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科大團隊發現來自約66億光年外信號

中國科大團隊發現來自約66億光年外信號

中新社合肥4月11日電 (記者 吳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1日消息,該校薛永泉教授等人觀測到一個持續約7小時的獨特X射線輻射信號,這個信號來自約66億光年外。

據介紹,這一發現是藉助美國宇航局錢德拉空間望遠鏡所完成。

研究團隊觀測到的這種以前只存在於理論猜想中的新型X射線信號,據此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了雙中子星併合直接產物可以是磁星。

該成果於4月11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上。

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演化後期發生超新星爆炸以後形成的緻密天體,是宇宙中最為神奇的天體之一,具有超高密度(即核密度,為水密度的上億倍)、超強磁場(為地表磁場的上億倍)等極端物理屬性。

然而,人們對於中子星自身基本屬性的認識還是相對模糊的。雙中子星併合的直接產物除了黑洞之外,是否還可能是中子星,一直以來尚無定論。

有理論預言,如果中子星物態方程足夠硬,則至少應有一些雙中子星併合事件在產生引力波暴的同時,會產生大質量毫秒快轉的極強磁場中子星——毫秒磁星。

薛永泉教授等人在七百萬秒錢德拉南天深場(7MsCDF-S)里發現了一個新型的X射線暫現源(稱為CDF-SXT2,簡稱XT2;其X射線輻射僅持續了約7個小時),其紅移為0.738,即距離我們約66億光年遠。

觀測數據與理論分析顯示,XT2是首例雙中子星併合形成的磁星所驅動的X射線暫現源,證實了雙中子星併合直接產物可以是大質量毫秒磁星,明確了一系列關於中子星物態方程與極高磁場強度等基本物理規則條件,進而深化了對中子星基本屬性的認識,證實了之前的理論預言,為未來的引力波探測和中子星研究帶來新的方向。(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校長陪餐無關權力崇拜
屏幕時間-甚至在睡覺前-對青少年的幸福感幾乎沒有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