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清朝創建八旗制度後,以其精幹高效的戰鬥力,在與明軍的戰鬥中處於上風。可見清朝統一東北各部,入關統一全國,清朝強悍的八旗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我們讀《清史》對清朝的八旗只知道由漢、滿、蒙等不同族落組成的軍隊,也就是我們俗成的「漢八旗」、「蒙八旗」等。但對八旗來歷及出處大都指向努爾哈赤。的確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創製,但是努爾哈赤如何創造八旗的呢?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關於古兵制,各個朝代都不一樣。但努爾哈赤創造的「八旗制」,其裡面有四個詞,讓人難懂,像「牛錄」、「甲喇」、「扎欄」、「固山」,用漢語難以理解,因為這是純粹滿語叫法。滿語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言,要知道努爾哈赤的八旗制,需要搞懂這些滿語的漢譯及相互之間的關係。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牛錄

「牛錄」是滿語,這個詞是指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指10人外出狩獵,每人出一箭,選一人為頭領就是「牛錄額真」。就如現在部隊中一個班10人,「牛錄」類似於「班」,而「班長」就是「牛錄額真」。

另外,「牛錄」滿語音譯是「大箭」,如果感覺晦澀,可以理解為「10箭組成的大箭」,而漢譯是「佐領」,也指一個單位名稱。

現在我們明白,牛錄實際上就是女真平時生活時狩獵組成的小分隊。因為遇到虎、熊、野豬等大型獵物,以一人之力很難完成。同樣,部落之間的爭鬥,女真人也以「牛錄」為組織,可見「牛錄」並不單純是狩獵單位,也是一個最基層的軍事組織。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努爾哈赤就是藉助女真人「牛錄」這一組織起兵。《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記載:「『牛錄』是十人中設立一總領,屬九人而行」,也指出「牛錄」編成及數量。

努爾哈赤不可能以10人小分隊就能完成統一任務,因此他在統一女真部落中,根據征服的女真人數量,此時又出現一個組織單位「五牛錄額真」,也就是由五個牛錄,也就是五十人騎馬組成的單位。《滿文老檔·太祖》記載:「把五牛祿編成一隊,走在一處走,下馬時依次下馬,進攻時一處進攻。」於是10人共同完成的任務,變成50人共同完成的任務,又有一個漢譯組織名稱「隊」,也類似於遼金元軍制中的「糾軍一隊」,也是以50騎為一隊。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滿文老檔》的記載看,努爾哈赤起事後,他所帶領的女真人的基層單位,從牛錄變成五牛錄,也就是從10騎變成50騎,是努爾哈赤最經常使用的基層軍事組織。《滿文老檔·太祖》中,有努爾哈赤起兵立誓的誓詞記載,當時有24個五牛錄額真立誓,此時努爾哈赤兵力已經壯大到1200人左右。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甲喇

「甲喇」也是滿語音譯,最早也是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甲喇」滿語音譯是「節、帶」,也是遼、金、元時期的「糾軍」滿語發音「渣」相似,《元朝秘史》中把糾軍叫作「扎兀惕」,因此「甲」、「扎」、「渣」音近很相似,可見「甲喇」與遼、金、元時期的「糾軍」有一定傳承關係。而遼、金、元的「糾軍」是三個朝代的親軍。而「一糾」是「一隊」,因此「甲喇」最初就是「五個牛錄」。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女真人最初以一個「牛錄」狩獵,但在長期的狩獵過程中,女真人根據狩獵的效果,又增加了10個牛錄和50個牛錄。《滿文老檔》記載,女真人圍獵的人數擴大到以「甲喇」為單位,一牛錄的人數擴大到50人,一甲喇為250人,那麼五甲喇就達到1250人。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1601年,努爾哈赤根據所征服部落的人數及實際情況不同,對牛錄製進行整編,每牛錄擴充到300人,而每個牛錄首領有兩個副手,滿語叫「代子」,每個牛錄還分為4個達旦,每個達旦由一個章京(書記官)和一個撥什庫(領催)管理,這就使努爾哈赤軍隊初具規模,那麼一甲喇人數就達到1500人。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扎攔

扎攔是甲喇的另一個稱呼,從滿文老檔看,甲喇與扎攔是女真族同一個狩獵組織的不同叫法,從《滿文老檔》來看,甲喇叫法出現後,便取代了扎攔的叫法,扎攔一詞很少在努爾哈赤的軍隊組織中出現。

但「甲喇」與「扎蘭」同是遼金元「糾」的音相同,同是五十騎的單位狩獵軍事組織,在這裡不做過多敘述。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固山

固山也是純粹的一個軍事組織單位了,據《滿文老檔》記載,一「固山」是「五甲喇」,相當於25牛錄。但此時的一牛錄人數已經擴大的300人。努爾哈赤也借鑒了元代的「糾軍」制度。據《元史類編》記載:「遼東軍也,凡二十五部族」,元軍的「糾軍」顯示有「二十個部族」組成。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努爾哈赤的建軍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形成八旗制度,他在戰鬥中,逐漸形成的一個制度。努爾哈赤的女真軍隊,從最開始的一牛錄10人,五牛錄五十騎成為一隊,後來因征服面積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因此才有了「固山」這一組織形式。

一牛錄最開始就是10人,到建旗後才成300人。因此「牛錄」這一最基層單位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八旗通志初集》記載中,可以看出,一牛錄由騎兵「五十甲」、「一百甲」,「一百五十甲」不等。而這一變化中,甲喇與固山也隨之變化。

從八旗制度來看,一「固山」就是一旗,但從「固山」與「旗」滿語音來看,兩者不同。「固山」音譯是「固薩」,而「旗」音譯是「禿」兩者顯然不同。但後來隨著努爾哈赤軍制的不斷完善,「固山」就成為「旗」,也就是統一了組織單位。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也叫「八固山」制度,可見「旗」的單位與「固山」相同。八旗建立後,以300丁為 「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也就是「一旗」。但此時八旗人數並不固定。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努爾哈赤最先設紅白黑三旗,原紅旗分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正四旗為純色四方形,龍首朝後;鑲四旗為五邊形,黃、白、藍三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龍首朝前。努爾哈赤擔任正黃旗主和鑲黃旗主,其子代善任正紅旗和鑲紅旗主,皇太極任正白旗,杜度為鑲白旗主,莽古爾泰為正藍旗主、阿敏為鑲藍旗主。

清朝努爾哈赤如何創建八旗?知道四個詞的音譯,便找到其創製密碼


結束語:

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並不神秘,只是因為滿語叫法音譯後讓人難理解,給八旗蒙上一層神秘面紗。八旗創建經歷了一很長過程,努爾哈赤既根據女真人狩獵組織,又結合遼、金、元時期的「糾軍」制,還有金朝猛安謀克的制度,最後形成了一種不同於遼金元,又優於明朝的一種新的軍制。不可否認,努爾哈赤初創的八旗制,其戰鬥力和靈活性,比明軍要強。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阿拉伯國家同時誕生4位女部長,有一位很厲害,女性地位提高了?
蘇聯解體因素很多,其內在原因是什麼?蘇聯兩位高官有說服力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