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青州「一門科第」坊,大明朝最有名的學霸家族

青州「一門科第」坊,大明朝最有名的學霸家族

青州歷史上文人輩出,而當地的政治、文學大家族當屬馮氏家族,現在青州最著名的園林「偶園」,就是馮家所有。一門科第坊,就是褒獎馮氏家族自始祖馮裕至四世馮琦這一時期的進士、舉人的,馮氏家族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學霸家族,四代出了七個進士,三個舉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青州「一門科第」坊,大明朝最有名的學霸家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門科第坊,青州古城最著名的牌坊之一,牌坊為四柱三門式,高11.8米、長13.52米、底寬2.1米。頂額有「聖旨」兩個金字。題額:一門科第。右額:旌褒馮氏進士裕惟重惟訥子履琦瑗舉人惟健惟敏子咸。左額:大明工部奉敕立 萬曆丙戍榖旦。抱聯:科第連綿彰顯東州文運,事功卓著堪稱北海世家。一門風雅多少芝蘭玉樹,幾代書香無窮國棟良才。

科第望族,祖孫四代七進士

馮氏家族是青州著名的科第望族,時稱「北海文學世家」,科甲蟬聯,聞人輩出,連續四代人中有進士6人、舉人3人,以「父子進士」、「祖孫四代皆進士」等科舉為佳話,享譽士林。馮氏家族還以其傑出的文學成就,聞名海內。自明代始,馮氏家族,祖孫綿延,家學相承,形成了深厚的家學積澱。有「彼父子質行齊魯,諸儒莫及」之譽。

第一代: 馮氏世家開山宗祖—馮裕

馮裕,字伯順,號閭山,正德三年(1508)中進士,歷任松江府華亭縣知縣、安徽蕭縣知縣、晉州知州、南京戶部員外郎、甘肅平涼知府、貴州石阡知府、貴州按察副使等職,入明代青州鄉賢祠。馮裕一生為官28年,七易其職,南北奔波,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官位不斷升遷,所至皆有惠政,

第二代:馮惟重、馮惟訥,兄弟二人同榜進士

馮惟重,馮裕之二子,字汝威,別號芹泉。這是一個神童,他「十歲屬文,觀書數行俱下,有會於心,輒手錄之······」嘉靖十三年(1534)中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與弟惟訥、惟敏三人赴京會試,與惟訥同榜進士。

馮惟訥,馮裕第五子,字汝言,明嘉靖進士,授官宜興知縣、揚州同知、松江知府、南京戶部侍郎、陝西兵部僉事、山西布政司右參政、山西按察使、陝西右布政使,後官至江西左布政使,為政皆有政聲,以光祿寺卿身份離職。

馮惟訥是明朝著名文學研究家,一生著述頗豐,有《馮光祿詩集》10卷、《古詩紀》156卷、《風雅廣逸》8卷。《古詩紀》、《風雅廣逸》均選入四庫全書。其他著作還《楚詞旁註》、《選詩約注》、《文獻通考攢要》、《杜詩刪注》等。其文學研究和古籍整理均成就驚人。

第三代:馮子履,舉人、進士聯捷

馮子履,字禮甫,號仰芹。馮裕之孫,馮惟重之子。這也是個大學霸,弱冠能文,隆慶元年(1567年)中舉人,次年聯捷戊辰科進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萬曆二十一年(1594年),轉河南參政,當時其子馮琦已升任侍讀學士,子履恐怕父子同時為官,過為顯赫,便辭官告歸。

第四代:馮琦,山東鄉試第一,官至禮部尚書,追封入閣

馮家最傑出的大學霸,第四代馮琦(1557—1603),馮裕之重孫,字用韞,號朐南。他自幼嗜學,山東鄉試第一,20 歲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明習典故,學有根柢」,文章極有風采,每有奏疏,大家都相互傳讀抄錄。皇帝對他很是器重。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病逝於任上,年僅46 歲。明熹宗朱由校繼位後,常常追念馮琦的功績,六次派遣朝官來青州立碑祭祀,贈官太子少保,謚號「文敏」,並追封入閣,有「死後入閣,馮琦一人」的說法。

第四代:馮瑗,官至河南布政使

馮瑗,馮裕第三子馮惟敏之孫,字德韞,號栗庵。自幼從叔父馮子咸讀書,中進士後一放官,就越七品、六品直放湖廣茶陵知州從五品。後知澤州知府,戶部貴州司員外郎、山西參政、開原兵部道兼河南布政司等職,44歲辭官歸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