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已超過250萬,50歲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發病率為1%。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帕金森病的患病人群也在漸漸增多。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由清華大學、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承辦的「愛人如己,感恩相伴」第八屆清華腦起搏器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多位知名神經科專家與來自全國的數百名帕金森病患者齊聚一堂,探討了帕金森病治療的發展方向。

據悉,腦起搏器目前已經可以用來治療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肌張力障礙、強迫症、癲癇等一系列疾病,全世界範圍內有針對39種疾病的400多個腦起搏器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今年1月8日,清華腦起搏器團隊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團隊歷經20年自主研發的腦起搏器,打破美國獨家壟斷,攻克了多項世界難題。論壇上,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鄧寧指出,清華腦起搏器的問世,為我國帕金森病患者人均降低手術治療費用10餘萬元,使更多患者受益,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

北京天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張建國表示,腦起搏器技術是應用於高度精密和複雜的人腦。腦起搏器的電極需長期植入大腦深部,並接受植入於胸前皮下的脈衝發生器輸出的脈衝電流對大腦進行持續刺激,這對植入系統提出了苛刻的安全、可靠和穩定性要求。而國外技術壟斷加之我國高端醫療產業基礎薄弱的制約,更使這一任務難上加難。經過多年的臨床使用和驗證清華腦起搏器的安全性已和國外品牌一致,「穩步態、零灼傷、無斷裂、異地程式控制」性能更優於國外品牌。

論壇現場照片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帕友」與專家、志願者大合唱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知識鏈接——

帕金森病治療因人而異

帕金森病是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變性疾病,病理改變主要是中腦黑質神經元變性壞死,而黑質神經元能夠產生多巴胺。多巴胺是人體一個很重要的神經遞質,它與另一種遞質--乙醯膽鹼相互拮抗保持平衡,使人體能夠活動自如、完成精細動作。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終於發明了能夠透過血腦屏障的左旋多巴。左旋多巴進入腦內後,經腦內多巴脫羧酶脫羧變成多巴胺,能迅速地緩解帕金森病的癥狀,因此左旋多巴治療也成了帕金森病治療名副其實的「金標準」。臨床最常用的藥物——美多芭和息寧,就是復方左旋多巴。但是帕金森病治療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異,病程和癥狀不一,治療方法也不一。目前認為,一旦診斷為帕金森病,應該儘早開始藥物治療,對今後整個帕金森病的治療起著關鍵作用。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帕金森病早期

早期治療分為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了解疾病、補充營養、加強鍛煉、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以及社會和家庭對帕金森病人的理解、關心、支持。帕金森病早期,藥物治療目標應兼顧改善運動癥狀和預防運動併發症的發生,建議單獨應用多巴胺受體激動葯和單胺氧化酶抑製藥;癥狀改善欠佳者或社會工作要求較高者可聯合應用小劑量左旋多巴,用優化的小劑量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力求達到療效最佳、維持時間較長、降低運動障礙併發症發生率的治療目標。刻意延緩左旋多巴的使用時間,對預防運動併發症的發生並無顯著意義。

從發病年齡來講,對早髮型患者,一般先選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卡麥角林、羅匹尼羅)或單胺氧化酶-B抑製劑(司來吉蘭、雷沙吉蘭)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或單胺氧化酶-B抑製劑可以推遲左旋多巴的應用。晚髮型患者首選復方左旋多巴,左旋多巴宜從小劑量開始,堅持「劑量滴定」原則,逐漸緩慢加量,力求「儘可能以小劑量達到滿意的臨床效果」。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帕金森進展期

帕金森病病情進展期,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動能力、生活質量因運動併發症而嚴重受損,治療策略應採用藥物治療,甚至手術治療減輕癥狀;改善運動併發症,降低服藥劑量,降低病殘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帕金森病藥物治療時間長了,劑量大了常伴有運動障礙併發症發生,包括癥狀波動、異動症、「開關現象」和「凍結現象」。不同運動併發症類型的發生機制和治療策略各不相同,明確其類型是採取合理治療的前提。目前,國內外均根據不同運動併發症類型制定相應的治療策略,具體應用時建議充分考慮患者情況,強調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使運動併發症降低到最輕程度。可採取以下措施:

1、尋找交叉點,可取得較好療效,而又不引起異動;

2、增加服藥次數,減少每次用藥劑量,每日用藥劑量不變;

3、改用控制劑型,適當增加劑量;

4、加用其他半衰期相對較長的藥物,如多巴受體激動劑等,以提供相對持續的多巴胺能刺激,同時可以減少左旋多巴用量;

5、加用兒茶酚-氧-甲基轉移酶抑製劑(COMT-1),以增加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

6、推薦腦起搏器治療(DBS)。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溫馨提示

確定治療方案前,伴運動併發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及其家屬應建立個人日記,詳細記錄其臨床癥狀、運動併發症出現時間、服藥時間及藥物種類、劑量和頻率等。這些信息可以最迅速地幫助臨床醫師對運動併發症的類型和原因作出精準判斷,以便正確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案。

運動障礙併發症嚴重時,不吃藥動不了,吃藥又加重異動,形成惡性循環。腦起搏器治療給帕金森病患者尤其是有運動併發症的患者帶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打斷了上述惡性循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腦起搏器是左旋多巴發明後,帕金森病治療的最大進展。在21世紀初,腦起搏器治療時機通常選擇在帕金森病晚期,也就是出現嚴重的異動、「開關現象」等運動障礙併發症後,因此一般患者病程平均為12年左右,但目前有提前的趨勢,在蜜月期過了就要開始考慮腦起搏器治療。

雖然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有很多優勢,但並不是所有帕金森患者在患病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選擇這種治療方法。我國腦起搏器治療「指南」明確規定了患者的適應證和手術時機。

適應證

1. 原發性帕金森病患者;

2. 曾經使用過左旋多巴藥物治療且有效者;

3. 藥物治療療效明顯下降,出現運動不能或運動障礙等併發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

4. 排除老年性痴呆和精神疾病患者。

手術時機

1. 診斷明確的帕金森病患者;

2. 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有些患者震顫嚴重且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可以適當提前到3年;

3. 年齡小於75歲的患者,個別身體狀況良好,心肺功能正常,經評估可適當放寬至80歲左右;

4. 左旋多巴治療曾經有效的患者;

5.帕金森病病情在2.5~4期的患者;

6. 對手術期望值合理的患者。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裝了腦起搏器是不是就可以不吃藥了?

不是的。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基本的治療方法,早期控制癥狀非常有效,即使是病情發展到中晚期藥物療效減退的階段,藥物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帕金森病中晚期癥狀愈來愈重,藥物療效和毒副作用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即使加大藥物劑量,療效持續時間也很短、效果有限,大部分時間處於無藥性作用狀態。這時患者需要藉助腦起搏器消除神經核團異常興奮,幫助患者延長藥物作用的時間,減少吃藥劑量,減少異動等藥物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兩者治療方法並不對立,吃藥不是為了不手術,手術也並不是為了不吃藥。對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最佳的治療手段應是「一手拿著帕金森藥物,一手拿著腦起搏器」!

總之,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癥狀特點不斷演變、進展,不同的病程階段應採用因人而異的治療策略,才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延緩疾病的進展。

—— E N D ——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文字 /吳衛紅

海軍軍醫大學帕金森病專病診治中心教授 胡小吾

排版 / ZR

圖片/ 網路

校對/欒兆琳

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咱爸媽,除了早預防早發現,這些事你也要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春眠不覺曉,白天醒不了,你可能是中了春困的大招

TAG:大眾健康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