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讀博,與其多「訴苦」不如多「吃苦」

讀博,與其多「訴苦」不如多「吃苦」

寫下這個題目,我並非要表達一種道德優越感,作為博士生群體中的一員,我也同樣面臨發表2篇C刊(即人文社科期刊中的南大核心期刊)的壓力。斷斷續續給眾多期刊投稿一年多,沒有收到任何錄用通知,要麼很快被退稿,要麼一直杳無音訊,這種隱隱的焦慮,從入學那天起一直伴隨。

我注意到,《中國青年報》青年之聲3月29日《讀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一文中,受訪的博士生幾乎大都在「訴苦」。其實,現實中身邊也不乏類似的抱怨,「很多教授都做不到,憑什麼讓我們發C刊?」「有些期刊根本不收博士生的文章,第一作者都要教授。」「編輯連看都不看,直接退稿了。」「有期刊投了一年了,沒有任何回復,就這樣拖著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審稿,難道都給『關係稿』留著版面嗎?」……說起發論文,博士生們都有一肚子的苦水,幾乎都對當前的評價標準感到不滿,當然,一些抱怨中也夾雜著個人偏見、情緒化表達。

當下,高校對博士畢業發表C刊論文的要求並未達成一致,少數高校雖然取消了發表C刊的要求,但大部分高校在崗位招聘時依然看重C刊的發表數量,鑒於不少文科博士生就業首選仍然是高校,「C刊發文」終究是無法逃避的「大山」,僅有一篇畢業論文,根本沒有競爭力。

有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博士預計畢業人數是16.9萬人,最後畢業人數是5.8萬人,未正常畢業率高達65.7%,而2016年博士未正常畢業率則是66%。博士擴招,文科C刊版面有限,高校教師職稱晉陞也有發論文的剛需,僧多粥少,水漲船高,在讀博士延期畢業已是常態。

事實上,當前單一的學術評價標準也屢遭學術界詬病。文科的學術成果究竟該如何評價才算完全合理,已背離初衷的評價方式又該如何逆轉,說起來雖然頭頭是道,但實施起來也並不能保證完全「不走樣」。

我以為,即使高校調整「遊戲規則」,採取多元評價方式,也並不代表就會降低標準,任何設定的「杠杠」都會成為部分人的「攔路虎」,大家「混一混」都能樂樂呵呵、輕輕鬆鬆畢業的話,無異於自殺式地「戕害」博士教育質量。

然而,抱怨多了,並不能解決什麼實質問題。平心而論,資源競爭從參加高考時就已經開始了,到了教育金字塔最頂層——博士階段,競爭強烈加劇更是一種必然,優勝劣汰、生存競爭是常理,現實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如願以償。據了解,在歐美一些國家,博士畢業的難度甚至比國內還要大,與國內高校只看結果相比,國外高校更注重過程考核,不僅在讀年限長,淘汰率也很高,這種壓力直接導致很多人根本無法承受。

也要看到,再惡劣的競爭環境,總有人能把「遊戲規則」玩轉在股掌之間,文科專業中,碩士生在C刊發表論文的不是沒有,理工科更不乏「牛人」。當然,這樣的人僅屬少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既不是天資聰穎,也沒有敏銳的學術感知力,要想在學術資源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就只能靠比其他人多「吃苦」,靠加倍努力來補償。

上學期,一位教授在課堂上抱怨,他一個就讀博三的學生回校見他,談及畢業論文進展情況、所提出的問題等,幾乎沒有任何長進,和上次見面差不多,這讓他對這個學生感到失望,離校這段時間根本沒認真看書,延期畢業成定局。

按照一些文科專業的培養安排,第一年前兩個學期修學分上課,第三學期在畢業論文開題後,就開始「放羊」了,有的出國參加項目交流,有的回去兼職,還有的待在學校,大家各忙各的,不會像有的工科那樣,天天還要打卡,在實驗室待著,甚至有「老闆」監督、給導師打工,博士最長修讀年限是7年,文科專業可支配的時間相對寬裕。

其實,每個專業都有按期、延期甚至無法畢業等多種情況,能不能早些畢業,個人專業素養、自我約束力、努力程度、導師的能力和責任心等都是影響因素。困難面前,總有人會放鬆自己、敗下陣來,也總有人對自己嚴格要求、迎難而上。

我認識兩位工科專業的博士朋友,今年都能按期畢業,他們都有家庭和孩子,其中一個還是在職的,平時還要平衡工作和外地讀博的關係,問及小論文發表情況,他們都已發表超出學校要求的數量。當然,專業不同,並不具備可比性,但他們專業的競爭恐怕並不比我們輕鬆多少,發表論文的數量也能說明一個人的努力程度。

「訴苦」算是一種求得關注和心理上的宣洩,然而,他人若沒經歷過,對於讀博的「苦悶」也根本無法真正感同身受。要知道,沒人在乎你背後的努力和痛苦,人們只會關注你成功與否的結局。博士群體中有年輕的,也有中年的,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面對壓力的自我調節能力和方式也不同。作為成年人,既然選擇了讀博,就要做好充分地心理準備,積極面對殘酷競爭,與其多「訴苦」,不如多「吃苦」,早作規劃,努力付出。

胡波(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通過變得多孔,巨型南極海蜘蛛天氣變暖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