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淞滬會戰後6000餘名日軍試探江陰炮台,結果當場被炸死上千人

淞滬會戰後6000餘名日軍試探江陰炮台,結果當場被炸死上千人

1937年11月中旬,日軍華中派遣軍在經過3個月的血戰後終於佔領了上海,可是關於日軍的下一步戰略方針究竟該如何進行,其內部發生了較大的分歧。以松井石根為首的保守派傾向於不要急於擴大南方戰事,應以華北方面軍的南進戰略為主,以淞滬為談判籌碼逼迫南京政府做出更大的讓步。

而以天皇身邊的久邇宮親王為首的激進派卻認為此刻是征服中國的絕佳時期,需一鼓作氣攻佔南京,一旦佔領了中國的首都,那麼整個國民政府的抵抗意志將會徹底瓦解,日本也將做到幾千年以來未曾做到的「偉大勝利」。經過一陣激烈的爭辯後,松井石根所代表的保守派最終被冷落,日軍隨即開始越過臨時終戰線向蘇州、無錫等地發起進攻。

11月19日,隨著號稱「中國的馬奇諾防線」之吳福線被日軍突破,戰局急劇惡化,十幾萬中國軍隊開始向錫澄線撤退。此時的南京正在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問題,而作為保護南京的最後一道屏障,江陰防線將是決定日軍能夠快速奪佔南京城的關鍵之所在。

一旦江陰失守,那麼日軍在常熟登陸的部隊就可以一路南下支取南京,作為江陰守備區的最高司令長官劉興上將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死守陣地。11月25日,6000餘名日軍在數十輛坦克的伴隨下出現在江陰防線的外圍,面對一片寂靜的我軍防線,這股驕橫日軍在短暫的觀察後膽子開始大了起來,由於求勝心切這股日軍竟然暴露在江南潮濕而蕭瑟的曠野里變換著戰鬥隊形,企圖誘使我軍火力暴露,不過這幾千名日軍很快就會知道,他們的這種做法無異於自殺。

步兵引誘江陰炮台的火力暴露失敗後,日軍炮兵選擇直接向我軍陣地開炮試探,剎那間江陰炮台的「克虜伯」重炮集體開火,一枚枚150毫米的炮彈如雨點般的砸向日軍人群中,這支數千人的先頭部隊一下子被打懵了,他們雖然知道中國軍隊在江陰炮台部署了炮兵,但是沒有想到炮火竟然如此猛烈。

僅僅10分鐘後,日軍就死亡了上千人,戰車全部被擊毀,其野戰炮兵大隊也全部被我軍打啞不敢再還手,而江陰炮戰也是中日交戰歷史上唯一一次中方火力完全壓制住日軍的戰鬥。在丟下1000多名日軍屍體後,這支先頭部隊再也不敢越過雷池半步,面對江陰炮台中的德式大炮,日軍只能寄希望於空軍來解決這個威脅。

在整個江陰保衛戰中,「克虜伯」大炮頻繁變換角度轟擊各個方向的日軍,尤其是對江面的日軍艦艇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日軍本以為攻佔了上海後可以一路向西快速奪取南京,卻沒想到在江陰遭到了如此嚴重的阻擊。根據日軍參戰士兵的回憶,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中國軍隊的炮彈就在日軍攻擊分隊的周圍反覆爆炸,其單片足有30厘米長,形狀如彎曲的鐮刀,一線士兵說道如果被這種東西切入身體,一定必死無疑。

雖然江陰要塞最終於12月2日失守,但是日軍為此也付出了傷亡1.2萬人的代價,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由要塞中的各型火炮所造成的,可惜的是江陰保衛戰也是「克虜伯」大炮的絕唱,由於其被水泥澆築於炮台內部無法轉移,所以在撤離陣地時112師炮兵只能眼含熱淚親手炸毀了這些「抗日功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衍水小生 的精彩文章:

德國投降後,近20萬納粹黨衛軍不知所蹤,他們究竟去了哪裡?
揭秘歷史,衡陽會戰中的傳奇往事:生死遊戲

TAG:衍水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