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觀察:追根溯源話姓氏 | 不再為起名燒腦

教育觀察:追根溯源話姓氏 | 不再為起名燒腦

我的第一課


追根溯源話姓氏

教育觀察:追根溯源話姓氏 | 不再為起名燒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人們的社會交際中,姓氏作為某個人的標記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讓師生之間加快了解,增進感情,儘快融入學習和生活中,同時也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追根溯源的良好品質,我決定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從「姓氏」開始。

開學第一天,完成開學典禮後的第一節課,我邀請了全班所有家長一起參與我們的第一課——「追根溯源話姓氏,尋祖問宗一家人」。所有學生、家長均按自己的姓氏,在姓氏家族的大本營中對「姓」入坐。

活動伊始,學生主持夏淑芬、鍾皓揚通過PPT向大家出示了新生仇(qiú)娟同學的名字,班裡發出了不同聲音(chóu、qiú)的齊讀,仇娟同學立即站起來告訴大家:我姓qiú,不姓chóu,今後我們將一起度過快樂的中學時光,我會珍惜,相信大家也一樣。

隨之,謝焯榮同學馬上站起來說:還有一個姓氏與我姓氏寫法不同,但發音相同,大家知道是哪個姓氏嗎?蔡煒賢同學說,我用手機查一下,看還有沒有類似的……一時間,關於姓氏的話匣子打開,學生們開始動用各種資源搜尋易讀錯易混淆的姓氏。最後在大家的補充下,共找出句(gōu)、黑(hè)、區(ōu)、朴(piáo)、解(xiè)、查(zhā)、繁(pó)、員(yùn)、蕃(pí)、尉遲(yùchí)等10餘種易讀錯的姓氏,讓我和家長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和能力刮目相看。

緊接著,我上台向大家簡單介紹了韓氏家族的淵源。當我介紹完這些,在一位學生的帶頭下,大家開始向我發問:請問中國的韓老師,韓國有姓韓的嗎?如果有,韓國姓韓的人和中國姓韓的人是同一個祖先嗎?韓國的文字怎麼感覺有點像中國的文字?韓國與朝鮮都是和中國在相同的時間過春節嗎?韓國春節的習俗與中國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嗎……一連串的問題「襲」來,讓我驚嘆於學生的發問能力。

在大家議論紛紛時,班上墨西哥籍學生趙苑茵、澳大利亞籍學生伍浩瀚起身一一解答,讓問題得以全面解答。甚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諸如韓信、韓愈、韓非子這些韓氏名人名言都被大家「挖」了出來。

新生葉菲上台自我介紹:我姓葉,但我心不野,我叫葉菲,我姓葉卻願意守在大家身邊,大概是因為大家喜歡鮮花……這位幽默的女生,一上來就把大家逗樂了,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後,她還向大家介紹了葉氏家族的葉挺、葉聖陶、葉劍英等歷史名人。

當現場的家長感嘆於孩子們的幽默和智慧時,我拋出了問題:這節課,大家還想探究什麼問題?

「姓氏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的姓氏我們平日很少見到?」

「與我同名同姓的有多少?」

「為什麼叫百家姓?」

「姓氏將來會如何發展?」

「外國人的姓氏是怎樣的?」

孩子們的需要,從哪來、到哪去,從國內到國外都提及了。各姓氏家族還選派了學生代表或家長代表分享了自己家族的淵源與發展、遷徙與傳播、人口與文化、名人與故事等。在分享中,雷氏家族的雷鋒、方氏家族的方誌敏、曾氏家族的曾國藩、譚氏家族的譚嗣同等優秀人物故事,以及民族文化再次讓在場的每個人得以溫習。

最後,高琳莉的家長分享了感受:今天的這一課,帶給大家深深的思考。在剛才大家對姓氏的研究分享中,許多學生提出和解決了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刷新了大家以往的認知。未來,也希望學生們對待學習就像對待我們今天研究的姓氏文化一樣,多一些追問,對任何文化知識產生的背景、演變、發展、意義不斷追根溯源。

新的學期,我也不能僅僅追求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思考教育從哪裡開始,不斷創造「解放學生」的課堂。課堂是學生的,就應該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不能拘束學生的思維,要努力成為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

(作者 韓效傑單位系廣東省江門市台山碧桂園學校)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10日第5版 版名:現代課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黑洞PS大賽刷屏,關於黑洞,你還可以知道這些
神奇站長和他的乘客們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