禮· 物· 集》快閃站,沒有去玩的小夥伴們還可以抓緊時間呀~

藝倉美術館

展覽主題

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 沃霍爾

ARTIST TEXTILES: Picassso to Warhol

展覽時間

2019/03/01 - 2019/05/05

地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

Artists Textiles: Picasso to Warhol 是倫敦時裝及面料博物館(Fashion and Textile Museum,簡稱 FTM)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一個國際巡展。在5年前博物館就舉辦過這個展覽,為觀眾呈現了20世紀10多位藝術大師不為人知的面料設計師作品,也是一個從紙上繪畫到面料繪畫的演變過程展覽。

作為一次重量級的藝術與時尚的合作,這次展覽是對活力充沛的20世紀西方藝術在時尚布料設計方面的一次完整歷史回顧。藝術家陣容的強大一點也不亞於每年央視春晚的全明星陣容:

布拉克(Georges Braque)、考爾德 (Alexander Calder)、夏加爾 (Marc Chagall)、達利 (Salvador Dalí)、德洛奈 (Sonia Delaunay)、杜菲(Raoul Dufy)、馬蒂斯(Henri Matisse)、 米羅 (Joan Miró)、亨利摩爾(Henry Moore)、畢加索(Pablo Picasso)、及安迪沃霍兒(Andy Warhol)…...

當時這個展覽轟動一時,並巡展到了世界各地。終於,2019年春天,倫敦時裝及面料博物館、藝倉美術館、新時尚研究院和雷克薩斯一起把它帶來了中國上海。

整個展覽分成了6個展區:時尚淵源、超現實主義、當代風格、油畫和服裝面料、未知的畢加索、流行藝術先鋒。從中可以看到達利、畢加索之前未公開的面料作品,比如畢加索在60年代初首次與商業時裝面料公司合作的10餘件創作,當年他對「在紡織品上做設計」這件事產生了極大的熱情,且一發不可收拾。

1960年代,80歲的畢加索與美國滑雪品牌合作了雪地著裝,雪地服上的面料圖案被應用於印花燈芯絨斗篷、塗層雨衣等等......

畢加索設計的衣服和面料,面料為《音樂農牧神》,1963

畢加索「公牛」面料製成的派克大衣,1963

達利的作品還投射到了展覽現場的牆壁上,超現實主義的繪畫作品也變成了一件件領帶、絲巾、連衣裙的面料設計中。

達利,絲網印花真絲頭巾《芭蕾舞者》,1946

達利,絲網印花真絲頭巾《請報號碼?》,1946

轉到另一條走廊,可以看到波普藝術代表人物安迪· 沃霍爾食物主題系列設計作品,還有當代英國著名時裝設計女王Zandra Rhodes的一系列代表作。對於色彩的絕妙運用和紡織品工藝的傳統展示,都在這個展覽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安迪 · 沃霍爾,絲網印花純棉時裝面料《蝴蝶日快樂》,1950中期

這次展覽也是第一次嘗試從時裝及紡織品的角度,來梳理20世紀藝術史的發展線索,及戰後歐美國家的社會文化發展進程。將藝術和紡織物結合,展現了更多藝術紡織品在人們生活中的可能性。

Detail Image: Yayoi Kusama, INFINITY-NETS [EEDOC], 2017

現在說起藝術展覽,很多人會感覺這是一件「高大上」或者「裝X」的事,越來越多的展覽以「打卡拍照勝地」為噱頭,贏得了不少關注度。可是展覽的內容和策展設計一塌糊塗,很多真心想要看一場好的展覽的人都失望而歸。一次好的藝術展覽,不僅能讓更多的人接觸藝術,接近藝術家,也能讓人的美學審美得到提高,順便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當時尚和藝術從最開始不相干的兩個領域,逐漸開始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作的時候,我們這些距離所謂的「高處不勝寒」的藝術圈稍微近了一點點。當時尚以展覽的面貌面向大眾的時候,是一個行業開放的象徵,無論是材料的科普還是工藝的普及,都是推動時尚產業往前走的好徵兆!

月底!我們還有一個重大的展覽!抱好爆米花?等著吧!

- FIN -

編輯 | Jora.

?點擊美圖穿越往期?

GALALAND | 一年兩度的嫁人指南

KIDS WEAR | 您有十萬伏特的可愛請注意查收!

時裝周期間品牌如何收買編輯?

不一樣的中國創造

專為中國時尚發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磁器 的精彩文章:

上海時裝周專業度紅黑榜

TAG: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