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獨生子女家庭的危機,你是否曾在意?

獨生子女家庭的危機,你是否曾在意?

心理學:絕大多數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完全是顛倒的。那這樣養育到底對不對,會有怎麼樣的結果呈現,下面我們就用心理學的視角一探究竟。

獨生子女家庭的危機,你是否曾在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一歲以前,父母不關注孩子的情感,也不給孩子足夠的陪伴。

大多數父母或撫養者會認為幾個月大的嬰兒沒有自我意識,沒有記憶力,所有他們很少顧及小嬰兒的情感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餵養習慣,給他們吃喝拉撒上的給予。

可是殊不知,在剛出生的小嬰兒正是需要情感回應的時候。心理學上認為剛出生的小嬰兒有一種全能自戀感,即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自己只要一動念頭,願意就能實現。如果這時候,媽媽等撫養者能給他及時的回應,就能滿足小嬰兒的全能自戀,為他以後的自信、自尊打下穩定的基礎。

相反如果媽媽等撫養者純粹按照自己的撫養習慣來對待這個階段的小嬰兒,比如有的媽媽對餵養嬰兒的次數和時間制定了嚴格計劃,更有一些媽媽自己啥時候方便就啥時候餵養,完全忽略嬰兒自身的需求,這就會使得小嬰兒體驗到心理上的挫敗,過早的破壞掉他的全能感,這對於他以後的心理發展是很不利的。

2、等一歲到三歲,孩子有了自我意識,要自己對世界進行嘗試、 探索時,家長就開始全方位防範,或者阻止,或者直接替代。

一歲到三歲正是孩子在家庭這個環境中發展心理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他們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好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去嘗試和探索,去摸、去碰觸,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自己學會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學會怎麼樣堅持和放棄。

但是我們也知道這個階段的父母往往愛子心切,深怕把孩子摔了、磕碰了,於是他們會儘可能的防患於未然,讓孩子待在一個有限的、沒有可能發生危險的空間,這樣的做法是讓孩子看起來很安全,照顧起來也很省事,但卻阻礙了孩子心理發展的可能,讓本該有的好奇心、堅強、自信等積極的品質發展不起來。

比如,在客廳幾米遠的地方,有一個布娃娃,孩子正要搖搖晃晃地走過去拿,媽媽著急了,一把把孩子攬到懷裡,自己一個大步過去,拿了布娃娃,遞給孩子。媽媽的替代,會讓孩子覺得媽媽真厲害,而不會感到自己真棒,他本應該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體驗到堅持,收穫自信,但是這一切都因為媽媽的替代消失了。

3、 等三歲以後,特別是六歲以後,孩子需要獨立,需要向自由的空間生長時,父母、老師、社會都在要求孩子「你要聽話」。

三歲之後,孩子會逐漸從家庭這個環境中往出來走,開始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這個時候,孩子的能動性會進一步增強,因為他能夠走、能夠跑,也能夠自己拿,所以他會變得進一步「不聽話」。

前一個階段父母可以完全「控制住」孩子,因為孩子的行動受制於父母,從這個階段開始便不同了,孩子會去自己行動達成自己的意願,所以父母只能用「你要聽話」、「你要懂事」這種「聽話式」教育來管理孩子。可殊不知,在這種「聽話式」教育在省去家長很多麻煩的同時,也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最常見的「聽話式」教育成長起來的人,就是壓抑,他們壓抑掉自己的真實需求,回應外在的虛假需求,發展出一個虛假自體,世事回應這個虛假自體,這會成為他一個慣用的心理模式,他會沿用這個模式來和別人打交道,在這種模式下會經常體驗到自卑、內向、不敢表達,甚至特別敏感,會察言觀色,更嚴重的時候變得卑躬屈膝。

4、等孩子長大了,十八歲之後,父母開始干涉孩子成年之後的人生選擇,不管是職業還是對象,父母會覺得「你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要和你在一起。

等孩子長大了,成人了,父母就應該學著放手了。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所有的愛都指向聚合和親密,但唯有父母之愛是指向分離。能讓孩子更好地和父母分離,去建立自己的關係世界才是高質量的愛,那麼這個階段就是檢驗父母之愛的時候,孩子能不能脫離父母的庇護,建立自己的關係世界,父母能不能把孩子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有他們自己的生活。

很顯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和孩子共生一起,父母為了孩子,孩子依賴父母,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最重要,自己和自己的伴侶都是次要的,對孩子而言,他要報答父母,回饋父母,自己的妻子就排在了父母后面,這在心理學上看來,是極其不健康的發展模式,我想這就是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顛倒的一個必然結果,父母這樣養育孩子,孩子長大了也這樣養育自己的孩子,這種模式就會代際傳遞。

但是我們也看到,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來越多的孩子和父母變得獨立了,孩子可以健康地走出家門,去建立自己的關係世界,父母也可以為自己而生活,上個老年大學,跳個廣場舞,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切正在變好。改變是一個過程,我們相信顛倒的養育過程有一天會順過來。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對號入座,說「沒錯,我就是這麼對待自己孩子的」或者「我就是這麼被養大的」。這就是「巨要病」在代際之間的傳遞途徑。「巨要病」的一個經典的表現,就是「你我不分,我們是一體的」,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們稱它為「共生」。這對要兒來講很正常,但如果我們成年了,還認為「孩子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孩子的事」,那就是「巨嬰病」。

其實,六個月之前的要兒和媽媽共生在一起,這叫正常的共生。因為這個時候的要兒必須和媽媽共生在一起オ能獲得生存的基本條件;六個月以後,孩子還和媽媽共生在一起,或者媽媽和孩子共生在一起,這都叫作病態共生。

現在90%的中國人都活在病態共生的狀態里,我們需要從這種病態里擺脫出來,因為這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我們活得非常辛苦。

病態共生是一種「我為你活,你為我活」的生活方式。父母宣稱「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我不離婚」,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興趣愛好;孩子在這樣的「奉獻」面前,必須表現得孝順,所以為了爸爸媽媽,要選擇一個讓他們滿意的職業,要選擇一種讓他們滿意的生活方式,甚至要選擇一段讓他們滿意的婚煙。

而且在「四二」的家庭結構中,作為「一」的獨生子女,要承擔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個大人的期待。這構成了雙重的「過度」,一部分是過度滿足,另外一部分是極其嚴重、過度的負擔。這個負擔並不是物質上的負擔,而是他要順從、承接六個老人的意志、意願。所以我們看到,作為「巨要病」家庭的獨生子女,真的很孤獨、很累。

但是這種家庭的父母不覺得,還會被自我催眠,覺得自己很崇高、很偉大,覺得自己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多偉大的父愛母愛!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這些安排其實是病態的,也是有害的,是因為父母早期關係沒有處理好,對孩子產生的投射。

如果中國家庭可以從這種攪成一團的病態共生里走出來,讓父母歸於父母,孩子歸於孩子;如果父母知道且止於做好自己,給孩子應有的發展空間,不強烈地控制孩子;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時候自戀和依戀能得到充分的滿足,那麼他的「巨要病」會比較輕或者沒有。等到孩子逐漸地成長,不需要承擔父母、長輩意志的重壓,成長為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完整的生活能力的人,那麼「巨要病」的代際傳遞就可以阻斷了

掌握自己的人生、溫和而堅定

有些朋友說、現在家庭就是「四二一」這樣的結構,而且自己已然限父母是一種共生的、分不開的關係,那麼孩子該怎麼處理父母對自己過分地干涉?

首先,孩子需要展現出「我是成人」的獨立能力。如果在一個家庭中,你已經意識到父母跟自己是共生的關係,那麼孩子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

比如我經常在節目中間一些很年輕的朋友:爸爸媽媽為什麼會反對你交男朋友?為什麼會幹涉你們不可以談異地戀?等等。那是因為在此之前,你沒有給父母展現出「我是成年人」的這種態度,也沒有讓你的父母相信你有處理好這些事情的能力。

你可以主動跟父母聊,你現在跟什麼人交往,你對未來的生活是怎麼設計的,你有怎樣的夢想,盡量讓父母多了解你,並相信你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和安排,消除父母對你的焦慮。父母焦慮越大,就越想控制你。

其次,孩子需要給父母划出清晰的界限。和父母明確哪些範疇是你不希望他們干涉的。比如要求父母不進入自己的私密空間,不允許父母看自己的手機和郵箱,甚至在交友問題上不允許父母過多地干涉。

剛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可能很難向父母提這些要求,因為心裡會很內疚。這時,孩子需要認清自己內疚的原因是什麼。這裡涉及一個生命存在的基本原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父母有自己的命運,孩子有自己的命運,每個人要為自己的命運負責,每個人也只能為自己的命運負責。「溫和而堅定」地與父母溝通。堅定就是我堅定地做我自己,堅定地對父母說「NO",這是我的空間,你們離我遠點兒。溫和就是我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非常「善意」的態度,我並不是非要和你們對著干,我還是愛你們的,但是這個溫和不損害自己的堅定。

有一個心理學家用另外一個很美的詞來描繪這個狀態,叫「不含敵意的堅決」。這種描述很恰當:我很堅決,但是我沒有敵意。有些父母比較自覺,很早就知道跟孩子建立邊界。但如果你的父母非常堅持地要黏著你,你就必須儘早地、一次又一次地做這件事情,做得越早,父母接受的難度越小,越不會覺得被傷害。

還有一個建議:從小處開始。很多人的習慣是這樣,他們開始一個轉變,定從一件標誌性的大事開始,以此宣告自己「告別昨天」,我把這個稱為「殖民地起義」,就好像殖民地起義,要趕走宗主國的時候,往往要系一兩個總督,以此為標誌事件。但用這樣的方式和家人溝通是不行的,用這種辦法立刻就會激起極大的敵意。又比如在子女關係中,很多子女要表達獨立,如果從結婚生孩子、選擇工作開始,這些事情太大了,就不容易達成一致意見。

可以先從小事開始,例如怎麼吃飯、怎麼穿衣服、幾點鐘起床、幾點鐘睡覚、怎麼交朋友、抽屜怎麼弄、為房門上把鎖或者把鑰匙從父母那兒要回來等,一點兒一點兒爭取到自己的邊界,而不是直接從人生大事出發。只有這樣你和父母的關係才能調回正常的軌道。

每一段關係的形成,都會有它的前因後果,每一個心結的後面也都會有它的模式和開解之法。當我們下定決心要改善一個問題時,如果我們能直面真相,清晰地認知自己和別人,就不難找到正確的調整方向。

獨生子女家庭的危機,你是否曾在意?

以上內容節選自武志紅《中國式的情與愛》,入手鏈接:



作者簡介:武志紅,極具人氣的資深心理學家、百萬冊心理學暢銷書作家,致力於用心理學去深度剖析理解中國式的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種種典型現象,他的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

代表作:《為何愛會傷人》《身體知道答案》《你就是答案: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中國式的情與愛》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