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會33種方言,報紙拿倒,他可以用另一種語言讀出來

他會33種方言,報紙拿倒,他可以用另一種語言讀出來

今天我們來講講曠世奇才趙元任,此人的博學程度令人嘆為觀止,他身上的頭銜特別多,比如:數學家、翻譯家、哲學家、邏輯學家、音樂家、語言學家等等,用文理兼精、學貫中西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趙元任是著名詩人趙翼的後人,1923年生人,他有極高極高的語言天賦,從小就喜歡學別人說話,學會了全國各地共33種方言,15歲時他考入了江南高等學堂,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吃飯,趙元任用8種方言跟大家聊天。

1910年,趙元任參加了清華留美庚款生考試,趙元任一舉考了第二名,而同批考取的還有排名55的胡適、竺可楨等人。到了美國康奈爾大學後,趙元任主修數學,同時還選修了語言學、邏輯學、哲學、物理學等課程,他的數學課程得了兩個100分、一個98分,保持了該大學的最高記錄。大學還沒有畢業,趙元任又獲得了申請數學或哲學研究生的資格,數學系畢業的他又成了哲學研究生。

研究生期間,他又對語言學和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後來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還創作了大量傳世名曲,比如《教我如何不想她》》、《廈門大學校歌》等。26歲博士畢業後,他在康奈爾大學當老師,而他教的課程既不是數學、又不是哲學,而是物理。

後來,趙元任回清華任教,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並稱為「清華四大導師」,他一人教7門課,分別為數學、物理、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現代方言、中國樂譜樂調和西洋音樂欣賞,稱得上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全才、通才了,他可以隨手拿一份德語報紙,倒著看,用西班牙語念出來。

趙元任文理兼修、學貫中西,但取得最高成就的領域是語言學領域,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他十分擅長寫「同音文」,意思是一篇文章,通篇一個音、四個調,最著名的一篇就是95個字的《施氏食獅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5塊錢買來的贗品文物,此人花3個億買下,還足足等了5年

TAG:圖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