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Staking經濟權力本質:PoS礦池的炒冷飯策略

Staking經濟權力本質:PoS礦池的炒冷飯策略

鏈得得註:【大文觀鏈】,是鏈得得App推出的區塊鏈技術分析系列欄目。由鏈得得App獨家作者馬文佩,對區塊鏈、數字貨幣市場中前端技術方案進行應用層講解與熱點事件的技術層分析。每個工作日與大家一同分享「鏈圈技術宅」的那些頭腦日常。

2019年2月初,一家名為Staked.us的初創公司完成了 4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Pantera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 等區塊鏈行業知名的投資機構都參與了投資。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PoS機構提供服務,或者換句話說,PoS礦池。

這也是最近大火的所謂Staking經濟的核心:用戶將手上的代幣交給礦池託管,由礦池來運行節點,而用戶只需要等著礦池的分紅就可以了。

與PoW機制類似,在PoS機制中,用戶可以購買代幣,把這些代幣當作押金放入POS機制中,這樣用戶就有機會產生新塊而得到獎勵。在這個過程當中,出塊權依然是隨機的。和PoW一樣,為了平衡隨機出塊帶來的受益風險,礦工們將代幣集中起來獲取更高的出塊率並進行分紅顯然是有利可圖的。這種PoS礦池並不是什麼新鮮概念,在更早的時候,他們也被稱為「權益池」,而不是所謂的Staking Economy。

值得注意的是,PoS經濟成長動能依靠增發代幣來維持,也就是通脹,礦池獲得的收益均為通脹收益。從這個角度來說,分紅越高的代幣,其通脹率也就越高;因此,號稱百分之百收益率的某代幣,在獲得收益之後總價值甚至可能還不如本金。

另一方面,權益池變得過於受歡迎對於公有鏈項目並不是什麼好事。與PoW不同,PoS代幣還擁有投票權:權益池太過受歡迎意味著投票權的大量集中,甚至達到左右社區發展的程度,去中心化當然無從談起。

從某些角度來看,PoS礦池實際上做的是DPoS超級節點的工作,區別在於DPoS分紅是不能公開的、偷偷摸摸的,而PoS礦池則沒有這個限制;V神曾經撰文痛罵DPoS超級節點的分紅行為:當初這些技術的出現,就是為了去規避、逾越政治體制中的某些無法克服的缺陷。而如今,區塊鏈以及加密貨幣發展至今,人類社會體制中我們所深惡痛絕的舞弊,再次不可避免的在它們的身上重現了。加密貨幣本身就是整個世界的一個縮影。

在熱炒Staking Economy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PoW礦池集中化所產生的威脅: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都有隱形權力結構,兩個系統的區塊鏈中都只有20個不到的挖礦團隊,比特幣和以太坊50%以上的哈希率分別在前四大礦工和前三大礦工手中。這意味著在比特幣系統中,前三大礦工一旦攜起手來,將在系統中佔據50%以上的算力,對比特幣產生毀滅性的影響。而同樣的陰影又籠罩在了所有採用PoS機制的項目上。

當然,面對這種趨勢,項目方也在積極應對。和PoW採取的方式類似,避免礦池所帶來風險的方式也是削減礦池在系統的地位和為礦工提供一種獨立挖礦的可能。目前熱門的PoS礦池項目Cosmos表示,未來可能引入平衡大節點收益機制來促進去中心化;更多項目則選擇降低節點運行的門檻來避免用戶將代幣抵押給礦池。

總的來說,將PoS礦池包裝成Staking Economy依然無法掩蓋礦池對去中心化社區進行破壞的本質,而PoS項目本身的確存在運行節點成本過高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接下來PoS項目發展所必須思考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IBM進軍加密支付,如何直面瑞波和JPM的競爭?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