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期諸侯敢稱「公」,這還要感謝楚國的「膽大妄為」

春秋時期諸侯敢稱「公」,這還要感謝楚國的「膽大妄為」

春秋戰國是中國第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段大分裂時期。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權威。但平王東遷以後,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看到這裡,有些熟悉歷史的人就會奇怪了,春秋時期公的封號極高,周天子一般不分封給諸侯,那為何諸侯中會有這麼多稱「公」的呢?其實這些「公」的稱號都是他們自封的,一方面是因為周王室式微,管不住他們了;一方面則是因為前面還有個更膽大的,楚國國君都稱王了,那我們自稱為「公」,過過癮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說道這個楚國自封為王,就要從楚國的第一任國君開始說了。楚國的第一任國君叫做熊通,當時楚國還是一個蠻荒的小部落,但是熊通這個人雖然能力不怎樣,但是眼光好,看出來商朝已經腐朽,遠遠抵擋不住周朝的進攻了,因此,熊通就早早的投靠了周武王,並且任勞任怨,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也是熊通倒霉,周武王在分封諸侯的時候,剛好把熊通給忘了。熊通左等沒有封號,右等沒有封號,最後一直到死也沒有合上眼睛。一直到了周成王即位的時候,熊通的後代才再等來了機會。

當時周公輔政代表周天子巡遊各地,熊通的子孫熊繹熱情的招待了他,因此,周公回去便向周天子推薦了熊繹,熊繹因此獲得了五十里的封地,並且得到了一個子爵的封號,雖然很小,但足以告慰熊通的在天之靈了,楚國也因此得以建立。

楚國建立後,因為身處蠻荒,並且封地很小,所以很被那些大諸侯看不起,每次去朝拜周天子的時候,都被其他諸侯鄙視。楚國國君也因此破罐子破摔了,既然你們都看不起我那我也不跟你們玩了,回到自己的封地悶著頭開疆拓土,楚國因此擴大了好幾倍。

因此,到了楚國的第六代國君熊渠時,他就向周天子申請提高他的封號。楚國那麼大了,熊渠這個要求按道理說不過分,但是周天子卻把他嚴厲的批評了一頓,熊渠在家越想越氣,就在家直接把自己封為楚武王。

但是中原都忙著打架,就連周天子也沒注意到這裡有個這麼膽大的,等到大家都再反應過來的時候,楚國已經成長成一個龐然大物了,周天子也沒有辦法了,而各個諸侯看到還能這樣玩,因此也都有樣學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周簡史 的精彩文章:

蜀漢走向滅亡,並非劉禪一人之過,天下大勢註定他難有作為

TAG:商周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