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為何偏愛姜維,而冷落魏延?

諸葛亮為何偏愛姜維,而冷落魏延?

姜維和魏延都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所不同的魏延早在關羽奪取長沙時就歸順了劉備,姜維是後來居上,在諸葛亮北伐時期才投奔的蜀漢,二者雖然資歷不同但是才能出眾,在五虎將死後,姜維和魏延成為了諸葛亮的左膀右臂,隨丞相南征北伐。但在蜀國,諸葛亮偏愛姜維,而冷落魏延盡人皆知。

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走的是祁山道並準備進攻隴右,雖然失街亭後只能撤軍,但慶幸的在天水關收降了姜維。

姜維是涼州人,對當地的民情風俗非常的了解,如果說要在隴西附近用兵的話,最適合的將領就是姜維了,可以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且經過諸葛亮的問答考察下,姜維竟然能夠全部對答如流,可以說他考慮的非常的周全,於是諸葛亮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位26歲的年輕小將。

蜀國那麼多將領,為何諸葛亮偏偏喜歡姜維?

其實很大的原因就和諸葛亮的北伐策略有關,因為他向來認為走祁山道佔領隴西和隴右是最為保險的手段,如果採取這個方法的話獲利也是最大的,所以他的這種思維正好和姜維的身份經驗相重合,如果有了他的幫助的話北伐戰略能夠進一步的提前完美實現,所以換一句話說姜維就是諸葛亮心目中的馬超,畢竟我們知道馬超是涼州的霸主,若不是他一年早逝,如果他活著的話能夠在後期有一番大作為。所以說諸葛亮想用姜維的經驗和身份可以在隴西這一代有所大作為。

但是當時他的年齡實在是太年輕了,僅僅只有26歲,經驗可能也不是很足,所以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提拔他,當時他的地位遠遠在魏延之下,後來才慢慢上升的,而且當諸葛亮死後姜維也繼續的沿用著當初諸葛亮的戰略思想,不斷進行北伐,可以說他是真正傳承了諸葛亮戰略思想的繼承者,這也說明了孔明確實沒有看錯人。

諸葛亮真的喜歡魏延嗎?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諸葛亮都不太喜歡魏延,甚至有些討厭他,但事實和大多數人想像的並不太一樣,其實諸葛亮是非常喜歡魏延這個人的,畢竟他非常的驍勇,也有頭腦有智商,不過他最大的缺點就是性格非常的孤傲,有時候總是瞧不起比他實力弱的人。

比如說當時身邊的楊儀,他主管制定規劃自己糧草方面的工作,而魏延本身非常的驍勇善戰,是諸葛亮手下最能打仗的大將,這兩個人都是他的左膀右臂,不過他們都有各自的缺點,楊儀恃才傲物,而魏延性格孤傲,所以這兩個人和不到一塊去,不過諸葛亮也不會偏袒任何一方,於是並不表達自己的態度,所以說只要有諸葛亮在的話,這兩個人雖然私底下並不怎麼好,但是表面上也不公開交惡。

而且諸葛亮心中有一個底線,就是軍中的大權一定要由丞相府的人來執掌,絕不能讓那些武將掌管權力,也就是說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由自己來掌權,在他死後便將大權暫時交給楊儀,讓他領軍撤退並吩咐姜維和魏延斷後,其實最終的大權他已經早早的告知給了前來探病的尚書李福,吩咐自己死後由蔣琬接任,既沒有交給魏延,也沒有交給楊儀更沒有交給姜維,其實這也能看出諸葛亮對於他們並不是有偏見的,而是在當時情況下需要均衡的對待他們。

現在很多人說諸葛亮不喜歡魏延,那都是受三國演義的誤導。雖然他們倆之間有分歧,但諸葛亮也沒有像人們所想的那樣非常討厭魏延,反而對於他的驍勇善戰,善於領兵作戰,相當的讚賞。只不過在諸葛亮的心中,軍中的大任只能交給丞相府的人來擔任,如果說將大任交給一個武將的話那麼風險實在是太大了,所以說經過他的縝密考慮還是把軍中的大權交給了蔣婉,讓他來幫忙管理一切。

諸葛亮死後,姜維作為武將,幾乎是諸葛亮的關門弟子和接班人,也是深受後主重用的,非常可惜的是姜維的經驗還是太少了,比起諸葛亮才能終究是差了一大截,這也導致了後來的姜維基本上都沒有產生很大的效果,僅僅只是耗光的國庫,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敵後抗戰,國民黨軍隊為何毫無建樹?
18世紀南美洲,能征善戰的中國士兵是從哪兒來?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