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超級真菌」不可怕

「超級真菌」不可怕

近日來,「超級真菌在美國多地爆發」「中國確診18 例超級真菌感染」等話題引起熱議,話題中的超級真菌神秘而致命,如同超級細菌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超級真菌對抗生素也有強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普通抗真菌藥物殺滅的危險,並且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內死亡。這種超級真菌真的如網上說的那麼致命嗎?

什麼是超級真菌?

超級真菌學名是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物種,2009年在日本被發現,而後在美國、印度、韓國、委內瑞拉和英國等國家也發現了這種真菌。

據報道,目前我國有18例感染耳念珠菌的病例,但上海無此類病例報告。因為這種真菌具有多重耐葯、病死率高以及採用傳統實驗室鑒定方法難以識別的特點,引起了全球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但並非所有的耳念珠菌都是超級真菌,只有對多種真菌藥物耐葯,並有較強的致病性的耳念珠菌才被認為是「超級真菌」。

一般人不易感染超級真菌

一般情況下耳念珠菌不會感染健康人群。這是一種醫院內感染真菌,一般僅在住院病人(特別是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通過人與帶菌者或帶菌物體的接觸傳播。根據文獻報道,感染耳念珠菌的危險人群一般有以下幾類:

1、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和抗真菌藥物的人群;

2、使用中心靜脈導管、呼吸管、飼管和膀胱導管的住院病人;

3、長期住院的病人;免疫系統缺陷的病人。

簡單地說,這種超級真菌一般只發生在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住院病人身上,正常人不易感染。

為什麼關注超級真菌

既然耳念珠菌對健康人群不會造成威脅,為何會受到國內外關注呢?美國疾控中心甚至將它列入「緊急威脅」名單?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1、致死率高。耳念珠菌可導致持續和侵襲性感染,感染者大多會有原因不明的高燒,並伴隨各種器官衰竭、呼吸衰竭等表現,最終導致死亡,有研究表明醫院內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率從30%至60%不等。

2、難治療。耳念珠菌通常具有較高抗真菌耐葯率,這意味著它可以抵抗常用於治療念珠菌感染的多種抗真菌藥物,一旦感染往往會治療困難,甚至導致死亡。

3、難發現。目前標準實驗室方法難以識別,並且在沒有特定技術的情況下可能在實驗室中會被錯誤地識別為其他病菌,從而導致延誤治療。

4、生存能力強。耳念珠菌能長期存活於醫療機構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皮膚上,以及醫院設施和環境物體表面上,若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不力,容易導致醫院內感染暴發。

我們能做什麼?

對於健康的人群,即使是那些可能接觸患者的人,感染耳念珠菌的風險也十分低。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經常用皂液和流動水洗手),是預防耳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方法。

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在探望照看病人時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探望病人後及時洗手,避免耳念珠菌傳播。

(本文來源於上海疾控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經常手腳發麻需要警惕哪些疾病?
高血脂的初期癥狀是什麼?應該如何預防?

TAG:健康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