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讓學生競賽煥發出更大更新的育人價值

?讓學生競賽煥發出更大更新的育人價值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這份只包含29項全國競賽的「白名單」一經公布,就在中小學生競賽圈和培訓圈中引發了「地震」。這份「白名單」體現了教育部門在堅決維護廣大中小學生教育權益的同時,兼顧維護競賽活動組織者的合法權益,其合法合理合教育性躍然紙上。

出台這份「白名單」的初衷十分清晰明確。按照教育部規定,這份「白名單」每年動態調整一次,「白名單」以外面向中小學生的所謂全國性競賽活動均不合規,教育部將通過調研、巡查、接受舉報等方式強化對競賽活動的監督檢查,對違規舉辦的將嚴肅處理。根據此前教育部頒布的《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就是要堅決治理各類違規競賽活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實際上,規範有序的競賽對學生的成長以及選拔培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和綜合素養的後備拔尖人才,具有一定意義。但是近年來,由於各方面原因,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亂象叢生,出現「尾大不掉」之勢。一些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諸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競賽活動,由於缺乏規範和管理,各類競賽造成了中小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嚴重影響了中小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有的家長出於子女招生升學等功利目的,對各種競賽活動不計成本參加,不惜重金求獎,最終對這些競賽活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教育生態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嚴重違背了競賽的初衷和本來。

此次教育部正式公布面向中小學生全國性競賽活動,可被視為治理各類違規競賽活動的雷霆行動。教育部「白名單」上的競賽分三類:科技創新類、藝術體育類、學科類,其中學科類的賽事全部只面向高中生,可謂真正地「縮水」「瘦身」,與教育部此前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的精神完全一致。其真正目的不僅如此,而是讓各類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回歸本位,回到本來,發揮競賽的綜合育人功能,杜絕把競賽僅僅當作招生入學的「敲門磚」「入場券」。

治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不能把眼光停留在入選的競賽活動數量多少、類別變化等方面,而是要深入考慮競賽對於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的意義,認真考慮競賽對於教育綜合改革的深遠意義所在。不僅沒有入圍競賽活動企事業單位和機構要深入反思,即使歷經多道門檻最終得以入選的競賽組織單位,同樣要引以為戒,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質量觀,扭轉不科學的價值導向,在更好地發揮競賽的育人功能上下足功夫。

規範和治理學生競賽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建設、創新管理手段。要引導競賽組織者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改進和完善競賽行為,規範科學有序高質量地開展競賽活動,促使競賽活動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更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給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和時代新人們撐起一片藍天。(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 陳如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首個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文件正式出台
慕課「網紅」翁愷:用在線「金課」撬動課堂改革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