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打鼾的你是否該就醫?看這4個標準就明白了……

打鼾的你是否該就醫?看這4個標準就明白了……

最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中,一定有鼾聲。它不僅干擾枕邊人,更讓打鼾者本人睡不好覺。

有人認為打鼾是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現,其實打鼾可能損害健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

什麼樣的鼾聲最危險?如何緩解打鼾?《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院長 魏永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 郭樹彬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 尹國平

自查:你的鼾聲是否該就醫

打鼾俗稱打呼嚕,不同的鼾聲,發生的原因和含義不同,應加以區分。

健康人打鼾多與勞累、枕頭的高度或軟硬度等有關。這些人的鼾聲比較輕微,一般在調整睡姿、好好休息,或換個合適的枕頭後,就能消失。

還有兩種打鼾,也無大礙:

一是單純性打鼾,這類人一晚上都鼾聲如雷,但比較平穩、有規律,中老年人尤為常見;

二是習慣性打鼾,這類人從年輕時就開始打鼾,且鼾聲很大,從不間斷,這種也不需太過擔心。

真正危險的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引起的,它有以下4個特徵:

打鼾程度:比如打鼾聲音特別大,關上門都能聽得到。

疲倦:晚上睡很香,可白天時常會感覺頭暈乏力,很是疲倦,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

呼吸暫停:睡覺時鼾聲突然停止,要過好半天才會聽到「噗」一聲吐出一口氣,有時甚至會因為喘不過氣來,突然被憋醒。

高血壓:是否患過高血壓,或是正在服用治療高血壓的藥物。

如果以上4項中,你有兩個或是兩個以上,說明患睡眠呼吸暫停的風險很高,需要儘快到醫院進行睡眠呼吸監測。

睡眠時,如果從呼吸突然暫停時開始數數,超過10個數(大約10秒鐘)才恢復呼吸,或一個小時內有5次呼吸暫停,就建議去醫院就診。

睡眠呼吸暫停除了讓人休息不好,還會傷害重要器官功能,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

睡眠呼吸暫停有5大危害

1

誘發心血管疾病

睡眠呼吸暫停可引起胸腔負壓增大、慢性間歇低氧等,在此基礎上會出現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液黏度增高和高凝狀態等。

這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出現高血壓、冠心病,增大猝死風險。

2

增大糖尿病風險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無論病程長短,睡眠呼吸暫停都與糖尿病的發生有關。也就是說,這類打鼾者也是糖尿病的高發人群。

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過40%。

3

傷害大腦,引發卒中

目前國際上公認打鼾憋氣是腦血管病獨立的危險因素,可以誘發和加重腦血管病。

睡眠呼吸暫停者,睡覺時發生反覆缺氧,會引起血壓升高,損害腦血管內膜,影響腦血流供應,誘發和加重腦卒中(中風)。

4

引起窒息

睡眠呼吸暫停會影響呼吸,嚴重時可能發生窒息。

5

影響性功能

睡覺時呼吸會反覆暫停,造成身體器官的血液嚴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由於血液到達身體各個器官時不充分,會影響性激素分泌和男性勃起功能。

美國哈佛醫學院睡眠醫學臨床教授大衛·懷特曾表示,每5個打鼾的人中就有1個患有睡眠呼吸暫停,以下3類高危人群尤其應重視:

第一類是男性。

第二類是老人,年齡越大,發病幾率就越高。

第三類是肥胖,如果體重指數大於28,疾病的發生幾率就更大。(體質指數BMI=體重÷(身高)2,其中體重以千克為單位,身高以米為單位)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絕經期後,該病的發生風險明顯增加。

吸煙、酗酒、長期吃安眠藥者,以及有鼻息肉、舌體肥大等上氣道結構異常者,也應注意預防這一疾病。

7個改變幫你緩解打鼾

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與打鼾密切相關,過軟或過硬都不好。建議選擇軟硬適度的枕頭,如蕎麥皮的枕頭、茶葉枕頭;厚度以讓頸椎有支撐為宜,不必太高。

控制體重

肥胖時,脖子會變粗,咽部脂肪增多,容易導致氣道變窄,更易出現打鼾。

一般認為體重指數在18.5~24的人較為正常,超過25的人應及時控制體重。

建議打鼾患者每周5天,每天進行30分鐘的運動,比如健步走、游泳、騎車等,以「心率=170-年齡」的運動強度為宜。

及早發現鼻部問題

鼻部的某些疾病會增大睡眠呼吸暫停的風險,如果總覺得鼻子不通,要及時看醫生以排除隱患。

保持側卧位睡眠

仰卧會令舌頭和下巴壓迫喉嚨後部,使呼吸道變窄,引發打鼾。如果仰卧有打鼾現象,建議換成側卧,或者將整個上半身同時墊高。

睡前喝點水

美國暢銷書《更聰明地入睡》的作者肖恩·史蒂文森認為,乾燥的空氣會刺激鼻子和咽喉的黏膜,引起或加重打鼾。

入睡前補點水,保持卧室空氣濕潤,有助減少打鼾。

鍛煉上呼吸道肌肉

美國費城德雷克塞爾睡眠中心醫療主任喬安妮·蓋希醫學博士認為,吹奏樂器可以鍛煉上呼吸道肌肉,擴張氣道,減小打鼾的幾率。

堅持每天吹口琴,練習唱歌,演奏大號、小號等都有效果。

睡前禁服鎮靜藥物

打鼾患者睡前應禁止服用鎮靜、安眠藥物。因鎮靜劑可降低上呼吸道周圍肌肉的運動,加重對呼吸中樞調節的抑制,增加睡眠呼吸障礙的發生。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食品專家揭開蜂產品的「養生真相」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