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黑洞 vs 腦洞的5部電影:《星際穿越》神作之名當之無愧!

黑洞 vs 腦洞的5部電影:《星際穿越》神作之名當之無愧!

北京時間4月10日周三晚,一張來自5500萬光年以外M87星系的照片,吸引了全球所有科學家、科學愛好者乃至大量普通網民的注意。這張照片之所以如此迷人,是因為這是100年來,人類第1次部分窺探到了黑洞的真容。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史瓦西依據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推導出,宇宙中存在一種引力無比巨大的星體,1967年美國物理學家惠勒將其命名為「黑洞」。這種天體一直是天文界最受關注的現象之一,因為其神秘、深邃、連光都無法逃脫的特性,持續勾動著人類的最原始的求知慾望。

很快,作為「男人的浪漫」的一系列科幻小說和電影,就把科學圈子裡的熱情帶到了民間,這也是黑洞照片一經公布,就能火爆全網的原因。在黑洞的神秘容顏已經揭露的情況下,前瞻網為大家盤點一下和黑洞相關的電影,看看人們曾經的極限腦洞,和現實到底有多大差距。

黑洞(1979)

迪斯尼公司決定拍這部「大製作」(按當時的標準)時,制定了一個非常卑微的目標:在石破天驚的《星球大戰》播出2年後,只要拍出一部自家的「太空歌劇」就好。本人剛剛看了一眼,這真的就是一部超低配版《星球大戰》……

據說,一開始他們並沒有打算拍黑洞題材,只是在拍攝途中,工作室突然注意到,科學界關於黑洞的討論越發火熱起來,才修改了最初的劇本。故事講述了一群科學家誤入黑洞邊緣地帶,發現了20年前失蹤的飛船,在其中發現並打敗大反派,最終逃出黑洞的故事。

本片投資巨大(2000萬美元),攝影和特效在當年都算得上是上乘之作,因此,影片中的黑洞大概算得上是對當時人們的想像最極致的還原了。不過,鑒於當時的科學進展,人們的想像相對受限,於是影片中的黑洞看上去也十分簡陋,我甚至覺得,劇組可能直接把天氣預報中颱風的圖片P一下就拿來用了。

(截圖來源於archive.org)

時間簡史(1992)

也許沒有哪個科學家比霍金對當代普羅大眾的科學觀念影響更大,也許黑洞這個詞,不少人就是從他的著作和言論中知道的。他關於黑洞、量子力學、輻射和相對論的思想被完整地記錄在他1988年的暢銷書《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中,之後,知名導演莫里斯(Errol Morris)(「藍色細線」)將其改編成了電影《時間簡史》。

該片不是科幻電影,而是一部紀錄電影。影片中包含了對霍金及其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大量採訪,將霍金的人生歷程,與他對各種思想理論生動而巧妙的解釋融合在一起,完美繼承了原著的使命,即讓外行更容易理解空間科學。

由於不是科幻片,這部電影的拍攝者也沒有費盡心力去構建一個場面恢弘的黑洞情景。黑白畫面中的黑洞如同一個靜止的漩渦。

(截圖來源於archive.org)

黑洞表面(1997)

雖然這部電影直接以「黑洞」為名,但只是玩了個噱頭。整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恐怖故事:

2040年,利用空間扭曲技術深入宇宙的「新領域號」消失于海王星附近。2047年,「新領域號」突然在海王星附近發出了求救信號,於是當年設計「新領域號」的主角一行人受命乘前去施救,然後遇到了非常恐怖的事情。

在電影中,唯一和黑洞相關的就是「新領域號」用來扭曲空間的「人造黑洞」,也就是下圖中的黑色圓球。當啟動「黑洞」時,圓球會變成液體狀,人觸碰到就會被吸進去。可以看出,片中的黑洞和科學上的黑洞實在沒什麼關係。

(截圖來源於嗶哩嗶哩)

星際迷航(2009)

在近幾年的科幻作品中,比如傳奇的《星際迷航》系列以及電視劇《太空堡壘卡拉狄加》中,黑洞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

作為系列電影時隔多年的重啟之作,電影講的是全新的故事。電影講述了2個瓦肯星少年在地球上成長,並共同反抗反派羅慕倫帝國侵略的故事。影片中,羅慕倫帝國在入侵地球前,向瓦肯星注入「紅物質」,使星球變成人造黑洞,吞噬自身。但也正是因為這個黑洞扭曲了時空,為主角一行人阻止反派行動創造了機會。

本片也沒有太過注重黑洞的科學性,追求的更多是炫目的視覺效果,比如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是無法清除觀測瓦肯星被吸進黑洞的過程中的。

星際穿越(2014)

《星際穿越》是大導演諾蘭近年的又一部神作,講述的是在地球環境惡化到難以挽回的情況下,一群人前往茫茫宇宙尋找新家園的故事。影片最為人稱道的是,它在塑造完美劇情、表演的同時,還儘可能地往「科學」上靠攏。例如,在靠近黑洞的情節中,宇航員們身上的時間扭曲非常真實。

更重要的是,在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索恩的幫助下,諾蘭塑造了一個非常符合科學理論的黑洞景象,而且和4月10日公布的照片已經有了一些相似性,比如中心部分的幽深黑色和外面一圈高亮的吸積盤。遺憾的是,理論上說,吸積盤的光應該是不可見的,這是其中氣體高速旋轉、摩擦放射的強烈X射線,需要專門的觀測設備。

(截圖來源於嗶哩嗶哩)

但是這是科幻電影,需要考慮到視覺效果,忽略這小小的下次,我們完全可以說,諾蘭幾乎重現了一個黑洞。之所以電影中的黑洞和照片還略有不同,一方面是觀測角度有差異,更主要的是,拍攝的照片像素不足,成片比較模糊。

下面是B站UP主「時少權電影號」處理過的圖片,可以看到,通過一定程度的高斯模糊,加上曝光和飽和度的調整,最終,劇中的黑洞變成了和照片中一模一樣的狀態。

(截圖來源於嗶哩嗶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英雄逝去,魂歸森林:不斷進化的機器人為何不能替代人類「衝鋒陷陣」?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