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免疫治療火不火?火。

免疫治療怎麼用?現在官方認定的PD-L1似乎並不總是靠譜,NCCN則「欽點」了腫瘤突變負荷(TMB)作為預測免疫治療效果的生物標誌物。

這下該沒問題了吧,豈知又有人問,這都是基於臨床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入組條件控制得那麼好,誰知道真上了臨床能不能行?

好,要真實世界數據是吧,求錘得錘,如你所願。

本周JAMA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1],結合真實世界患者的電子病歷(EHR)和Foundation Medicince的全面基因組測序分析(CGP)數據得出結論,以20 mutations/Mb為界,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經PD-1/L1治療中位總生存期(OS)達16.8個月,接近低TMB患者的的兩倍(vs 8.5個月)!同時,高TMB患者的治療持續時間更長,治療獲益率達到80.6%。

此外,研究者還分析了其他非小細胞肺癌常見的致癌突變,結合NCCN的治療推薦,進行了相應靶向治療的晚期患者大幅度延長生存期(18.6個月vs 11.4個月),可見精準治療這條路正把患者帶向更好的未來。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圖源:pixabay.com)

還記得上學的時候,藥理學老師就常常說,別看藥物開發只需要做1/2/3期臨床試驗,實際上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進行隱形的「4期臨床」。

確實是這樣,大多數藥物信息來源於少數的臨床研究和醫學機構,但是美國85%的癌症患者是在社區診所就醫[2]。患者永遠不會照著教科書生病,不同的個體特徵疾病特徵遠比臨床研究納入的被試要「豐富多彩」,臨床試驗的漂亮數據是否能夠在所有患者群體中複製呢?

這就有了「真實世界數據(RWD)」

本次研究使用的電子病歷(EHR)來自著名EHR公司Flatiron Health,全面基因組測序分析(CGP)數據則來自我們曾介紹過的Foundation Medicine(FMI),二者結合構建的臨床-基因組資料庫(CGDB)一共包括了來自275個機構、38個癌種、近30000名患者的數據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圖源:FMI官方網站)

經過條件篩選,共納入了4064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位年齡66歲,女性佔51.9%,78.3%患者有吸煙史,77.6%為鱗癌,21.4%患者具有EGFR、ALK、ROS1等NSCLC常見致癌突變,分布比例也接近癌症基因圖譜的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患者中非白種人達到了20.6%,包括3.6%的亞洲人,高於一般臨床研究的比例,這就是真實世界數據的意義所在了。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患者特徵(局部)[1]

考慮到晚期患者的基因組景觀更典型,數據分析主要局限於晚期NSCLC患者(n=3522),中位總生存期為10.3個月,5年生存率3.8%,各亞組的臨床結果特徵也與之前的臨床研究基本一致

那麼現在就來看看關鍵的PD-L1和TMB吧。

所有患者中,共有1235名做過PD-L1檢測,其中482人做過免疫治療,但是他們的臨床結果卻顯示,PD-L1水平與生存期、持續治療時間都是無關的

估計大家也預想到了,不論PD-L1陰性陽性,TMB水平是沒有差異的,都是6.95 mutations/Mb,這和之前臨床研究的結果也是基本一致的[3]。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PD-L1水平與TMB,沒關係[1]

以20 mutations/Mb為界,從接受免疫治療開始計算生存期,高TMB患者中位生存期達到16.8個月,而低TMB患者僅有8.5個月;同時,前者的治療持續時間達到了7.8個月,治療獲益率80.7%,後者則分別僅有3.3個月和56.7%

另外,在那些沒有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中,TMB的高低和患者的生存期似乎並沒有什麼關係。有吸煙史的患者TMB水平更高,存在致癌突變的患者TMB則更低。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以20為界,生存差異顯著[1]

研究者還分析了其他一些NCCN指南有相應治療推薦的致癌突變靶點,比如EGFRALKROS1,共有1260名患者具有這些突變,但是其中只有48.3%選擇了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選擇的影響因素很多,這裡不討論了,就且看看對預後的影響吧。

很顯然,遵循NCCN指南推薦很有利於患者生存,採納相應靶向治療方案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達到18.6個月,沒有用靶向治療的患者則僅有11.4個月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靶向治療有益生存[1]

以最常見的EGFR突變為例,採取靶向治療的患者生存期達21個月,治療持續時間10.3個月,臨床獲益率86.1%;沒做靶向治療的患者三項數據分別為13.3個月、2.8個月和50.9%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EGFR靶向治療獲益[1]

總的來說,真實世界數據基本重現了臨床研究中描述的患者基因組特徵、致癌突變特徵、靶向治療的反應、以及TMB與免疫治療反應之間的關係,一方面擴大了臨床結果的使用,一方面也說明真實世界資料庫大有可為。中美肺癌患者致癌突變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國內開展類似的研究,應該也能夠為中國的肺癌治療提供新的信息。

在JAMA同期配發的評論[4]中,專家提到真實世界數據有三個重要的意義:

第一,擴大對治療結果的認識。真實世界數據涵蓋了更加多樣化的患者,對於藥物長期毒性和併發症也有更深的了解,這是單單憑藉臨床研究無法實現的。

第二,正確衡量醫療創新的成效。從研究走向真正的臨床,新葯/新治療方案的應用、質量、有效性都需要真實世界數據來確認。

第三,指導臨床研究的設計。在真正的應用場景下,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目標的患者是什麼群體,這是理論無法得出結果,只有真實世界數據才能夠體現的。

同時專家也提出了擔憂。包括FDA提出的「突破認定」在內,現在新葯研發的大趨勢就是降成本、加速度,真實世界數據的使用很可能會把研究導向新的綜合控制方法,使藥物研發脫離經典的隨機化分析。沒有可靠的對照組,藥物的治療效果可能沒法客觀衡量。

JAMA重磅:免疫治療里程碑!真實世界數據為TMB背書,高TMB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延長一倍,治療獲益率80.7%

本文作者也在論文中討論了相關的局限。由於臨床上對患者資料的收集程度受機構規定、主治醫師習慣等等因素影響,電子病歷並不能保證資料齊備且100%「真實」。但不得不說的是,這還是一個相對來說較為年輕的領域,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標準化的方案來解決。

話再說回免疫治療。關於TMB到底多大適合作為治療推薦,目前NCCN還沒有給出明確的數字。前段時間召開的AACR2019年年會上[5],一項最新公布的數據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參考答案。

在一項PD-L1抗體治療晚期/轉移NSCLC的2期臨床中,研究者利用FoundationOne?Liquid檢測了患者的血漿TMB(bTMB),分析結果顯示,bTMB≥16 mutations/Mb的患者或許是理想的受益群體。數據顯示,以20為界,高bTMB患者客觀緩解率(ORR)達36.8%,低bTMB患者則僅有5%;如果以16為界,二者數據則分別為28.6%和4.4%

由於檢測bTMB有一定條件,對於那些血漿ctDNA較少無法檢測TMB的患者來說,其實也能夠從免疫治療獲益。

眼看著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各種精準治療越來越好,感覺也是蠻欣慰的,希望咱們老去的那一天癌症都能束手就擒吧。

編輯神叨叨

想了解最新的科研內容嗎?看完論文想討論想吐槽嗎?

瞬間上線了評論提醒,大家快來互動起來吧~!

參考資料:

[1]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c/article-abstract/2730114

[2]Consortium APG; AACR Project GENIE Consortium. AACR Project GENIE. Cancer Discov.2017;7(8):818-831.

[3]Carbone DP, Reck M, Paz-Ares L, et al; CheckMate 026 Investigators. First-line nivolumab in stage IV or recurre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7;376(25):2415-2426.

[4]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730097

[5]https://www.aacr.org/Meetings/Pages/MeetingDetail.aspx?EventItemID=174

本文作者 | 代絲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網 的精彩文章:

一口快似神仙,一生與鬼為鄰:檳榔的秘密 | Dr.Why
《自然》:AD免疫治療突破!斯坦福大牛發現,抑制CD22可增強小膠質細胞吞噬活性,清除大腦有害蛋白,恢復小鼠認知能力丨科學大發現

TAG:奇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