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難怪他的竹子畫得這麼好,原來有個小秘密!

難怪他的竹子畫得這麼好,原來有個小秘密!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繪畫深受沈周、陳淳、徐渭、石濤、朱耷等人的影響,注重個性發揮,善於運用水墨寫意技法寫出物象的形神,抒發情感,把傳統的寫意花鳥畫發展到新的高度。

為什麼他的竹子畫得這麼好?他曾說:「畫竹意在筆先,用墨干淡併兼」(題《竹圖》);「不拘古法,不執己見,惟在活而已矣。」(題《竹石圖》);「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亢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題《竹石圖軸》)。「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虛心竹有派頭葉,傲霜梅無兩百枝」,他以自然為師,在《題雨後新笙圖屏風》中寫道:「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笙初放,綠蔭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冬冬作小鼓聲。於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可。

畫得的竹子體貌疏朗、筆力瘦勁,自有一番超凡脫俗的風格,時稱「鄭竹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又稱之為「文湖州竹派」。

他的竹子畫得這麼好! 原來是這個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書畫 的精彩文章:

工筆人物《空間系列4》步驟解析
山水畫構圖圖例詳解(五)

TAG:一點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