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背圖精解第19象

推背圖精解第19象

第十九象 壬午 賁

1、解圖

第十九象之圖,一座四柱亭子,前面有一片網眼籬笆,亭內無人,含有讖頌之意。

四柱亭子表示殿墀、朝堂。亭內無人,表示宋神宗不安分,不喜清靜無為,不願老實守成、安坐朝堂,而是實行變法,斂財養軍,擅動兵戈。亭子前面的一片網眼籬笆,表示宋國的邊界、屏障。

網眼籬笆不在亭子的西北,而只在東南一帶,表示宋國的西北屏障成空。靈州、永樂之役,官軍死傷達六十萬人,損失錢粟銀絹不可勝計,百姓在西北流離失所,宋國的西北屏障成空。

2、解讖

眾人嚚嚚,盡入其室:嚚嚚:指愚蠢而頑固。神宗以「成戎捷」為其志向,沒有明習庶政,即欲改變成法,以此求賢,所得之人都是愚蠢而頑固者,因為當時執政雖然有才,但並未深入實際了解民情,都是空頭理論家。愚蠢而頑固者登堂入室,進入行政中樞以實行變法,使庶民困苦,而神宗不自知。

百萬雄師,頭上一石: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實行保馬法、保甲法等新法,又裁減軍隊冗員冗費,百萬雄師俯首聽命,都遵法而變。百萬雄師遵法而變,是變強了還是變弱了呢?這要經過實戰的檢驗才能知道。但靈州之役和永樂之役的殘酷現實,徹底粉碎了神宗「成戎捷」的夢想,將其定格為「不武姿」,所以神宗涕泣悲憤,不吃飯,早朝對輔臣痛哭。

3、解頌

朝用奇謀夕喪師,人民西北盡流離:朝,指神宗即位之初;夕,指神宗統治之末。熙寧元年(1068年),建昌軍司理參軍王韶詣闕上《平戎策》三篇。神宗一見大奇,召王韶詢問方略,認為其言論適用,遂加甄擢,以王韶管句秦鳳經略司機宜文字。隨後用兵西夏,取得了一些戰果,共得西夏葭蘆、吳保、義合、米脂、浮圖、塞門六堡。此即:朝用奇謀。

元豐四年(1081年)七月,神宗兵發五路,進攻西夏靈州,大敗。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永樂之役,宋師又大敗。此即:夕喪師。

靈州、永樂之役,官軍、熟羌、義保死傷達六十萬人,錢粟銀絹以萬數者不可勝計,百姓在西北流離失所,所以說:人民西北盡流離。

韶華雖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王韶詣闕所上的《平戎策》三篇雖然寫得很好,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元豐四年(1081年)六月廿四日,洪州知州、觀文殿學士王韶癰疽發於背而卒,卒於靈州之戰前夕,令人惋惜。神宗輟朝,贈王韶金紫光祿大夫。此即:韶華雖好春光老。

王韶卒後,宋夏靈州之戰和永樂之戰,以宋師大敗告終,神宗涕泣悲憤,對輔臣痛哭,後悔莫及。神宗始知邊臣不足任,深悔用兵,無意西伐了。此即:悔不深居坐殿墀。

4、解納音五行

第十九象排序壬午,壬午癸未楊柳木,楊柳木表示隋堤裊娜,漢苑輕盈,萬縷不蠶之絲,千條不針之帶。在這裡象徵宋國朝廷如同楊柳木,名賢濟濟,互為比肩,婀娜多姿,響應神宗號召,以文明裝飾天下。

5、解卦

賁卦象徵文飾、修飾:山下有火,山為柔,火為剛,此卦是以剛柔二象交相文飾之意。以柔來文飾剛,以不動如山的政策來應對燥動不安的民情,以文采飛揚的文章來闡述積貧積弱的國情,暫時能得以亨通。在剛上文飾柔,不得中正,有所往,只能得小利而不可期望大獲其利。

山火賁

彖說:賁,亨通。以剛柔二象交錯而成天文。賁卦是離向上行,止而為艮,離又表示文明,所以是文明以止,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所以成人文。天子觀察天文,見剛柔交錯,相飾成文,可以明白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天子觀察人文,以教化萬民,化成天下。

象說:賁卦的卦象是離(火)下艮(山)上,山的下面有火燃燒,本質不佳者需要文飾以佳,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才能成人文,安定天下不可用威武之道而應以文化教化萬民,這是賁卦之義。賁卦之象所指示的目標責任為「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君子看到山下有火這一自然現象,應加強自我修養,以文化教化萬民,明習庶政,不敢斷決獄訟。

年輕的宋神宗趙頊為什麼要變法?可以從其明志詩中一窺端倪:「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遺業。顧余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此詩反映了神宗之所以堅持變法和用兵西夏的根本原因,即在於他「成戎捷」的志向。整個宋國因為他的這一志向而震動,天下紛擾,官民爭利,民眾困苦,最後以朝廷所得之利用兵西夏,結果大敗虧輸,民脂民膏浪費殆盡。

神宗既以「成戎捷」為其志向,不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為目標,尚未明習庶政,就要改變成法,通過變法來掩飾燥動不安的民情和積貧積弱的國情,一抬步就走錯了方向,所以沒有完成目標責任。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雖然在變法之前就由司馬光進讀,但並未對神宗起到「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作用,這不能不說是史臣的一大遺憾。究其原因,一是《資治通鑒》沒有指出神宗的目標責任是什麼,神宗讀再多也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二是神宗年輕氣盛,學識不夠,但一開始就陷入理論家、文學家們的爭訟當中,被迫判斷是非,結果誤入歧途。

初九:在賁之始,以剛處下,居於無位之地,故舍不義之車,以徒步而從其志者。

此爻反映神宗求賢納諫的歷史。神宗在賁之始,以剛處下,急於圖治,不喜清靜無為,連下詔書求賢,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以賢才來文飾自己。不足之處是帶著好大喜功的目的,對自己胃口者則越次入對,不對胃口者則默然無語,不能兼容並蓄。王韶居於無位之地,客游陝西,訪采邊事,詣闕上《平戎策》三篇,可謂舍不義之車,以徒步而從其志者。

六二:得其位而無應,九三也無應,六二上附於九三,近而相得,就象鬍鬚上附於面上,與上同為興起。

此爻反映神宗起用王安石,開始變法的歷史。熙寧變法實由年輕的神宗主持,王安石雖然得到神宗推誠專用,但沒有得到飽學道德之士的支持,連神宗也與多數朝臣隔閡。六二王安石得其位而無應,九三神宗也無應,王安石上附於神宗,近而相得,就象鬍鬚上附於面上,與上同為興起。神宗為了支持、保護王安石,不惜貶黜眾多朝臣,如富弼、滕甫、鄭獬、王拱辰、錢公輔、蘇軾、蘇轍、呂誨、范純仁等,而王安石所推薦者都進用,如陳升之、呂惠卿、薛向、韓絳等。

九三:處下體之極,居得其位,與六二相比,俱履其正,和合相潤,以成其文。既得華飾,又得潤澤,其美如此,長保貞吉,人莫能欺凌。

此爻反映神宗和王安石這對少老君臣相濡以沫,堅持變法,取得一定成效的歷史。九三神宗與六二王安石相比,俱履其正,和合相潤,以成其文。韓琦質疑青苗法,王安石堅決請罷,神宗堅決留他。神宗以三不足說為疑,王安石堅定其心。為李定案而罷免七人,台諫一空。

為李評之事,君臣二人推誠交心,可謂相濡以沫。及與西夏邊釁漸起,王安石堅持任用王韶,取得一些戰果。神宗又提拔王安石之子王雱和其弟王安國。沈起、熊本等效法王韶,威服交趾和西南蠻夷。熙寧六年十月十二日,神宗解所服玉帶賜王安石,君臣二人既得華飾,又得潤澤,人莫能欺凌。

瀏似:有應在初九,而被九三所隔閡,欲靜則疑初九之應,欲進則懼九三之難,故己猶豫。或文飾或素白,內懷疑懼。白馬被染成黑馬,徘徊不進,不是賊寇,而是來求婚媾。

此爻反映鄭俠勇進流民圖,神宗得知新法害民真相,王安石內不自安而自請罷相的歷史。因為大旱,神宗擔心人事未修,欲盡罷不善法度。鄭俠監安上門,欲以所見慘狀上達天聽,懼九三之難,所以猶豫。鄭俠徘徊不進,最終稱密急邊報,發馬傳遞,送上銀台司,被神宗御覽。鄭俠所為,不是賊寇,而是來求婚媾,是想將真實民情上達天聽。

新法在神宗心中原本是白馬,有利於民,而流民圖竟將此白馬染成黑馬,神宗長吁數四,良久,寢不能寐。隨後變更十八事,天果降雨。流民圖揭露了真實民情的冰山一角,王安石被迫請去職。之後呂惠卿弄權,朝政紊亂,不得不重新啟用王安石,不到兩年,王安石因與呂惠卿互相傾陷而再次罷相。

六五:處得尊位,為飾之主,施飾於丘墟園圃質素之處,則所束之帛,堆積眾多,浪費很大,會令人惋惜,但最終得吉。

此爻反映宋夏靈州之戰、永樂之戰的歷史。神宗處得尊位,為飾之主,御景福殿庫,聚金帛為軍費,於元豐四年七月,兵分五路,對西夏發動戰爭,結果大敗。元豐五年九月,又發生永樂之戰,宋師大敗。靈州、永樂之役,官軍、熟羌、義保死傷達六十萬人,損失錢粟銀絹不可勝計。

這是神宗施飾於丘墟園圃質素之處,則所束之帛,堆積眾多,浪費很大的表現,令人惋惜。神宗始知邊臣不足任,深悔用兵,無意西伐了。元豐六年(1083年)二月,西夏人寇蘭州,被擊敗,之後,屢次入寇都不利,不得不遣使來貢。所以神宗最終得吉。

上九:處飾之終,飾終則反素,不勞文飾,返璞歸真,得其本性,所以沒有過錯,不會受到指責。

此爻反映太皇太后啟用司馬光,以母改子,革除新法,返璞歸真的歷史。太皇太后處飾之終,飾終則反素,支持司馬光去掉文飾,返璞歸真,沒有過錯。司馬光認為王安石、呂惠卿等所建法,為天下害,非先帝本意,革除當如救焚拯溺,猶恐不及,勸太皇太后以母改子,平息眾議。司馬光深孚眾望,革除新法雖然太速,但是能恢復舊政,平息眾議,改變官民爭利的局面,有利於民,得到民眾擁護,所以沒有過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奇聞啊 的精彩文章:

推背圖到底是真是假?流傳千年難道全是謊言?
《推背圖》:李淳風推算了未來三千年,此人趕緊制止,說了6個字

TAG:天下奇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