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他沒有視力也能完成各種高能挑戰,甚至登頂珠峰

他沒有視力也能完成各種高能挑戰,甚至登頂珠峰

渾濁的河水中,一葉皮划艇正在艱難的前行

這是紀錄片《水的重量》的一幀畫面

/洶湧河水中的皮划艇

片子講述的是主人公Erik Weihenmayer

駕馭皮划艇穿越科羅拉多河的故事

/Erik Weihenmayer(左)

這個片子獲得了2018年班夫山地電影節的綜合大獎

當年的風頭甚至蓋過了今年拿奧斯卡的《Free Solo》

評審團成員說這是部讓所有人都感動的電影

不僅震撼於挑戰多麼驚心動魄

更是最基本的情感的觸動

/《水的重量》海報

究竟是什麼內容如此讓人觸動?

在最前面的就是片子的主人公Erik

眼尖的你應該已經發現了問題

他的眼神有些不對勁

/Eric的眼神沒有聚焦點

是的,Erik13歲時就雙目失明

他根本看不到眼前的東西

包括這滾滾巨浪

/洶湧的河水對於他來說只是漆黑一片

在Eric3歲的時候

他就被診斷為患有「視網膜分層剝離」

這種罕見的眼疾會造成視網膜從瞳孔中央逐漸脫落

最終完全失明

醫生給Eric的預計年限是21年

/小時候實力尚存的Eric

還有一些視力的Eric

在普通學校中辛苦的堅持著

坐在第一排,用特別複印的大字課本

用放大鏡逐字閱讀

用打字機記筆記

/上課時Eric用打字機記筆記

他還特別喜歡玩單車

在家門口用木板撘成斜坡一飛而過

從小就有好動基因

/完全不像視力有問題的孩子

不過在13歲時,Eric完全失去了視力

提前失明的打擊讓他變得叛逆而暴躁

拒絕使用手杖,拒絕學習盲文

每天只與自己的導盲犬待在一起

在失明前,Eric被禁止參與劇烈運動

以防視網膜提前脫落

而現在他已經完全失明了

失去了限制的Eric開始體驗之前早就想玩的事物

他最先選擇了摔跤

在劇烈的對抗中發泄自己的情緒

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

就當Eric在摔跤中逐漸恢復心態的時候

有一個巨大的打擊降臨了

他的母親因車禍去世

「即使失明一千次,和這般悲痛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這次Eric不在是小孩子會不顧一切的宣洩情緒

雖然悲痛,他卻冷靜異常

「上帝會奪去我們生命中最為珍視的東西,

於是我們只得依賴第二重要的勉強過活,

然後,上帝連第二件也會拿走。

我們要學會在不斷失去中存活。

第二年春天,Eric參加了一個盲人培訓

這裡有很多Eric同齡的盲人夥伴

他們互相鼓勵學習

正是在這個期間,Eric學會了用聲音判斷距離

更是第一次接觸了攀岩

/攀岩中的Eric

雖然視力受限

但在攀岩的時候,從手指間傳回的感覺

讓他可以收穫岩壁上的各種信息

/需要用手摸索掛點

沿著線路可以找到凹槽

摸著斷裂的痕迹可以尋找裂縫

他驚奇的發現,自己可以摸著攀岩

他的探險人生,由此開啟

/一路摸索的攀岩

家裡人也很樂於看到Eric走出陰影

他的哥哥和父親經常和他一起出於徒步、登山

走過秘魯的印加古道、塔吉克的帕米爾山脈

喀喇崑崙山脈的Batura冰川

雖然看不見眼前的風景

但他的皮膚他的呼吸都能感受到周邊環境的不同

/沿著繩索徒步在冰川之上

Eric也結識到了更多專業的登山玩家

一起訓練出了只屬於他們的登山方式

在和隊友一起攀登的時候

他跟隨著「叮鈴叮鈴」的聲音

這是隊友登山杖上的鈴鐺在響

用來幫助Eric找對方向

/帶頭的隊友手杖上會綁上鈴鐺

手持兩支特製的登山手杖,這樣即使在冰雪中

他也能準確找到隊友留下的腳印

/用兩個手杖尋著腳印

在接觸學習攀登的過程中

Eric一直都努力做到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他想要的登山不是別人背著他,安排好一切幫他上去

而是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

即使眼前漆黑一片

/隊員也會平等看待Eric

在訓練過程中

即使朋友幫他搭帳篷

他回家後還是會自己摸索著搭起帳篷

/登山練習中全副武裝的Eric

他還學會了繩索打結、雪谷救護和雪崩急救

每天背著60多斤的背包訓練體能

隨著技能和狀態越來越好

Eric和隊友們想到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不如我們去攀登珠峰吧

/登山前,隊友會用Eric的手杖指示一下山頂在哪

盲人挑戰世界最高峰,一開始就受到質疑

許多登山前輩寫信過來

勸Eric放棄計劃

不過他本人和隊友都相信這是可以實現的挑戰

攀登珠峰前要穿越昆布冰瀑

途中有許多冰裂縫,橫梯在風中顫抖

艾瑞克第一次花了13個小時才完成冰瀑穿越

如果是正式登頂,在這裡花費13小時

會嚴重浪費體力,肯定不行

/冰瀑中一些地方需要架設梯子通過

第一次的嘗試打擊了大家的信心

珠峰的難度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先前合作無間的隊友,現在也開始懷疑

帶Eric前來是不是一個錯誤

/Eric通過冰瀑地形

幸好,他有不輕易放棄他的團隊

也有百折不撓的勇氣

經過一次次練習,他漸漸適應環境

將時間縮短到了5小時

在這段適應性的訓練過程中

Eric體重降了20多斤

克服了冰瀑之後,沖頂開始了

在南坡背面,要經過6米幾乎垂直的雪坡

爬上刀刃一般的山脊

艾瑞克調穩呼吸,先用手杖找好腳印

然後小心地將腳慢慢放進去

他早已在黑暗中進行了無數次這樣的練習

一步一步越過了這個難關

在最後的希拉里台階衝刺的時候

面對光滑危險的坡面

他頑強地向上挪著

2001年5月25日上午10點

Eric終於順利完成珠峰攀登,站上了世界之巔

/沒有視力也能登頂珠峰

雖然對於Eric來說

在珠峰上依舊是看慣了的漆黑一片

但有些感受是眼睛看不到的

在下山前,艾瑞克跪在雪地里

從懷中拿出母親的吊墜,親吻之後

將它掛在頂峰的經幡上

母親相信他會過上與眾不同的生活,他做到了

/和隊友登頂之後興奮的Eric

這整段攀登的故事都被改編成了電影《觸摸世界之巔》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裡面有很多細節,讓人驚嘆的生而為人的力量

/電影《觸摸世界之巔》

在攀登珠峰之後,Eric並未止步

成為了首位登頂七大洲最高峰的盲人登山家

當大家以為登頂珠峰會是他一輩子最棒的體驗的時候

但他卻一直提醒著自己

「不要讓登頂珠峰成為你做過的最棒的事情。」

紀錄片《水的重量》的想法應運而生

2014年9月,Eric和失明的海軍退伍軍人Lonnie Bedwell

來到科羅拉多大峽谷

這裡是世界上最驚險的白浪漂流勝地之一

/科羅拉多大峽谷

沿途會有4.5米的波浪、8米的瀑布

和校車大小的漩渦,更有200多個急流奔騰不息

在團隊的語音指引下

兩位盲人划行445千米

完成了科羅拉多河的全程漂流

/兩位盲人的激流皮划艇

和湍急的河水相比

登山簡直可以說是「非常穩定」的戶外活動了

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河水對於盲人來說太難掌控

「你不能走你想走的路線,

路線是河道隨機給的未知路線。」

有一次激烈的漩渦將船牢牢困住

Eric栽進水裡,從駕駛艙里被吸走

他完全不知道哪裡才能上去

周圍的水聲似乎吞沒了一切

Eric完全不知道哪裡才能上去

混亂之中被安全船抓住

/Eric被激流沖入水中

失明帶來的不便顯而易見

黑暗、恐懼、不安

即使成為了最傑出的盲人探險家

滑雪、攀岩、攀冰等戶外運動也都能完成

卻也無法否認這些缺點

他只是儘可能地克服困難,並用其他感官接觸現實

/平日里他還會滑雪

他還創立了「無障礙(No Barsriers)」公益組織

通過組織戶外運動鼓勵殘障人士

「找到自己的內心目標,並為世界做出最大貢獻。」

/幫助更多殘疾人體驗世界

以前,當人們被問及「盲人」的時候

最常想起的人就是海倫·凱勒

而現在有人可以說出Erik Weihenmayer

Eric的故事點燃了許多殘疾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比如加拿大籍尼泊爾人autam

他是第一位登上珠峰的無臂殘疾人

/無臂登上珠峰

比如因為意外失去手臂和雙腿的Kyle Maynard

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登山

「失明並不會使我變得沉默」。

生命並不會因為身體的限制而遜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arborHouseLife 的精彩文章:

TAG:HarborHouse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