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香港掀起科創潮:給年輕人一個向上流動的機會

香港掀起科創潮:給年輕人一個向上流動的機會

劃重點:

近些年,在互聯網創業席捲祖國大江南北的勢頭之下,香港 " 蠢蠢欲動 ",試圖在傳統金融、地產等支柱產業之外,拓展新的增長動力。這個新動力就是科創企業。

" 這幾年香港的共享空間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幾家大型地產商的支持下,令創業者可以低於市場水平的價格,租用辦公場所。相較於 5 年前,香港現在的創業成本明顯降低。"

香港創業的大環境正在轉好。但與內地不少初創企業,善於利用內地天然的單一市場,憑藉顛覆商業模式勝出不同,香港會更加側重高壁壘的技術與研發,走出一條香港特色的科創之路。

2019 年 2 月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提出在大灣區範圍內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對於還在摸索科創之路的香港來說,這是一劑強心針。在未來,香港或許有機會孕育更多的大疆與商湯。

香港創業的星星之火已經點燃。

近 5 年來,在互聯網創業席捲祖國大江南北的勢頭之下,香港同樣 " 蠢蠢欲動 ",試圖在傳統金融、地產等支柱產業之外,拓展新的增長動力。

這個新動力就是科創企業。

一場自上而下的創業潮正在香港進行,政府引導,地產商、大公司、大基金一呼百應。

香港老牌的地產公司新世界、新鴻基、信和等,為創業者們提供價格低廉的共享辦公空間。紅杉資本中國參與的香港 X 基金已經是挖掘香港創業公司的資本推手。

如今,香港創業氣氛漸濃。

2019 年 1 月初,香港投資推廣署發布數據,截至 2018 年底,香港初創公司數目達 2625 家,同比增長 18%,這些公司業務涵蓋金融科技、電子商貿、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科技等諸多領域,其中逾三分之一的創始人來自香港以外地區。

2019 年 2 月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為香港,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科創企業,帶來了新的政策支持。

香港開始期待,這座城市可以孕育更多的大疆與商湯。

給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

陳冠華是近幾年香港創業潮的親歷者、見證者和推動者。

1996 年,陳冠華結束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後研究之後,成為香港大學化學系的一名老師。當時的香港,還是一個地區性金融中心,香港的大學在基礎研究領域,尚無今日之地位。

目睹了香港過去 20 多年的發展軌跡,陳冠華對騰訊《稜鏡》說,變化出現在香港回歸後,大批人才湧入香港,一些人加入金融業,他們與香港本地的、國外的人才和資本相結合,將香港逐漸變成現在的國際金融中心。

還有一些人,加入香港的大學,推動了香港基礎研究水平。

" 這兩撥人才的結合對香港的科創很有利,就像香港 X 科技創業平台一樣,任何創業都是人才和資金的結合。" 陳冠華說,香港不缺這兩項核心資源。

2013 年,先後擔任過中華網、Gigamedia 兩家知名公司 CEO 的禤文浩回到香港,創辦兒童編程教育機構朗琦科技公司。

" 創業之初,當時香港的創業氛圍不是很好,創業門檻很高,租金貴,而且政府對中小企業支持並不多。" 禤文浩創業期間沒拿過政府補貼," 我相信市場的力量,如果一家企業從開始就靠政府資助,那麼生命力不會太強。"

香港的創業環境明顯轉好,發生於過去 5 年間。

香港政府意識到,在蓬勃發展的金融、地產、貿易以及旅遊等傳統產業之外,需要挖掘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在令經濟結構更加多元的同時,也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

2017 年,林鄭月娥就任香港特首,明確支持香港科創企業發展是她上任後的施政重點之一。

在不少公開場合,林鄭月娥一再強調政府推動創科企業發展的決心。兩年多來,香港政府陸續出台系列措施,包括增加對香港數碼港、科學院的資金支持,撥款 200 億港元以增強香港大學的科研實力,等等。

港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給了市場和創業者以信心。

香港的創業機遇出現了,那些滿懷夢想的香港創業者需要支持。2015 年底,陳冠華和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琢磨著成立一個支持香港科創的平台。

那時,李澤湘的學生汪韜創辦的大疆已經坐穩全球無人機第一的位置。

陳、李兩人找到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約在香港西環的湘菜館書香門第的二樓碰面。" 在香港搞這個創業平台能不能行?我們跟沈南鵬吃第一頓飯的時候,他就覺得這是好事情,應該做。" 陳冠華說。

半年過後,2016 年 7 月,陳冠華、李澤湘,以及紅杉資本、光大控股、歌斐資產管理等公司,聯合發起香港 X 科技創業平台。香港 X 的關注重點是那些香港早期科創企業,特別是關注從高校走出來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

" 我們給平台取名香港 X,X 代表著未來、無限和想像力。" 沈南鵬在香港 X 的成立儀式上說。

2016 年底,香港 X 基金第一期募資完成,規模 3 億港元。陳冠華和李澤湘擔任普通合伙人,紅杉資本、光大控股以及歌斐資產管理等公司是有限合伙人,一同投資的還有諸多香港的大學教授。

過去兩年多時間,陳冠華和團隊考察了 2000 多個項目,投資了其中 30 個項目。這些項目不少是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走出來的。

" 比如香港 X 基金在微電子領域投資的個別公司,估值已經是投資時的五六倍,雖然有 3 家公司接近倒閉,但也比預想的好。" 現在陳冠華逢人就會講,香港目前是最適合華人創業的地方," 這裡有高端的人才,很強的技術積累,而且比很多地方更加學院派。"

來自大地產商的反哺

在香港,如果辦公場所租金可以壓縮,創業成本將大大降低。

" 這幾年香港的共享空間越來越多,其間少不了大地產商的支持,創業者可以低廉的價格租到辦公場所。可以說,香港現在的創業成本跟以前相比已經不高了。" 陳冠華說。

香港 X 同樣是受益者,新鴻基、信和集團分別在觀塘和佐敦,給香港 X 免費提供共享空間,透過香港 X,再免費提供給投資的創業公司使用。

觀塘是位於香港九龍東側的一個區域。時間退回上世紀 60 年代,林立的大廈中藏著一家家工廠,它們開啟了香港曾經的工業時代。

自上世紀 90 年代起,香港工廠大批前往內地,觀塘的工業大廈逐漸空置。昔日的工業區自此衰落,陳舊、腐朽,成了觀塘給人的直觀印象。香港政府統計數據顯示,觀塘多年來 " 蟬聯 " 香港最貧窮的區。

2010 年開始,香港政府啟動重塑觀塘計劃,希望透過改善基建,將陳舊的工業區,打造成九龍東部的商業中心。那些坐落在觀塘的工業大廈,不少被 " 活化 ",由工業大廈蛻變成商業大廈或辦公樓。

2013 年,鵬里資產以 9.8 億港元購入建大工業大廈,再斥資 1.7 億港元將其活化成寫字樓,並將這棟建築命名為 KOHO,意為 Kowloon Head Office。

KOHO 是觀塘首棟活化成功的工業大廈,具有標誌性意義。

次年,香港四大房地產商之一的新世界發展,斥資 16 億港元購入 KOHO。如今,這棟 12 層的建築聚集了不少創業公司,新世界旗下的創業加速器 Eureka Nova 和騰訊在香港的首個 WeStart 眾創空間都位於這間大廈。

在觀塘工業大廈開啟活化的同時,香港政府加大力度鼓勵青年人創業。

2017 年,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為青年創業及藝術家提供工作空間,並推出 " 青年共享空間計劃 ", 將已活化的工廈空間,以不超過市場價一半的優惠租金,租給青年創業家或者藝術工作者。

在香港政府的號召下,包括新鴻基地產、信和集團、英皇集團等公司在內的 10 家公司,首批參與支持,將旗下的辦公空間租給創業者。

由於觀塘工業大廈最為密集,空間大、租金低,上述大公司旗下的 10 個共享空間,6 家位於觀塘。他們的示範作用,吸引更多的眾創空間湧入觀塘。如今走在觀塘的大街小巷中,不時會看到著裝 " 科技 " 的年輕人。

觀塘之外,香港的其他區域在過去幾年,也湧現出大量眾創空間。

例如,位於新界的香港科學院和位於香港南區的數碼港,是香港政府政策引導下的科創機構和平台,由政府提供資金,為創業者提供包括工作空間在內的一系列支持。

發源於美國紐約的 WeWork,自 2016 年在香港銅鑼灣建立首個空間之後,至今已經在香港設立 9 個空間。

由萬科前高管毛大慶創立,紅杉資本、真格基金等機構投資的優客工場,也於 2018 年初進入香港。

期盼更多的大疆與商湯

時光倒退到 2016 年底,時任香港特首的梁振英在出席科學院擴建動土儀式上講到,彼時香港約有 1600 家初創企業,僅有 40 多個孵化器和共用工作空間。

Alan Chan 在 2017 年底與朋友創辦了精準營銷公司 Easychat,這是他的第三次創業。

他對《稜鏡》說,香港目前有超過 300 個共享工作空間,他選擇入駐位於觀塘的騰訊 WeStart 眾創空間。

WeStart 眾創空間自 2018 年 8 月正式開業,至今已有來自 8 個國家的 70 家初創公司入駐。

騰訊 WeStart 眾創空間總經理尹穎儀對《稜鏡》表示,這些入駐初創企業不少是看重騰訊的網路效應,例如一些公司想了解海外市場,或者一些海外公司想了解中國市場,都希望能夠藉助騰訊香港的眾創空間,獲得支持。

" 這裡租金平,氣氛也好。而且,對創業者來說,人脈真的好重要,在這裡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認識大公司的機會也多些。資金方面如果有需要,空間也可以幫忙。"Alan Chan 對《稜鏡》說。

對 Alan Chan 和 Easychat 來說,2 月 27 日是一個讓他們獲得人脈與資源的好契機。

當天晚上,300 多人聚集在 KOHO 6 樓的騰訊 WeStart 眾創空間里。6 家公司依次上台介紹各自的項目,18 家公司設置攤位,展示其產品。

前來聆聽的觀眾多是大企業高管,有的是投資部門的負責人,有的是業務部門的負責人,他們希望藉此可以挖掘合作或者投資的初創公司。

2 月 27 日的活動過後,兩三位大企業高管接觸了 Alan Chan,他們對 Easychat 的產品產生興趣,希望接洽後續合作機會。

不只是騰訊,香港本地大型公司同樣在關注初創企業,對此,SnapPop 的聯合創始人 Leo Lau 深有體會。

至今創立三年的 SnapPop,是一個基於增強現實和圖像識別的商品推廣平台,該公司於 2017 年入選新世界發展發起的 Eureka Nova 孵化器項目第一期。

Eureka Nova 孵化器項目由新世界發展副主席鄭志剛發起,初衷是為了發掘智慧零售行業的初創企業。入選的企業可以免費使用 Eureka Nova 在 KOHO 9 樓的共享工作空間。此外,Eureka Nova 每周舉辦工作坊,向這些創始人們提供金融、法律及設計等方面的培訓。

Leo Lau 說,之所以能夠入選 Eureka Nova,是因為 SnapPop 的服務可以用於新世界集團旗下的一些業務。

例如,漫步在位於香港尖沙咀海濱的星光大道,打開 SnapPop 的手機應用,對準明星的雕像,手機屏幕上立刻會彈出明星的虛擬動畫,與其合照、互動皆可。

" 星光大道是新世界發展負責翻新的,所以這個項目的合作機會也是由他們介紹的。"Leo Lau 說," 入選 Eureka Nova 之後,SnapPop 知名度提高了。"

2017 年 9 月至今,SnapPop 先後與不同機構合作了 30 多個項目,其中大多數由新世界幫忙介紹。

與剛起步的創業者不同,禤文浩創辦的朗琦科技公司經過 5 年多的發展,已經是香港最大的兒童編程教育機構。如今,他正規劃著走出香港,擁抱更大的舞台,這是香港初創企業開拓市場的重要路徑。

內地不少初創企業善於利用內地天然的單一市場,以顛覆商業模式勝出。香港的創業者同樣需要內地市場,但他們希望憑藉本地高校的科研實力,打造更高壁壘的技術與研發能力。

"堅決不投那些只做商業模式創新的公司。過去幾年,香港 X 基金幫助的都是有核心技術的初創企業,有了技術壁壘,還要找到市場。" 陳冠華說。

創業之路九死一生。

對香港初創企業來說,技術與市場,如能兼而有之,或可走得更遠。全球無人機霸主大疆、入選美國時代周刊 2018 年最佳發明的 Lumos 智能頭盔、癌症早期檢測公司 Cirina、人臉識別公司商湯科技,莫不如此。

這些誕生於香港的獨角獸公司,已是香港發展科創之路的註解。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細則》政策支持下,香港創業的星星之火或許可以燎原。

來源:虎嗅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魯大師即將正式登陸港交所跑分軟體的下半場應該如何玩?
Jaunt VR創始人Arthur van Hoff加入蘋果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