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研學旅行|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研學旅行|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近年來,隨著散客化旅遊時代的到來,旅遊市場的細分化趨勢日益明顯,各類旅遊細分市場不斷湧現擴大,這對旅遊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精細化、多元化的要求。各相關高校應根據自己的辦學基礎、學科優勢、專業特色等條件,選擇面向某些市場規模較大的細分市場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以應對旅遊市場細分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新要求。以研學旅行為例,對旅遊管理專業如何面向某一細分市場進行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研學旅行及其細分市場

研學旅行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主要面向中小學在校生群體的新型旅遊產品,是教育+旅遊的產物。它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託旅遊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 一種教育旅遊活動。

研學旅行產品不同於一般的休閑娛樂旅遊產品,本質上是一種體驗式學習課程,即圍繞某一專題,通過多種感知器官的綜合運用進行的、體驗效果最深刻的一種學習。它以中小學生群體為主體,以旅遊活動為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載體,研學是目的,研究重於遊覽。

研學旅行是國家產業政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引導的產物,從發展初期就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視,發展迅速,前景廣闊。2013 年教育部首次將上海、江蘇、安徽、陝西四省市作為研學旅行的試點省市。2015 年又增加了河北、江西、廣東、重慶、新疆五省市,並確定天津濱海新區、湖北省武漢市等12個地區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驗區。為更好地促進研學旅行的發展,2016 年12月教育部等11個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明確提出各地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根據學段特點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

研學旅行|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當前,研學旅行課程已逐步成為各地中小學必修課程的組成部分,研學旅行的發展已經由試點省區快速擴大到全國各地。研學旅行撬動了中小學在校生這一群體的旅遊消費需求,伴隨著研學旅行的發展,產生了一個以在校中小學生為對象的旅遊細分市場。旅遊+教育的研學旅行正在成為旅遊業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增長點之一,其市場規模龐大、發展前景廣闊。 僅以研學旅行首批試點城市西安為例,2015年西安研學旅行的出行學生是 20多萬,2016年研學旅行成為西安市所有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後,出遊人數為70多萬,適齡學生的覆蓋面積達90%。 可以預計,研學旅行成為全國在校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後,將會形成一個有著幾億人口出遊規模的巨大的旅遊細分市場。

研學旅行產品與研學輔導員

研學旅行不是參觀旅遊、不是國外遊學,也不是拓展訓練和戶外探險,而是以旅遊活動為載體進行的體驗式學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著 豐富的感知體驗和愉悅的情緒領悟和體會,並能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發展,激發學生對此專題進一步學習的興趣。通過異地現場體驗式教學來深化學生對學科課程書本知識的理解認知, 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研究性學習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

研學旅行|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研學旅行必須課程化,而且是一種必須具有整體人性觀的課程。從現已開發的研學旅行產品來看,一般採取「前置課程+實地探訪+體驗式課程」的模式進行。一次研學旅行要提前科學確定研學主題與設計線路,開設前置課程,讓學生在實地探訪前了解相關背景知識;在實地探訪中,按照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認知心理特點,設置多種有知識性、參與性、互動性、趣味性、創新性的體驗活動;在異地的現場教學中圍繞著研學任務單來組織教學,通過小組學生的分工協作完成研學任務。由於有多種感官的參與,研學旅行是學生體驗最深刻、收穫最大的戶外學習活動。 由此可見,研學旅行既不同於傳統的團體旅遊,也不同於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一種新型的學習任務。這一新型學習任務僅依靠中小學校承擔課堂教學任務的教師和傳統的導遊是很難完成的,需要由專業人員來組織實施,研學輔導員的新興職業便由此應運而生。

研學旅行輔導員是集研學導師、導遊、安全員於一身的綜合性崗位。

首先,研學旅行輔導員是各類研學任務的具體組織實施者,要善於研學的輔導。在整個研學旅行過程中,研學輔導員要善於觀察學生情緒的變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學生的學習專註度,維繫學生小組的團隊凝聚力,確保學生在旅遊活動中不偏離研學的主題。在研學旅行過程中,研學輔導員要根據研學課程的要求,通過參觀講解、遊戲互動、角色扮演、手工製作、模擬體驗等多種活動創設研學情景,督促學生以分工協作的方式完成研學任務,並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點評。這就要求研學輔導員要懂得中小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思維特點和學習心理特點,對中小學生有親和力,能在學生心目中產生較高威信。其次,研學輔導員是研學類型的團隊旅遊活動的組織者,又是景區景點的講解者。要具備導遊的基本素質,熟悉地方各類旅遊資源和旅遊文化。最後,研學輔導員還是學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承擔救生員和學生生活老師的職責。這就要求研學輔導員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要熱愛學生工作,對學生有細心與耐心,要具備一定的野外生存救護技能,還要有強健的體魄。

研學輔導員不單單是某一專業的人才,而是擁有多種能力素質,滿足多種需求的綜合性人才。傳統的導遊或中小學教師都難以完全勝任其崗位職責,需要對其進行專門的培養。

由於研學旅行的出現僅有幾年的時間,這一細分市場尚未引起各高校旅遊管理專業的重視, 特別是旅遊本科院校都沒有將研學旅行作為專業方向對學生進行培養,專業性的研學輔導員的培養嚴重不足。而隨著研學旅行市場規模的擴大,社會對研學旅行輔導員的需求又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供給的不足和需求的增加使專業性的研學輔導員短缺狀況更加突出。專業性研學輔導員的缺乏,使不少研學機構開發的研學旅行產品變成了游而不學,變成了春秋遊,偏離了體驗式教育和探究式學習的主題,難以保證研學旅行的質量。 專業性研學輔導員培養的不足已成為制約研學旅行發展的重要因素。

研學旅行與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

隨著研學旅行納入全國中小學的必修課程並逐步推廣實施,專業性研學輔導員的需求量將大增,而且將會是一種剛性需求,這將會為旅遊管理專業學生開闢一個新的就業領域。研學旅行細分市場的廣闊發展前景,應引起旅遊管理專業師生的高度重視,一些開設有教育學、心理學專業的綜合性院校和師範院校可考慮將研學旅行作為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一個專業方向加以培養,並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

研學旅行方向培養的是掌握了研學旅行及體驗式學習的相關理論,熟悉中小學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認知心理,具備從事研學旅行產品開發設計、研學旅行課程組織實施、研學旅行課程建設評估與管理的相應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在中小學、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研學旅行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勝任研學旅行相關崗位工作的跨界複合型人才。

研學旅行|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基於研學旅行「旅遊+教育」的跨界性質和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其專業方向課程可考慮設置為以下四個板塊。

一、研學旅行概論板塊

此板塊圍繞著什麼是研學旅行、研學旅行產品的特點、研學旅行與體驗式學習的關係、研學旅行輔導員的崗位職責等問題設置課程內容。通過此板塊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研學旅行是融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親身體驗、集體活動、同伴互動、文字總結為一體的綜合性社會實踐課程; 研學旅行既不同於課堂學習,也不同於團隊旅遊,其本質是一種體驗式學習;研學旅行課程由前置課程、體驗課程、拓展課程構成; 研學旅行輔導員是集研學導師、導遊、 安全員於一身的綜合性崗位。

二、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知識板塊

圍繞著不同階段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特徵、 心理學在研學旅行中的應用等問題設置課程內容。通過此板塊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中小學生在情緒、同伴交往、親子關係等方面不同的心理特點。在情緒方面,小學生的情緒有易激性、易感性、易表現性;初中生情緒活動外露,情緒體驗迅速,具有兩極性;高中生情緒也有兩極性、波動性,但能較好地控制情緒,情緒爆發減少,情緒控制能力提高,情緒體驗豐富等不同。需要根據中小學生 這些不同的心理特點,創設不同的研學情景,開展不同的研學活動。學生還能在研學中運用相應的心理技術,如讓研學旅行團隊中的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愛好,使每個人在團隊中 都有同等的時間與空間等。

三、地方旅遊資源、旅遊文化板塊

圍繞著確定研學主題可能需要用到的地方旅遊資源和旅遊文化設置課程內容。通過此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本地的旅遊資源和旅遊文化有更深 一步的認識,便於應用在研學旅行課程的開發和研學過程中的講解。對於這些主題所涉及的旅遊資源和旅遊文化,需由學生進行深入細緻的學習掌握。

四、研學旅行實務板塊

圍繞著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與開發、一日課程行程方案設計與實施、研學輔導員工作實施流程等問題設置課程內容。通過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研學旅行課程實施等模擬真實環境的工作任務教給學生能在實際工作中用得上的方法、技能,並經由在研學旅行企業的實習進行驗證。通過此板塊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按照確定研學旅行主題、選擇環境、調研和設計活動、課程演練和節點控制、課程實施和評估研學旅行課程設計開發的步驟進行研學旅行課程的設計;能按照研學輔導員工作流程的要求完成研學任務的組織與實施。

研學旅行|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以上四大板塊的課程設置思路注意了研學旅行作為「教育+旅遊」的跨界性質對學生在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知識能力素質的新要求,以及對旅遊管理專業能力某方面需求的突出與強調。當然具體的專業方向課程內容還應隨著研學旅行實踐的發展和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不斷地優化和調整。 散客化旅遊時代的到來和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跨界跨行深度融合的聚變,決定了旅遊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應對各類旅遊細分市場對旅遊人才的新需求有足夠的敏銳性、敏感性和洞見性,並以此為基礎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變單一性、一般性的旅遊人才培養模式為多元性、精細化的旅遊人才培養模式,以更好應對旅遊市場的變化對人才培養的挑戰。

文章整理至公眾號研學頭條,研學頭條帶你發現研學旅行的樂趣,關注研學頭條的那些人和事兒,每天為你獻上研學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業大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