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為劉邦發小,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尉,為何選擇逃亡匈奴?

此人為劉邦發小,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尉,為何選擇逃亡匈奴?

很多喜歡劉邦的朋友肯定對一個人不陌生,他的名字叫做盧綰。自漢高祖劍斬白蛇起家以來,跟著劉邦打天下的各家元老都得到了或大或小的獎賞。其中封王封侯者不在少數,要知道能得到劉邦青睞獲得自己的封地,除了劉姓自家人外,還有極少數異姓王侯,盧綰就是其中一位。

盧綰和劉邦是年少的好友,而且盧劉兩家是世交,更巧合的是,盧綰和劉邦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這彷彿是老天事先安排好的。在封建社會,古人習慣把這些巧合歸為天象,特別是在劉邦稱帝後,盧綰這個人就更加特殊了。

當劉邦還是混混,每次犯事被仇家追殺的時候,他都習慣性地往盧綰家裡跑,而盧綰也樂意幫助劉邦躲避風險。在劉邦當上亭長,認識大才蕭何,曹參之後,他也沒有冷落自己的故人,當時的盧綰仍跟著劉邦混風生水起。兩人感情基礎愈發深厚,以至於後來劉邦賞盧綰太尉一職。

太尉是先秦時期設立的官職,主要責任是掌管軍隊。秦始皇心中沒有真正信任的人,因此在秦朝也就沒有實實在在能掌握兵權的太尉候選者。到了漢朝成立後,盧綰是大漢的第一個太尉,也是中國的第一個太尉,此人平日里只跟著劉邦侍奉左右,毫無打仗經驗。劉邦能將這種威脅帝位的重大權力交由盧綰,可想而知兩人關係如何。

盧綰被封為長安侯,長安就是以前秦朝的首都咸陽,也是後來大漢的都城,劉邦在給盧綰封侯時直接將這塊土地交給了他。劉邦當皇帝後開始集中權力,在最初的七位異姓王中,除了燕王盧綰和長沙王吳苪外,其餘五人都沒有好下場。其他王侯的死讓盧綰感到十分害怕,但自始至終劉邦都沒有對這位老友下手。

十幾年後劉邦撒手人寰,朝中權力被呂后握在手中,呂后的本事讓盧綰很忌憚,他清楚的明白早年劉邦對舊臣痛下殺手離不開呂后的枕邊風,後者曾經一定向劉邦建議過誅殺自己。如今老皇帝不在,能威脅太子皇位的也就是有外戚和異姓王,如果繼續呆在中原,難保某一天不會腦袋落地,因此在劉邦去世後不久,盧綰就帶著全家逃到了匈奴生活,因為頗具才幹,還被匈奴汗封為東胡王,也算是善終。(四月,高祖崩,盧綰遂將其眾亡入匈奴,匈奴以為東胡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清明節的起源有四種,流傳的是那種眾說紛紜,有一種來自寒食節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