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

你是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

北京時間4月10日晚上9點多,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在中國上海和台北、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亞哥、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全球六地同時對外發布,這是人類首次通過圖像直觀地看到「黑洞」。

天文學家動用了遍布全球的8個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組成了一個「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從2017年4月5日起,這8座射電望遠鏡連續進行了數天的聯合觀測,隨後又經過2年的數據分析,才讓我們一睹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圖像。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袁峰解釋說:「黑洞本身的確不發光,但是黑洞最主要的特點是引力比較強。黑洞周圍有很多氣體,這些氣體在黑洞引力的作用下會往黑洞里下落,下落過程中,這些氣體就會變的非常熱,所以就會發出非常強的輻射。在圖中看到的這些明亮的光環,就是非常熱的氣體發出來的輻射......」

宇宙中很多東西眼睛根本看不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些人眼看不到的東西才被逐漸地認識。

17世紀中葉以前,人們對空氣和氣體的認識還是模糊的,到了18世紀,通過對燃燒現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們才開始認識到氣體的多樣性和空氣的複雜性。實際上,空氣中包含著多種氣體:78% 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多種氣體的混合物)。

當然,還有很多東西我們看不見,但是的的確確存在——愛、電磁波、風、味道、感覺等等。

我們不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最尖端的科技仍沒有發現宇宙的邊緣在哪裡;人類目前所能發現的最小物質是夸克,但夸克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呢?一道道謎題擺在人的眼前。

宇宙的運行有條不紊,不得不說,這個世界是一個極度精密的創造。宇宙的浩瀚反襯出人類的渺小,所以人不得不承認自身的有限。謙卑的心態,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假設宇宙是無緣無故、偶然就出現的,就意味著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的失敗,才能形成如此穩定的宇宙系統。

而失敗的背後,還是會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才能最終讓宇宙完美地運行,才有讓人類有生存繁衍的可能性。所以說,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並不是偶然形成的。

想像一下,我們站在幾百米高玻璃棧道上時,每個人應該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膽怯。害怕玻璃碎了怎麼辦?山體裂開脫落怎麼辦?

當我們認識玻璃棧道的工程結構,又看到其他人安然無事,就會少一些恐懼,多一些勇氣。

有沒有想過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其實是「懸」在宇宙當中的。這種場景堪比世界上任何一個玻璃棧道,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假如玻璃棧道所依附的山體一旦出現震裂的情況,走在上面的人們將面臨的是什麼?進而想到,當宇宙的平衡被打亂的時候,整個人類將面臨的是什麼?

然而,地球上擁有適合人類的生存環境,與太陽保持著恰當的距離,既不極度寒冷,也不極度炎熱。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白天黑夜交替、春夏秋冬更迭,周期性地孕育著生命。整個世界的人類歷史都在其上上演,這是何等的奇妙!

其實人認識到的,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人自己對宇宙的認知,很多隻停留在猜想階段而已。

除了《聖經》之外,任何書籍或者學說都不能明確地解釋宇宙的形成原因。《聖經》第一句話,開宗明義地講「神創造天地」,這是創造主讓我們明白世界的本源。

神是整個宇宙的奇妙設計師,神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只不過人的眼光習慣定睛於自己居住的地方,不經常仰望星空,因而就不會感到宇宙的奇妙,也不會主動尋求這一切背後的創造主。

除了《聖經》之外,任何書籍或者學說都不能明確地指明宇宙的最終結局。《聖經》最後一章啟示錄,告訴我們現在的世界都會逝去,將來有一個新天新地。

那時,「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啟 6:14)人的生命不能承受世界的巨大變故,將無處躲藏;然而,只有抓住神的應許,我們才能坦然無懼地面對將來要發生的一切。

除了《聖經》之外,任何書籍或者學說都不能準確地揭示人類將來的命運。《聖經》讓我們知道罪惡使人類集體走向滅亡,唯有相信耶穌才能得到永生。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天國近了,我們的世界將不復存在,趕緊悔改吧!認識道成肉身的耶穌,是我們通向新天新地的唯一途徑。

除了《聖經》之外,任何書籍或者學說都不能真正地滿足我們內心的需求。《聖經》是神的話語,是屬靈的糧食,使饑渴慕義的人得到真正飽足。

其實,我們的心靈也有一個「黑洞」,時常感覺空虛無法填滿。耶穌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涌到永生。」(約4:14)

今天,你我成了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這讓我們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然而,宇宙的奧秘不止於此。

特別地盼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夠讓那些還沒有認識神的人有所思考、有所啟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讚美 的精彩文章:

TAG:讚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