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上熱下寒怎麼辦?一次說清楚……

上熱下寒怎麼辦?一次說清楚……

夏天天氣熱了,到酒店吃飯,酒店就會開空調,涼涼的風由上向下吹,很快就感到一身的涼爽。

有此有個小朋友問我,為什麼冷風由上向下吹?而不是由下向上吹?

我說:「冷空氣重,熱空氣輕,上面吹冷空氣,冷熱之間上下對流,很快整個屋子都涼快了。」

「什麼是對流?」

「就是熱空氣向上升,冷空氣向下流!相對的運動!」

小朋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吃飯時開始斟酒,朋友一點也不喝,我問身體咋了?

朋友說,只要一喝涼啤酒,必然會拉肚子!

我說:「你腸道有寒,是不能喝涼的東西!」

「但我又感到心裡發熱,總想喝點冷的東西,喝點心裡就踏實了,不煩躁了!」

「這是上熱下寒,上面心火重,下面腎陽虛,腸道有寒!」

「人體為什麼不能寒熱對流呢?」剛才問問題的小朋友問我。

是啊?人體內也應該寒熱對流才對,只有寒熱之間能夠形成對流,那樣熱的地方就不會長期上火,寒的地方就不會長期寒涼!小朋友的一句話,讓我沉思了很久,也明白了人體寒熱錯雜的病機。

在人體,心臟屬離卦,主火,就好比天上的太陽,腎臟屬坎卦,主水,為寒水之臟。

夏天天氣炎熱時,人站在樹下,會感到絲絲涼意,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土地中的水分,被樹榦吸收,通過樹葉向外蒸發,降低了太陽光的溫度,所以感到涼爽。

在人體中,也是如此,正常情況下,腎水借肝氣的升發,向上升騰,來濟心火,人就不會感到心火亢盛,心情煩躁。但是當腎水虧虛時,心火沒有腎水的制約,就會亢盛,人就會心煩,想吃冷的食物,涼的食物。

夏天我們游泳時可以感受到水溫比冬天暖和,這是因為太陽光的照射使水溫升高了,地下的井水因為沒有太陽光的照射,所以涼絲絲的。

在我們人體也是這樣,心火通過胃氣的下降和肺氣的斂降,能夠下行入腎,我們下半身就會感到暖和,如果心火不能夠下移,我們人體下半身就會感到寒冷,吃涼東西就會不舒服,就會拉肚子,就會雙腿涼痛。女性朋友就會月經不調,就會痛經。

想明白這些道理,我們治療上熱下寒的疾病就會有辦法了,就好比降井水放到太陽下晒晒一樣,只要將人體的心火向下引,自然就能使下面暖和起來。

患者,劉某,女,35歲

痛經3年,患者3年來,每次月經小腹部疼痛、發涼,疼痛厲害時面色蒼白,身體出冷汗,幾乎暈厥。服用桃仁、紅花、益母草、當歸、延胡索等活血化瘀之葯無數,服藥當月病情稍稍緩解,下次來月經依然疼痛。平時心情煩躁,焦躁不安,喜歡吃冷飲,自述吃冷飲後感覺心中稍稍平靜。

本人採用附子、艾葉、小茴香、紫石英溫暖下焦,梔子、生地清理上焦,配以川牛膝引心火下行濟腎寒,柴胡升發肝氣,引腎水來濟心火;當歸尾、延胡索化瘀止痛,調理一周就治好了,半年後隨訪,未在複發,心中煩躁也大為好轉。

這個病人的治療,就是採用了引火下行,寒熱對流的辦法。

人體的疾病,在自然界中均能找到對應的治療法則。

許多病人長期腰腿發涼,看中醫,中醫就會告訴他,「你腎陽虛,體內寒濕重,要吃補腎火,散寒除濕的藥物!」

這樣的藥物一吃就見效,吃完了過不了多久,又寒了!再吃,又過不了幾天,又寒了!治病就像在搞拉鋸戰,沒完沒了,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人體的寒就這麼多!

這個問題想通了,你的寒就算徹底治好了!想不通,就會永遠處在補火散寒的拉鋸戰之中!

前面我們講過,人體下半身的寒是需要腎陽來暖的,而腎陽的來源則是心火!

生活中有句話我們都知道,就是「救急不救貧」,貧窮不是一時的救濟能解決問題的,脫貧是關鍵!讓貧窮的人自身創造財富,這樣才能脫貧!

「授之以漁」遠遠必「授之以魚」重要!

補腎火可以下焦虛寒,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何是自己的腎陽不易虛衰,是很有學問。

在自然界中我們都知道,火向上炎,水向下流,這是事物的特性,所以人體最容易出現的也是火向沖,寒向下滲。要想使自己的下焦寒邪不重,就得使水向上流,火向下移……

水向上需要肝氣的升發,所以人體要心情舒暢,需要親近大自然,借大自然樹木的調達之性,使自身機體的肝氣保持舒暢,這樣腎水才能上濟心火,心情才能不焦躁;同時少熬夜,熬夜容易傷及人體的腎陰,腎陰傷了,不足了,肝氣再調達也沒有用,也無法濟心火。

火向下移需要借肺胃之氣的下降,很多時候,我們飲食不規律,心浮氣躁,均會影響心氣的下移,不能下交於腎。可以看看凡氣定神閑之人,很少會出現上焦火重,因為上焦的火被肺氣收斂,向下移行,溫暖腎水了,充養腎陽了。

五味養五臟,飲食之味過偏,也會影響人體氣機的升降,寒熱的對流。

比如辛味入肺,過食辛辣之物,會導致肺氣宣發過度,影響心火的下交。同時按照五行相剋理論,肺屬金,肝屬木,金能克木。過食辛味,導致肺金過亢,剋制肝木,肝木的調達之性受到抑制,也阻止了腎水上達濟心火,所以過食辛辣之物,不僅影響心火下移,同時也影響腎水的上升。

這樣的患者很多,經常咽喉腫痛,平時飲食無辛辣之味則無以下咽,同時經常出現腰酸腿軟的現象,通過服用小柴胡顆粒配六味地黃丸,就能緩解病情。藥物治療雖能取得一時之效,但生活習慣不改變,則永遠難以治癒。

農村有一句土話:「病號不忌嘴,大夫跑斷腿!」說的就是這個理。

辛辣之味的作用是發散,酸味的作用是收斂,因此,如果經常使用辛辣之味的人,平時不妨多吃點酸味食物,借用酸味來收斂肺氣,這樣對身體是有利的。

對於心火亢於上,腎水虧於下,心腎不交的病人,除了吃藥,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養生是一門大學問,我們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方法有很多種,下面介紹一種很簡單的辦法,只要堅持練習一段時間,上熱下寒的病機就會轉化,你的心情也會慢慢平靜下來。

方法很近簡單,患者正坐,雙腿自然下垂,慢慢吸氣,慢慢呼氣,呼氣時想著你的雙膝蓋,感到體內有股熱量慢慢向下移動,這樣持續十來分鐘後,你就會感到膝蓋發熱,有關節炎的病人,就會感到膝關節很舒服,在向外散涼氣。

女性痛經的患者,平時經常這樣練習,就會感到小腹部慢慢發熱起來,痛經的病也就慢慢好了。

大家可能會問,這是什麼原理?

其實這就是通過調整呼吸,通過肺的斂降,將人體的心火向下引導,用自身的熱來散自身的寒邪,這不僅僅是治病,更是強身健體的妙招,因為這個簡單的動作,不僅僅是散下焦的寒,更重要的是通過心火的下移,補養虧虛的腎陽,腎陽不虧虛了,下焦自然就不寒了。

通過這樣練習,心火下移之後,可以使浮躁的心情寧靜下來,不僅僅治療了疾病,人的處事心態也會發生變化。看問題也會長遠一些,正如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心靜了,思想就遠大了!

有些人,長期心情急躁,讓他這樣練習,一時可能無法適應,可能找不到感覺,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

可以採用「金雞獨立」的辦法,所謂金雞獨立,就是一個腳站立,另一隻腳抬起,雙手自然下垂,雙目輕閉,站立3-5分鐘,一腳站畢,換另一隻腳,每天兩次即可。

何許有人會問,金雞獨立為什麼能促進人體寒熱對流?

如果你自己親自站立幾次,你就會發現,一隻腳站立時人體容易出現不平衡,這就要求人的思想集中到小腿和腳的部位,為了保持獨立的姿勢,人體的能量就會向下移行,心火就能下交於腎,這就達到了目的!

不僅心腎不交的可以練習,肝陽上亢,血壓升高,頭脹痛、頭昏的患者也可以練習;經常腰酸腿軟的患者也可以練習。

為啥呢?氣血下行,人體下焦就會得到補養,肝陽上亢就會得到抑制,腎虛也會好轉!

曾經有位患者頭昏頭痛,血壓基本正常,西醫診斷為腦供血不足,靜脈給葯,使用丹參注射液一周,分毫無效,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病情加重,找到我後通過切脈,發現患者氣血向上涌,為下焦肝腎虧虛,虛火上沖所致。

建議病人服用中藥,可對方不太相信,於是告知採用金雞獨立的辦法,每腳站立半小時。患者練習後當晚頭痛大減,練習一周後,病癒十之八九,而且腰酸的毛病也好了很多!

上面談到的這些都是「術」,也就是治病的方法,方法有很多種,但必須明白方法背後的意義,指導思想是什麼?疾病的病機是什麼?「術有千萬,理為第一」,明白了理,很多方法都可以解決問題。

永遠要相信一句話,任何疾病的產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能找到對應的治療法則!

上熱下寒到底還可以怎麼調理?

如果你出現了口腔潰瘍、口乾口臭、牙齦出血、長痘痘、眼睛紅腫、嗓子疼、胸悶煩躁等等問題,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呢?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用倆字概括:「上火」

兵來將擋,見招拆招。既然上了火,那當然是想盡辦法「下火」。去火藥、綠茶、苦瓜、菊花、蓮子心……總有一個法子能搞定當下困擾你的癥狀。

不過,有這麼一類人,雖然常年上火不斷,但同時又會表現出很多虛、寒、弱的癥狀,尤其是身體的中下部。

而且呢,這類容易上火的人,越是用性寒涼、味苦澀的清熱瀉下之物「滅火」,虛寒的表現越會加重。哪怕是心煩氣躁,就貪了兩口水果、一杯冷飲,可能痛經、拉肚子等等問題都會跟著找上門來。

如果你被這樣的怪現象糾纏許久,那麼就該考慮考慮自己是不是變成了傳說中「上熱下寒」的體質。

「上熱下寒」到底是啥?

在中醫的概念里,人體內的氣血陰陽運行有如自然界天地的循環一樣。心主火,位居人體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陽;腎主水,位居人體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

正常情況下,心火藉助胃氣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溫煦腎陽,人就不會因腎陽不足而畏寒、痛經、腹瀉、腿腳冷等等;腎水借脾氣的升發,向上升騰以濟心火,人就不會因為心火亢盛出現紅腫熱痛、心情煩躁等問題。

上面描述的這個狀態,中醫稱之為「水火既濟」。說白了,就是體內氣血陰陽的循環正常,能讓該暖和的地方暖和著,該涼快的地方涼快著。

話說到這裡,大家應該能夠明白幾分了,所謂的「上熱下寒」,其實就是「水火不濟」造成的結果。

「上熱下寒」的具體表現

對於「上熱下寒」體質的人來說,一般會同時出現下述左右列表中的一個或多個癥狀:

上熱:口腔潰瘍、舌瘡、嗓子疼、牙疼、腮腫、流鼻血等反覆發作。

慢性中耳炎、目赤紅腫、眼乾眼澀、青春痘、甲狀腺類問題。

下寒:肚腹不溫,經常拉肚子、腰膝酸冷,膚色暗沉,女性痛經,男性陰囊冰冷潮濕,手腳冰涼,特別怕冷,飲食耐溫不耐寒。

為什麼現代人「上熱下寒」現象較多?

缺乏運動;

寒涼的東西吃得太多;

經常生氣、思慮過度也會造成上熱下寒的體質;

天生腎陽不足;

上熱下寒最主要體現在這個寒,女人一生要經歷的:經、帶、胎、產,全部是在身體中下部。

從青春期到絕經期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每月都得跟月經打交道,經期的各種不注意;

還有生育後的女人,調理不及時或方法不當,最容易造成的就是下元的虧虛。

從中醫角度來總結就是:「胃氣不降,脾氣不升,腎氣不藏」。

本質是脾腎陽虛,陽浮於上,不能溫煦下身。上熱下寒,引火歸元是最佳方法。

人體最好的狀態就是陽氣在下部,陰在上部,因為陰是液體,液體是從上而下灌溉全身的;

陽氣是火,火自下而上溫全身。但上熱下寒的你顛倒過來了,成了陽在上,陰在下。

張仲景不僅給了我們思路,還給了我們方子,善哉善哉。

思路是:打通我們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這樣上下對流,自然就上不熱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雙管齊下,既治標又治本,豈不妙哉?

我們來看張仲景的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瀉心湯:

炙甘草15克,黃芩9克,乾薑9克,法半夏9克,大棗12(擘開),黃連5

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溫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小夥伴們注意哦,煎藥時一定要煮了後去掉藥渣,把湯液倒出來再煮一次哦。我們要遵循張仲景的思路,這樣方子中的藥物才可以寒熱並行,攻補同施,以達到最大的藥效。

我們來分析一下張仲景的方子。

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氣,張仲景用了炙甘草、乾薑、大棗。小夥伴們是不是對這三味葯很熟悉呢。對了,這是張仲景健脾養胃藥中的三味,還有一味人蔘。如果食欲不振,脾胃非常虛寒,又不缺銀子的可以加入人蔘3克。

中焦有邪氣怎麼辦?比如濕氣比如積食比如有痞塊,這時候半夏就派上用場了,半夏的作用就是降逆的,比如嘔吐,比如打嗝,它都可以搞定。胃氣以降為和嘛。

上面有虛火又咋整?不怕,咱有幹將黃連、黃芩呢,這兩味葯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還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塊啊結節啊等一切絆腳石掃除。

這個方子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溫葯也有涼葯。不像有的大夫一看見上火就只用涼葯,結果火暫時去掉了,很快就反攻,而且比上次更猛,頻率也越來越多,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讓患者苦不堪言啊。

甘草瀉心湯的神奇之處在哪裡?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里說這個方子治狐惑病。

啥是狐惑病?這麼說吧,凡是粘膜系統的病它都可以治療,尤其對頭面部反反覆復遷延不愈的各種炎症有奇效。

比如很多人都有的口腔潰瘍,比如扁桃體炎,比如咽喉炎,比如口角炎,比如牙齦炎,比如結膜炎,比如慢性胃炎胃潰瘍,比如腸炎痔瘡,生殖粘膜的病也可以治療,比如陰道炎等等,甚至對胃癌、腸癌都有一定效果。

對於那些頑固性的口腔潰瘍,用了很多清熱解毒藥也治不好的,這個方子非常好使,讓好幾個朋友用這個方子治好了多年的口腔潰瘍。

另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張仲景還有兩個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法半夏12克、黃芩、乾薑、党參、甘草(炙)各9、黃連3、大棗12

生薑瀉心湯:生薑12克、甘草9克(炙)、党參9克、乾薑3克、黃芩9、法半夏9克、黃連3、大棗12

這三個瀉心湯都是治療中焦不通、上熱下寒導致的一系列癥狀的,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到呢,三個方子用的藥材幾乎差不多。那三個方子的區別在哪呢?

記清楚了哦:

如果你上熱下寒伴隨著脾胃虛弱,就用甘草瀉心湯;

如果你上熱下寒伴隨著胃寒,就用生薑瀉心湯;

如果你上熱下寒伴隨著痰特別多,就用半夏瀉心湯;

驚嘆並感恩於古人留給我們這麼好的東西,希望小夥伴們受益的同時也分享出去,讓古老而智慧的中醫發揚光大。

再叮囑一下下:一定要改變那些導致上熱下寒的習慣哦,不然吃藥白吃啦。

如果你像對待心上人一樣對待你的脾胃,它豈有不好之理?

[上熱下寒]怎麼破?

1、適當運動

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會出現「上熱下寒」的體質,除了大家熟知的熬夜勞神、恣情縱慾、飲食生冷、露體受寒等因素之外,久坐久卧、缺少運動同樣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原因。

運動不足,經脈的運行自然會逐漸下降,接著會導致陽氣生髮不暢、鬱閉阻塞,該暖的地方又暖不到,「上熱下寒」也就不足為奇。

針對「上熱下寒」體質,可重點練習「搖頭擺尾去心火」和「雙手攀足固腎腰」兩式。

2、泡腳降火

若畏寒、四肢不溫十分明顯,泡腳便是再合適不過的法子。

用艾草足浴包泡腳,加入適量熱水,然後放涼到你能接受的溫度,切記別兌涼水,直接泡,水溫不夠了就直接再續熱水。

一般來說,泡腳水最適宜的溫度大概是40~44℃,水面超過腳踝大概2~3厘米最好,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微微出汗為宜。

邊泡腳邊用雙手搓後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後再搓搓腳底的湧泉穴,滋養腎水,既能補陽,又不至於讓人上火。

3、自製肉桂小米飯

取肉桂6克,磨成細粉;小米150克,蒸至爛熟。食用時將肉桂粉均勻撒在小米飯上,拌勻,當作主食吃。

肉桂能補火助陽、引火歸元,小米可以養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兩者配合,同氣相求,不僅能讓上竄的火歸位,還能補脾腎、助陽氣,兩全其美。

4、艾灸

對於「上熱下寒」體質的虛浮之火來說,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把它引到應該去的地方,同時依靠外力驅散積聚在身體下部的寒邪,那麼艾灸就是非常合適的選擇了。

對於上熱下寒引起的虛火來說,需要把它引到該去的地方——下肢。

人體最好的狀態就是陽氣在下部,陰在上部,因為陰是液體,液體是從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陽氣是火,火自下而上溫全身。但上熱下寒的你顛倒過來了,成了陽在上,陰在下。

該怎麼緩解這種現象呢?直接補陽的話,但是上熱很容易顯出來。用清熱是浪費能源的,因為你清掉了上面的火,下面只會更虛。使用寒涼物質清火(寒性的物質會傷害脾胃),會進一步使得脾胃能力下降,中焦加重堵塞。

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把上面的陽氣拉回來,即引火歸元。

艾灸補腎火能引火歸元

補腎火就類似於增加下部的陽氣質量,以增強其與上部陽氣抗衡的力量。腎陽充沛的情況下還可形成自身的引力優勢,使上部的陽自動下沉、內蘊,為己所用,而成上陰下陽的泰卦,這就是引火歸元。

有人會擔心,本來上頭已經上火了,用艾灸會不會是火上澆油。完全不必。因為這種火就是虛火,虛火本質就是陽虛體寒,腎陽不足,艾灸是很對症的,可常艾灸湧泉穴。

「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如果湧泉穴溫暖,人體至陰部位得陽而充,陽氣充足則引力增大,上部的陽被引就下而歸源。所以艾灸湧泉常能讓人產生滿口甘津,這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

這時可通過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來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湧泉等。腿部暖了,經絡通了,上焦的火就下來了。需要注意的是:腳心的湧泉穴應當放在最後灸,而且不可缺少,這樣做才算是讓「引火歸元」這個過程徹底完成。

上熱下寒驗方合集

腎為坎卦,其中蘊含真陰真陽,真陽潛於真陰之中。鄭欽安認為真陽又名相火、命門火、龍雷火、陰火、虛火等,發而為病,則名元氣不納、虛火上沖、腎不納氣等。腎是主水主封藏的,正常情況下,在水中藏著的一點真火才能平衡陰陽,生髮萬物。而這一點點真陽就是龍雷之火,如果真陽顯露,則為種種疾患。龍雷火顯露有兩種原因:1、水淺不養龍;2、水高龍游。即腎陰虛虛火上越;腎陽虛,陰寒太盛,一點真陽為陰氣阻隔,不能歸根。但臨床上腎陰虛與腎陽虛並不是截然而分的,陰陽俱虛而至真陽浮越可能更常見。現將幾個有名的納氣歸腎方類比於下,以求能明了腎之特性與納氣歸腎法在臨床上的應用。

二加龍骨湯

本方出自《小品方》,在《金匱要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下注有「《小品》云:虛弱、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

本方的突出癥狀是虛弱、浮熱、汗出。因為桂枝加龍牡湯本為治療虛勞失精所設,而本方更是在下元不足(虛弱)的病機上又有虛陽浮越(浮熱、汗出)的表現。

用藥上去掉辛溫走竄的桂枝,用附子溫腎中真陽,龍牡斂浮陽,白薇配白芍和陰清虛熱。顯然,本方是寒熱並用。初學中醫者思路很容易局限,認為人的病理非陰即陽,非熱即寒,治療上只會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寒熱並用的方劑就很難掌握。其實人的病機是複雜多變的,用藥也是靈活變化的,每味葯都是一個有自己特長的士兵,就看將軍如何布陣。本方中,虛弱、浮熱、汗出都是由下元不足引起的,治病必求於本,最簡單的思維就是補腎陽,如果本病是虛弱、但欲寐、冷汗淋漓,四逆湯壯腎中陽、驅散陰霾就能搞定。但本病強調了浮熱這個癥狀,而且汗出很有可能是熱汗,如果一味補腎陽就會加重浮熱,導致汗出加劇,更損腎陽。所以萬全之策就是在補腎陽的基礎上斂浮熱、收汗,標本兼顧。中醫水平的提高其實就是從簡單思維到複雜思維,從點對點思維到面對面思維,這個過程會在讀書思考、臨床實踐中慢慢實現。

臨床案例:

1、宋孝志用原方治療中年女性精神病,證見悲傷哭泣、恐懼、心中煩亂、大汗出、雙上肢肌肉瞤動,舌紅苔黃少津,脈沉細。白薇12g 炮附子9g 生龍牡各15g 白芍15g 炙甘草9g 生薑3片 大棗6枚。

2、易巨蓀治療失眠、心煩、納差、憔悴,用酸棗仁湯無效,用此方痊癒。

3、腎虛咳嗽:起因不明,咽癢而干、嗆咳無痰、入夜尤甚,多為年輕女性、形瘦、面色晦暗、精神差、手足欠溫、腰膝酸軟乏力、面部時感烘熱,舌瘦色淡、脈細尺弱。潤肺止咳等治療無效,本方數劑而愈。腎陽虛偏重炮附子用10g,白薇用5g;浮熱偏盛白薇用10g,炮附子用5g。「咳嗽之病,其標在肺,其本在腎。」

封髓丹

本方最早見於元·許國禎編纂的《御葯院方》一書「補虛損門」中。「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黃柏三兩,縮砂仁一兩半,甘草二兩。上藥搗羅為細末,水煮麵糊稀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蓯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大盞,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濾去滓,送下,空心食前服。」 《醫宗金鑒》記載其治療夢遺、失精和鬼交,贊其為「固精之要葯」。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的劑量為黃柏1兩、砂仁7錢、炙甘草3錢,他對此方甚為推崇「此一方不可輕視,余常親身閱歷,能治一切虛火上沖,牙疼、咳嗽、喘促、面腫、喉痹、耳腫、面赤、鼻塞、遺尿、滑精諸症,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細揣摩,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調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經試之,願諸公亦試之。」

本方的適應症非常廣泛,概其病機為虛火上沖,治法為納氣歸腎。真火伏藏,則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此方葯少精專,作用方向單純,是一支奇兵。

黃柏苦寒堅腎,苦味是補腎的,性寒也是補腎的,因為它們的作用方向都是向下、向里收,符合腎封藏之性。砂仁辛溫,《本草匯言》言其治「上焦之氣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氣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氣凝聚而不舒」。砂仁能宣三焦一切陰寒濕氣,三焦通暢,正氣自然歸腎,這是我理解的砂仁為何能納五臟之氣歸腎的原因。經查閱,好幾位醫者補腎時喜用砂仁,且有此時砂仁不需後下之說,供參考。甘草調和上下,又能伏火。本方苦寒、辛溫、甘平相配,陰陽平和,非常精妙,深刻的機理我尚不能參透,只能感慨古人的智慧。

本方能治療一切原因引起的虛火上沖,不論陰虛、陽虛、陰陽俱虛,但單獨使用原方的前提是本虛不重。封髓丹只是一個把浮散在外的氣收回來的方子,本虛明顯的話需要配伍補虛的藥物。根據配伍藥物的不同,本方作用範圍可以非常廣。

臨床常用配伍:三才封髓丹:天冬、熟地、党參、黃柏、砂仁、炙甘草。臨床上生熟地同用較多,治療氣陰兩虛、虛火上越。生脈散治療氣陰兩虛偏於中上焦,此方三焦同治,以腎為本,更符合老年人病機。固元封髓丹:黃柏、砂仁、炙甘草、山藥。張錫純謂山藥「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潤滑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山藥是一味流通性很好的補藥,能補的進去也能用的出來,封髓丹更是在動力上推了一把,讓人體的氣機都運轉起來了。三高疾病的根本在於元陽渙散,正氣推動無力,津液不歸正化,而產生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濁物,此方治療這些疾病效佳。潛陽封髓丹:黃柏、砂仁、炙甘草、炮附子、龜板。下條詳解。

潛陽丹

本方出自鄭欽安的《醫理真傳》,砂仁1兩、附子8錢、龜板2錢、甘草5錢。

本方的病機為陽氣虧虛,陰盛隔陽於外,典型的陽虛虛陽上越。治法為峻補真陽,納氣歸腎。

砂仁宣中宮一切陰邪,又納氣歸腎;附子補腎中真陽;龜板通任脈,能把浮越之氣潛降下來,大補陰丸亦用之;甘草補中伏火。較之封髓丹本方陽虛陰盛更明顯,所以著重補陽之力。兩方合用強強聯合,補陽納氣的作用很強大。

醫案:頭面浮腫、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閉目覺身飄揚無依。何故?答曰:此少陰之真氣發於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鎮納群陰,以致陰氣上騰,蔽塞太空,而為浮腫。所以面現青黑,陰氣太盛,逼出元陽,故閉目覺飄揚無依。此際一點真陽,為群陰阻塞,不能歸根,若欲歸根,必須盪盡群陰,乾剛復振。況身重欲寐,少陰之真面目盡露,法宜潛陽,方用潛陽丹。

引火湯

本方出自陳士鐸的《辨證奇聞》咽喉門,原用於治療陰蛾,咽喉腫痛、日輕夜重、但不甚痛、自覺咽喉燥極、水咽稍快、入腹又不安、吐涎如水。熟地3兩、巴戟天、麥冬1兩、五味子2錢、茯苓5錢。一說陳士鐸得到了傅山的傳授,故本方又名傅山引火湯。

本方的病機為下元不足、火不歸元,所謂下元不足不僅是腎水不足,更常見陰陽俱虛,凡下虛上盛、下竭上脫、下寒上熱等證皆可用之。

熟地為君補腎水,麥冬、五味子滋肺金水相生,茯苓交通心腎,導熱下行。陳士鐸用巴戟天「取其引火,又足補水,腎中無乾燥之虞,咽喉有清肅之益,此巴戟所以勝附、桂也。」有醫家在應用時天麥冬同用,還會加少量的肉桂。

引火湯應用指證可參考李可龍雷之火鑒別要點:

1、雙膝獨冷;

2、來勢暴急跋扈;

3、天人相應現象明顯,隨陰陽盛衰之年、日節律演變,如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緩,入夜自愈;

4、熱勢轟轟,或由腳底,或由臍下,上攻頭面;

5、不渴尿多,渴喜熱飲。一醫家總結應用引火湯的脈象為:按之無力或空虛;或寸浮尺弱,脈形大或芤;脈細按之無力,此為陰陽兩虛,多見於素體陰虛,陰虛及陽者。

在此,我體會到腎寓真陰真陽,陰陽不可截然而分,火不歸元其實很常見,治療上也必定是寒熱並用,現分析如下:

1、一派熱象,不管是夜間烘熱、五心煩熱等所謂的虛熱,只要口渴喜冷飲,脈洪數而有力,就是實熱,清熱就行;

2、真正的陰虛火旺是脈細數而有力,但這在臨床上並不常見,脈細時往往較無力;

3、有上火的癥狀,但也有寒的癥狀,喜熱飲,脈細而無力或芤或弱,這在臨床上非常常見,這其實就是腎虛火不歸元,此時就可以用引火湯治療,在腎陰陽雙補,在浮火收之斂之;

4、一派寒象,脈沉、弱、細微,溫熱散寒就行。

補腎應當陰陽雙補,腎氣丸既是為補腎所設,因為滋陰葯一味呆補只是死陰,需陽來化,才能滋養五臟。六味地黃丸原是為小兒所設,小兒稟少陽之體,風火旺盛,用六味補其體足矣。如果病人陰虛火旺,「火力很足」,就可以只用六味,本身的火就需要陰來滅,同時火也能化陰,此時腎氣丸並不合適。如果病人脈是弱或沉或細而無力,此時補腎就應該用腎氣丸的思路陰陽葯俱補,但如果病人有上火的癥狀,需加用斂氣降火藥,不然火會竄的更旺(此理在二加龍骨湯已講明,在此重申)。

全真一氣湯

本方出自馮兆張的《馮氏錦囊秘錄》,主治「陰分焦燥,上實下虛,上熱下寒,陰竭於內,陽越於外,斑疹熱極煩躁,上喘下瀉。中風大病陰虛發熱,吐血喘咳,一切虛勞重症。」 熟地8錢(如大便不實,焙乾用;如陰虛甚者,加倍用),制麥門冬3錢(肺虛脾弱者少減之),白朮3錢(如脾虛甚者,用至4-5錢),牛膝由2錢加至3錢,五味子由8分至1錢5分,制附子由1錢加至2錢余,人蔘(脾虛甚者,由2、3錢加至4、5錢,虛極者1、2兩,另煎、沖水煎,沖參湯服)。

醫案:

1、小兒時當暑月,壯熱多日、神氣困頓、唇舌焦燥、飲乳作嘔、五心身熱如烙,前醫投發散消導數劑,復疑麻疹更為托表。馮氏認為「久熱傷陰,陰已竭矣,復為托表,陽外越矣」,投全真一氣湯1劑,熱退而愈。

2、某男因勞傷發熱頭疼,咳嗽脅痛,一醫認為傷寒,大用發散,1劑後汗大出而熱更甚,神昏如見鬼、燥渴、舌黑、身重足冷、徹夜不寐、困頓欲盡、脈細數無倫、胃脈微極。馮氏認為系「勞傷中氣發熱」,醫者認為傷寒大用發散,「更虛其虛,陽氣發泄殆盡」,致「陰陽俱絕」,予全真一氣湯三四劑,「頭顱潰汗如雨漸收,手足心乾燥如火漸潤而溫和,舌黑漸減,精神漸清,飲食漸思,熱退嗽止」。

3、一老先生先足病,疼痛不堪,步履久廢,醫用腳氣祛風燥濕之葯,久服不效,飲食不甘,精神益疲,脈兩寸洪大而數,兩關便弱,兩尺更微。馮氏從脈象斷為「上熱中虛下寒」,遣全真一氣湯加杜仲10餘劑愈。

本方的病機為:脾腎陰陽兩虛,上熱下寒。相較於上面幾個方劑,此方病機偏陰虛陽越。通過一些醫案,此方的一些獨特適應症為:有大汗或高熱等引起傷陰的病史、有些病例全身熱象很重、熱性病後期、精神萎靡、脈細數無倫、尺脈弱關脈也弱等。

本方名為全真一氣湯,目的就是想保全丹田中的真氣,馮氏的解釋為用熟地、白朮專補脾腎,一潤一燥用麥冬和之,牛膝、五味子納氣歸元,附子通行經絡,真陽交於下,真陰自佈於上,人蔘補元氣,火與元氣不兩立,元氣足火自息。近代何廉臣:「此為馮楚瞻《錦囊》中得意之方。功在於一派滋養陰液之中,得參、附氣化,俾上能散津於肺,下能輸精於腎,且附子得牛膝引火下行,不為食氣之壯火,而為生氣之少火,大有雲騰致雨之妙,故救陰最速。」

我個人的解釋是熟地、附子補腎中陰陽,人蔘、白朮補脾,麥冬、五味、牛膝引起下行、納氣歸腎。此方在治療內傷疾病時功用與引火湯類似,可以互用,但本方有很多治療急性溫病的記載,這是其一大特色。除了腎,本方還考慮到了脾,腎虛會導致陽氣浮越,脾虛也可以導致陽氣外散(李東垣思想),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這句話也許不僅可以用在脾胃上,也可以形容腎。全真一氣湯先後天並調,雙管齊下固護正氣,這可能是其能治療急性溫病的一個原因。

寒熱錯雜,上熱下寒,煩躁不安,經方解決之道

淺談厥陰證

我不是很喜歡談理論,在中醫中,理論本身是對臨床現象本身的闡述,黃元御,胡希恕每一個名醫對厥陰證的闡述都不同,如果你用盡心思也可以自己提出一套理論框架出來。

但是口渴、心中疼熱,與手足厥冷並見;時靜時煩,得食則嘔並見——這樣的臨床現象是客觀存在的。

我不想糾結於名詞解釋,我只想直面臨床現象。

我試著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釋這種臨床現象,下焦脾腎陽虛,患者會出脈微而肌膚、四肢厥冷的現象;上焦有熱,特別是肝、心下有熱,患者就會出現口渴,心中煩熱的現象;由於患者整體上比較虛弱,體內的邪正鬥爭處於錯綜複雜的階段,陰陽處於不平衡的狀態,當陽氣相對虛衰時,患者就會「安靜」,當陽氣來複,佔了上風時,患者就會「煩」,所以「時靜時煩」是厥陰證,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這兒需要區分一下「煩」和「躁」,「煩」是指患者內心的苦悶、急躁之感,但是患者尚且能夠自我剋制;但是到了「躁」,患者內心的苦悶,急躁已經無法剋制,呼之欲出,表現為了外相,例如扭動手足等等,「躁」比「煩」更加嚴重,也更加難以治療。

煩是一種內心可以被克制的苦悶,而躁則多不可遏止地投諸於肢體

這個時候需要和「少陽證」進行鑒別診斷,在臨床實踐中,厥陰證非常容易和少陽證混淆,因為兩者都有可能出現發熱與惡寒交替出現,但是兩者的病性是不同的,在厥陰證中,患者已經很虛弱,陽氣虛衰是主要矛盾,而在少陽證中,患者陽氣尚足,所以厥陰證常見脈微弱、脈沉遲,少陽證常見脈弦實或脈沉緊,而且厥陰證中,患者經常會出現手足厥冷,少陽證不會。

一般來說,在臨床上,手足厥冷,時靜時煩(躁),這種極端的情形是不常見的,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口乾舌燥與手足冰冷並見,心中煩熱與不欲飲食並見,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厥陰證中比較輕的一種,分析下來,依然是肝、「心下」有熱,與脾腎陽虛並存導致的。既然有脾腎陽虛,輕一點就「飢不欲食」,重一點就會「食入則吐」。

應對之策

面對這類臨床現象,首選的是烏梅丸、烏梅湯。

烏梅丸、烏梅湯是著名的治療蛔厥證,也就是膽道蛔蟲病的方子,又是一個治療久瀉久痢的方子,不過它並不止步於治療膽道蛔蟲病或者久瀉久痢,也是一個化解寒熱錯雜,上熱下寒,煩躁不安的基本方。

輕症可以用烏梅丸,對於重症則需要湯、丸並用。

我們先看看這個丸怎麼製作(2015年版中國藥典的製作方法,劑量也與傷寒論原方劑量非常接近):

烏梅肉120g 花 椒 12g細 辛 18g 黃 連 48g黃 柏 18g 干 姜 30g附子(制)18g 桂 枝 18g$ 人 參 18g 當 歸 12g

先用苦酒(醋)漬烏梅一夜,去核打爛,然後與其他藥物混勻,烘乾,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日服用1-3次,每次一丸,溫水送服。;或者粉碎成細粉,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後製成水丸。

若為湯劑,一般而言烏梅取上面劑量的三分之一,其餘的藥物取二分之一,根據患者病情進退酌情加減,煎水服用。

蜀椒

這個方子中,黃連,黃柏寒涼,可去上焦之熱;附子,桂枝,溫腎,鼓舞腎氣;乾薑,蜀椒溫中祛寒,鼓舞胃氣;人蔘、當歸健脾益氣、補血;更用桂枝,溫通經脈,使胃氣外達於肌部,溫煦肌表;最妙是烏梅,酸,澀,平,可以酸斂生津止渴安蛔,這個酸可以抑制附子,細辛,乾薑,蜀椒的大辛大熱,在這兒起著調和寒葯和熱葯的作用,是一個交通陰陽之品。

這就是經方醫學面對寒熱錯雜,上熱下寒這類臨床癥狀的處理辦法了。

部分本文摘自:余浩《從生活小事認識人體的疾病》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開悟之人,壽終之時靈性何去?
以法施幫助他人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