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強烈安利這檔香港綜藝,豆瓣9.6都給低了

強烈安利這檔香港綜藝,豆瓣9.6都給低了

昨天,魚叔的朋友圈都在緬懷王小波。

卻沒幾個人知道,4月11日其實也是世界帕金森日

可見,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注度,還遠遠不夠。

今天,一則熱搜讓魚叔突然焦慮:

養老金結餘將在2035年耗盡。

這給全社會敲了個警鐘:中國老齡化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了。

人們總是樂於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卻避而不談衰老與死亡。

然而衰老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的。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躲不開的問題。

所以在今天這樣一個日子,魚叔想和大家討論一下「衰老」——

《長命百二歲》

我們常在祝福別人時說:

長命百歲。

而長命百二歲,更是好上加好。

在東方傳統觀念里,長壽一直是有福氣的象徵,人活得越久越好。

可問題在於,現實是否真的這麼美好?

對於老人來說,長壽,到底是幸福,還是詛咒?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香港 TVB 製作了這檔名為《長命百二歲》的節目。

豆瓣評分 9.6,80% 的觀眾給出五星滿分,可惜知道的人實在太少了。

全片一共 10 集,走訪了台灣、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和地區,考察了 20 多家養老機構,全面又具體地記錄了亞洲老人的老年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對「老年人」的定義是:

60周歲以上的人群

但這只是個抽象的數字,其實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無法真正理解什麼叫「衰老」。

衰老意味著,你的四肢逐漸僵硬、甚至難以動彈,每一個簡單的動作都需要耗費極大的力氣,甚至伴隨著疼痛;

你無力咀嚼食物,視線也變得模糊。

台灣某養老機構,為了讓青年人切身體驗老人生活,組織了一場「不能自理體驗會」

體驗者將穿上放有模擬排泄物的紙尿褲;

被捆住手腳坐在輪椅上,一動不動靜坐三個小時;

同時還要戴上眼罩,體驗視力變差的感覺。

與此同時,還會有工作人員時不時推動他們的輪椅移動,如同老人常常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被搬運騰挪。

有的人僅在體驗開始半小時後,就宣告放棄,因為實在太難受了;

有的人捱到了體驗結束(三小時),卻在摘下眼罩的一刻就開始哭

那是種難以名狀的恐懼。

有太多人總是輕而易舉地說,我們會從自己的角度體諒別人,我們能理解你,我們能體諒你,我們能知道你的痛苦。

不,我們不知道。

我們根本不知道老人在晚年的那種痛苦、無助和彷徨。

直到置身於那個狀態之下,才會清楚過去的自己是多麼狂妄、冷漠且無知。

對年輕的體驗者來說,這只是一次模擬,結束後又可以重新感受生命的美好;

但對於老人來說,這卻是永遠無法逃脫的體罰,如同被判了無期徒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說著容易,做著難。

而且只有在體驗之後才會理解,有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做出往牆上塗屎,甚至吃大便這些行為,並非「失智」、「痴呆」;

而是因為他們排泄在紙尿褲里,過於難受,就想要抓出來,手上沾到之後便習慣性地想要抹下去。

又因為有時候上一秒的動作在下一秒就忘記了,手上沾著莫名的東西,只好嘗一嘗一探究竟。

老人的「異常行為」,是有其中邏輯的。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不要用紙尿褲,而是讓他們去廁所排泄。

所以真正的照顧不是把屎把尿,而是他失去了什麼,我們就幫他找回來。

通過鍛煉和學習,來恢復老人們的自理能力。

但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專業的護理知識,對絕大多數的晚輩來說,是很難做到的。

更普遍的情況是,子女忙於工作而把老人丟在家裡。

老人行動有些不便了就索性讓他們卧床不起,老人神志有些模糊了就直接把他們關在家裡不讓出門。

但這樣的消極應對,只會進一步拖垮老人本就羸弱的身體,加速剝奪老人的自理能力,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此時,專業的養老院/療養院才是更好的選擇。

但就像魚叔長期被灌輸的一個觀念是,把父母送養老院是不孝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養老院是另一種形式的監獄,裡面充斥著各種殘暴、無德的護理員。

但養老院本身是沒錯的,反而是最積極有效的養老方案。

既可以提供專業的護理、適合老年人生活的基礎設備,又提供了一個相對開闊、自由的社交空間。

問題在於,國內以及相當多的醫療建設不夠完善的國家和地區,目前都缺乏規範、優質的養老服務機構。

在這一點上,台灣地區就做得非常好

在台灣最大的養老中心,有撞球廳、K歌房、棋牌室、網吧、美容院、理髮廳,甚至還有佛堂,各種設施一應俱全。

這裡的老人們生活得相當體面。

不僅吃住得到精心照料,更有各類豐富的文體活動,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發展。

裡面的一個值得玩味的人性化細節。

就是這裡的活動雖然豐富多樣,但從不舉辦比賽。

因為他們不鼓勵老人為了贏,勉強自己,而必須是按照他們任何合適、恰當的方式與程度獲得樂趣。

在這裡,自己活得開心,就是最大的贏。

當然了,檸檬精們也要酸了,這樣的療養院肯定不便宜。

確實,這裡的兩室一廳月租摺合人民幣近 8 千,並且入住前就要交 6 萬多保證金。

同時還有入住難的問題,有傳聞說,想要入住這家養老院,得排隊80年。

不過,就算不能進入這家,很多地方小型療養院的關懷服務,同樣做得非常人性化。

台灣地區的養老服務體系在全世界都是靠前的。

還有很多針對不去療養院,住在家裡的老人的服務:

「爺奶秘書」,即通過視頻通話陪老人聊天解悶的陪聊員;

而且考慮周到的是,為了避免一方老伴會吃醋,一般是建議兩位老人共同參與聊天。

有隨時上門提供的社區醫生;

甚至還有上門洗澡師

很讓魚叔觸動的是,這些服務都非常人性化。

就拿洗澡師來說,上門洗澡的要求是不能戴手套。

「你給新生嬰兒洗澡一定不會戴膠皮手套,那麼為什麼給老人家洗澡就要戴呢?

是啊,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對老人的容忍度實在是太低了。

初生的小嬰兒,拉屎撒尿都是可愛的,為人父母笑一笑就趕緊收拾;

若換做老人,多少為人子女卻是眉頭緊皺,難掩嫌惡之情。

正因為這種觀念的存在,才讓更多的人怕老,嫌老,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喪失自信。

甚至有時候收拾打扮一下,反而可能遭到子女的嘲笑和譏諷:

哎喲,您老都一大把年紀了,誰看你啊,別折騰了!

難道老人就不配擁有美了嗎?荒唐!

一個人的魅力與年齡是無關的。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英美劇中看到皺紋滿面,但依然打扮精緻的老紳士;

可以在日劇中,看到白髮蒼蒼但依然可愛陽光如少女的小老太太。

尤其是在重視外表的韓國,近年來還有一項產業欣欣向榮——「孝道整容

即子女送父母整容,使老人保持外表年輕,心態快樂,以表孝心。

對此,不少整容醫院還推出了針對老年人的優惠,甚至還有父母子女同行的「孝道整形優惠」。

魚叔猜得到大概又會有杠精跳出來說,一把年紀了還搞這些虛的。

不好意思,人家期望怎樣過一生用不著閑雜人等瞎嗶嗶,反正肯定過得比某些鍵盤俠充實快樂有意義就對了。

同樣愛美的,還有日本女人們。

在日本,有一種選美比賽叫做「魔女大賽」,參賽年齡下限是35歲,上不封頂,因此,有很多媽媽奶奶前來參賽。

之前的日本女性很怕公開年紀;

而現在,很多女性在外表上完全看不出真實年齡,這讓她們反而更願意公開年紀,分享保持年輕的秘訣了。

這也是享受衰老的一種好辦法。

除了保養,化妝也是女人的一大樂趣。

日本如今就興起了老年人化妝培訓產業。

起初,很多女性的主要訴求是通過化妝遮住皺紋,可這是欲蓋彌彰的。

其實在老年人化妝的正確思路中,重點不是皺紋,而是是五官中漂亮的地方——

強調漂亮的眼睛和嘴唇,皺紋就讓它存在好了。

因為「有時覺得自己差的地方,在別人的眼中,恰巧是魅力所在」。

皺紋又有何不可呢?

不只是該看淡皺紋,我們更該做到的其實是看淡衰老。

前幾天樊建川有條微博寫得很好——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你不要躲,不要怕,不要太關注,不要太在意,順著走就好了。

評論區里,有人祝老人家「長命百歲」,網友們糾正起來,老人再過十年就百歲了,應該祝福她「壽比南山」。

確實,隨著人均壽命的逐年增長,「長命百歲」並非難事,就算有天人類能活到兩百歲,似乎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決定幸福與否的,絕不是抽象的數字,而是具體的生活方式。

所以相比長命百歲、壽比南山,魚叔更願祝福,您老安康如意,事事順心。

紀錄片中,就有一位百歲老人Amy

她是養老院里的電台紅人,平時有自己的節目,專門負責幫老姐妹們解決各種問題。

比如聽眾問她,「我的兒子有相思病,該怎麼辦啊?」

她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把女孩褲頭帶拿來煮水喝就好啦!」

她最愛唱《鳳陽花鼓》,脖子伸長,嗓音嘹亮——

結伴遊玩去,綠柳添新翠,處處添春意,家家添喜氣」。

記者問她:

「你101歲了,你想活到多少歲呀?」

老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現在就好想上天堂」。

說完就大笑起來說自己,「腳痛,這裡那裡都痛,眼睛看不清,朋友全死掉了,活著幹什麼啊!」

2017年11月,Amy「移民」去了天堂。

她走的很安詳,晚年留給世人的不是痛苦與哀怨,而是樂觀面對世界的歡笑與勇敢。

是呀,老了沒什麼不好的。

結識老夥伴,學習新東西,化妝跳舞唱唱歌,在這個時代,人生的後半段越來越長,其實魚叔覺得這是上帝的美意——

黃昏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候,而紅葉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邁入後半程的人生,其實也正是閃著光的新開始。

就這樣無懼無畏地迎接衰老吧,不要怕,不要躲,不要太關注。

走哇,結伴遊玩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妞妞媽:我又不是第一次打孩子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