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今天,我總算已經及時趕到——《千年一嘆》讀後感

今天,我總算已經及時趕到——《千年一嘆》讀後感

  費時兩個多月,斷斷續續的讀完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嘆》,比自己最初預定的時間整整多了一個月,略有遺憾,不是因為寫的不好,而是自己讀書太不用功。

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一個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度通過作者的所看所往所思所想漸漸鮮活起來。跟著一路走來,深深地感受到歷史太沉重、現實好沮喪、和平真的難能可貴……


  漫不經心徜徉在愛琴海、金字塔、耶路撒冷、巴比倫、犍陀羅、泰姬陵、喜馬拉雅的歷史古迹和自然風光中。思緒從最初的新奇,漸漸轉變為驚訝、憤怒、同情、沮喪、感恩。「中東」這個地理符號也從課本上的隻言片語和新聞上的些許報道逐漸立體、豐滿起來。

混亂、無序是我最直觀的感受,除了接近歐洲和中國的幾個國家,大到行政管理、城市規劃,小到衣食住行、行為舉止,都呈現的那麼突兀、怪異、荒誕和頹廢。如同一個古人從遙遠的世界中走來,毫無徵兆的一下子出現在我們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縱然它有迷人的異域風情,千年的歷史文化,但此時卻是衣衫襤褸,滿臉的皺紋和風霜;他極度的貧困又極度羸弱,處處槍炮林列,盜匪橫行。他的身後恐怖主義、宗教衝突、局部戰爭連綿不斷;平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延綿數千年的人類遺存,在黑洞洞的槍口下苟延殘喘、奄奄一息……不僅讓人唏噓不已 ,他們真的和我們生活在同樣的時代嗎?這就是真實的世界嗎?答案是肯定的,答案又是否定的。

我們的「世界」和平祥和、安定有序,充滿活力,他們的「世界」暗潮洶湧、民族仇恨和文化衝突無休無止。


  至為可惜的是,這些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正在整體性的沒落。即使現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拿出來都能追溯幾千年。每一個地方都有大量古迹遺存,無數人文志士、英雄豪傑曾經在這片天地揮斥方遒、馳騁疆場。他們所創造的文明,不管是地域體量還是精神體量都比我們來的更大、來的更久遠。但如今,它們沉沒在歷史的長河裡,有的甚至只能在殘垣斷壁中依稀找尋一點歷史的微光,作者對此萬分惋惜,並試著通過中國文明與他們的對比對它們的消亡給出解答。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除卻地理等因素,再輝煌的過去,再燦爛的文明在持續不斷的戰爭和極端恐怖主義面前,根本就是螳臂擋車,蒼白而無力。再真摯的愛國熱情,民族情懷一旦與宗教極端主義掛上鉤,麻煩便接踵而至。

你想想,希臘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猶太人在這片土地上來來回回折騰了那麼多年,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此消彼長,彼此冷眼凝視又相互廝殺,互不相讓。那麼多年淤積下來的國讎家恨、文化衝殺、宗教隔閡,縱然是流淌萬年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也無法片刻消解。再加上近現代外國強權的干預,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越演越烈,越演越亂,一刻也不消停。身處其中無處可逃的平民,痛苦和無助早已讓他們麻木不仁,在生存面前大腦已經停止了思考,活下去和仇恨早已成為了一切。


  反身回望,突然覺得我們好慶幸,身處這和平的年代,身處這個偉大的國度——中國。正因為有了他,我們才會衣食無憂,生活美滿;正因為有了他,我們才不會被別人肆意欺凌;正因為有了他,我們才有機會獨立的思考、生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正因為有了他,我們才會挺直腰桿,大聲地說出:「我是中國人」。

為此,我們應當永遠心存感恩,加倍珍惜。正如作者在文章結尾寫到:「離別之後才懂了它……。我們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責斥它。它花了幾千年的目光走出了一條路,我們卻常常嘲笑他為何不走另一條。它好不容易在滄海橫流中保住了一份家業、一份名譽、一份尊嚴,我們常常輕率地說保住這些管幹什麼。我們嬌寵張狂,一會兒嫌它皺紋多,一會兒嫌它臉色不好。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的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今天,我總算已經及時趕到。」

由衷的感謝秋雨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世界,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閱讀,不一樣的人文堅守。還請諒解我讀書的不認真,這是我透過您文字觸發的些許感受,未必深刻,但卻很真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讀書和人生的關係
生存在抑鬱的夾縫中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