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我上中學的時候,當時流行一本小說,裡面就有這麼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

從那之後,就經常聽到一些中二的男同學在欺負人的時候說這句話,理由是天地都不仁,我為什麼要對他(被欺負的同學)仁?

這樣理解顯然是望文生義了,違背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會傷心的。在這裡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本意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芻狗

「芻狗」的解釋很簡單,「芻」的本意是割草,也指用來為牲畜的草,引申一下,「芻狗」的意思就是用草紮成的狗。

古人在祭祀的時候,對祭品非常在意,一開始,人們祭祀的物品是「三牲」,也就是豬牛羊。但是普通人連飯都吃不起,怎麼可能用豬牛羊來祭祀呢,於是大家就用狗來代替。再往後,乾脆真狗也不用了,就把草紮成狗的樣子,用來作為祭祀之物。

芻狗做好後,還沒有用於祭祀之前,是非常神聖的存在,大家絕不會輕易褻瀆,連碰有不敢碰,等到祭祀完了,芻狗也沒用了,扔在一旁看都不看一眼,可謂生得輝煌,死得悲涼。

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如果你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那就想像一下花圈的作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原文

但是,如果按照上面的理解,看到「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的時候,就很容易望文生義,理解成聖人沒有仁義之心,把百姓當做狗。甚至認為,孔子提倡仁,老子卻說不仁,這兩位同志是不是死對頭?

這就違背了老子的思想。所以這句話到底該怎麼理解呢,我們先看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橐龠就是風箱的意思,風箱中間是空的,所以是「虛」,人們拉動風箱,只要不停止,它就會發出越來越多的風,所以叫「不屈(jué)」,就是不停止的意思。

這句話翻譯過來是:天地和聖人都一樣,他們是無私的,對待世間萬物,都跟對待芻狗一樣,沒有絲毫偏袒。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風箱,內部是空虛的,但只要你一動就會生出能量,話說得太多,聽得太多,到最後都會歸於窮盡,還不如守住自己的內心,保持平靜。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不仁

這段話的難點在於「不仁」二字。

聖人所講的「仁」,都知道是仁愛、仁義的意思,那麼不仁呢?就是站在仁愛的對立面,就是惡毒嗎?不是的,成年人的思想,不能非黑即白,黑白之間還有一片灰色呢。

仁愛與惡毒之間的灰色地帶,就是既不仁愛,又不惡毒,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不仁」。

咱們普通人,在說到天地、說到聖人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進行道德綁架,覺得他們天生就應該對世間萬物有一種博愛,讓人如沐春風。這是不對的,天地和聖人又不是你媽。

所以這段話中所謂的天地和聖人不仁,是指他們不會幹預製約百姓,而是讓其順應自然規律,自己發展,自力更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無為

我們如果能在前面的解釋中達成一致,就請繼續往下看。

在初中歷史課本中,告訴我們,老子主張的是「無為而治」。這個「無為」,就是「不仁」。

在普通人的理解中,說起無為而治,好像就啥也不用做了。好像很輕鬆的樣子,漢朝文景二帝,可能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君王。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無為而治,是針對百姓而言,就像聖人不仁,也是針對百姓而言,無為就是說,對於老百姓,他們要種田織布,你就讓他們去種田織布,不要妄加干預,如果你非要讓人去砍柴捕魚,這就不對了。

所以你明白了吧?無為,不是啥也不做,而是不瞎比做。

就好比一些父母,明明孩子喜歡學鋼琴,非逼著去學奧數,這樣效果不但不好,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到了青春期,媽的乾脆起義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