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慕課貴在有「硬核」

慕課貴在有「硬核」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慕課大會讓慕課再次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大熱點話題。會上發表了《中國慕課行動宣言》,以五大願景繪就了未來中國慕課的發展藍圖。

慕課藉助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台,以其新型課程及教學模式變革和便捷而廣泛的共享而在世界範圍內迅速風靡。自從慕課在中國走紅後,的確推動著大學課程的深刻變革,重塑著大學生學習生態。慕課正是運用「網」字的絕妙,深度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全新定義了課程的「打開方式」,與課堂講授、小組討論、作業練習等要素統籌起來,推廣在線學習、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抓好課堂、實踐、網路、移動平台等線上線下的綜合陣地優勢。慕課突破時空所限,受眾面廣、傳播力強,並引導學生從課堂的「客人」變成「主人」,突出以學習者為中心,推進教學組織形式、學習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變革創新,蘊藏著巨大的改革動能和創新活力。

其實,這些致力於研究新方法、開發新技術的慕課課程,要做到成為質量有保證的優質課程並非易事。有些藉助發揮團隊(工作室)的研究力量,傾注集體備課的結晶;有些則是精挖細研,不斷抽取到獨到的視角、觀點和洞見,並將其講深、講透、有趣味;有些則要立足生活、緊貼實際、走進場景,令人充分感受到來自身邊的實用知識與現實觸動;有些則要體現出內容的科研水準之高、知識的前沿熱點趨勢之妙,帶來一場學術味十足的探究體驗之旅。

課程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質量是慕課的生命線,叫好又叫座的慕課更可貴的還是在於其歷久彌新的持續生命力,從而達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實效,成為師生心目中的標杆課程。把慕課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作為加快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關鍵一招,促進中國高等教育的變軌超車,就是要不斷落實可量化、可檢測、可評價的具體觀測點。

課程雖算是微觀事物,但它又直接關涉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政府、社會和學校要有大格局、大視野,更新教學理念,對課程創新予以充分支持與保障。高校層面應強化制度落實,跟進實施方案,完善過程性評價,既要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站在學生角度設計課程,又要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重視程度和興趣為切入點做出制度性安排,真正使師生雙方共同構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推行一場教與學齊在場的教學變革。

(作者系天津大學研究生院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12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成長浸透著汗水的味道
慕課打造灣區人才成長「立交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