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王晉川:薅秧山歌

王晉川:薅秧山歌

王晉川(眉山)

過去的眉山縣(今東坡區),是成都平原名聞遐邇的「天府糧倉」,眉山大米享譽全省。每到春天,阡陌聳翠,秧苗青青,鋪滿田野。

「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端陽前後,秧苗分櫱,比著個地往上長,雜草也跟著瘋長,這時候就該薅秧了。

所謂薅秧,就是用腳把秧苗周圍的土踩松,讓秧根扎得更深。同時把雜草踩進田中,使其不與秧子爭肥水,順手還要擇去田中的稗子。

薅秧時,一支腳站在田中,一支腳繞著秧窩操作,人人手中握著一根竹桿,便於支撐身體,平衡重心。

薅秧看似輕鬆,但因單腳站立,薅不了多久就很累,就要拄著竹桿歇一歇。歇氣時嘴巴閑不住,就想唱山歌。於是,薅秧山歌應運而生。

男女青壯年勞力聚在一塊田裡,山歌隨興而起,張口便來。小青年少不了「逗貓搭爪」:「太陽出來白蒿蒿,情妹下田把秧薅。只要情妹跟我好,你去乘涼我來薅。」

幺姑娘也不示弱,大膽唱出心中渴望:「大田薅秧葉子長,薅來薅去沒心腸。左邊埋頭扯稗子,右邊抬頭望情郎。」

男青年也接得快,想也不想山歌就飛出了口:「情妹妹,快薅秧,薅完秧子過端陽。只要情妹不嫌棄,給你買件花衣棠。」

大嫂們看到姑娘、小夥子唱得歡,也忍不住要唱兩句:「大田薅秧行對行,一盤蘿蔔一盤姜。蘿蔔沒得姜好吃,媳婦沒得女好當。」

氣也歇了,歌也唱了,大伙兒繼續薅秧子。偏有那青勾子娃娃還沒唱夠,盯著旁邊的妹子打情罵俏:「遠看情妹小嬌嬌,好似田中嫩谷苞。心想變個油蚱蜢,一翅飛來抱妹腰。」

旁邊的妹兒伶牙俐齒,反唇相譏,一點也不吃虧:「情哥說話好蹊蹺,咋不變根老篾條?篾條用來箍甑子,一天到晚抱著腰。」

薅秧的人們唱著笑著,薅秧的速度更快了。

現在稻田都不薅秧了,薅秧山歌也漸漸聽不到了。

【「時光」欄目徵稿啟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涼山木里森林火災復燃 過火面積約7公頃
冰清和你聊聊天:家中衣櫃悲換季 昨日短袖今棉服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