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男性真的比女性不容易患上抑鬱症嗎?

男性真的比女性不容易患上抑鬱症嗎?

長久以來,抑鬱症都被認為是一種「女性疾病」:在世界各地,女性的抑鬱症診斷率大約是男性的2 -4倍。 男性真的比女性不容易患上抑鬱症嗎?

近年來,有研究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男女性發病率實際上是相當的,根據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的調查,在美國至少有600萬男性患抑鬱症,而實際的數字還會更高一些 。只是男性會較少地報告抑鬱,且較少報告抑鬱的典型癥狀。

男性真的比女性不容易患上抑鬱症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被遮掩的非典型抑鬱

在DSM-5對於「重性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中,有兩項癥狀標準中至少要具備一項:「心境抑鬱」或「喪失興趣或愉悅感」;在總共9項診斷標準中,則需要有至少5項癥狀出現。這9項診斷標準包括:心境抑鬱(也可能是容易被激怒,但主要用於兒童和青少年的診斷),興趣減退,體重減輕或增加,睡眠障礙,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滯,疲勞或精力不足,感到無價值、自責或內疚,注意力無法集中,死亡與自殺觀念。

這些癥狀被稱為抑鬱的典型癥狀。它們所表現的往往是「內化的」一些情感,如低落、喪失興趣、自責、內疚等;而研究發現,男性身上常見的抑鬱癥狀則往往是非典型的。Martin總結出,男性的抑鬱具有8個主要癥狀,即易激惹、憤怒攻擊/衝動、睡眠障礙、酒精/其他物質濫用,危險性的行為,行為過度活躍,緊張,對平時感興趣的事失去興趣。其中,只有睡眠障礙和失去興趣兩項是符合抑鬱症診斷標準(成人)的「典型癥狀」。

這些癥狀大部分都是「外化的」。臨床心理學家Terrence Real把常見於男性身上的抑鬱癥狀稱作「被遮掩的抑鬱」。Real認為,男性抑鬱有三種格外突出的情緒和行為表現:

1. 情緒和行為上的發泄

區別於女性往往表現出抑鬱的典型癥狀,比如低落、無價值感、自責、脆弱等等,男性大多會表現出急躁、易怒、衝動、敵意等等情緒,並可能會有暴力行為。在Real看來,他們的衝動情緒、攻擊性行為,是因為內在的情緒無法表達出來,而產生的一種極端的應對機制。

2. 「自我(錯誤)治療」的行為

抑鬱的男性會更傾向於「自我(錯誤)治療」,而不是尋求幫助。而這些「治療」行為,則大多表現為成癮行為和危險性的行為,比如工作狂,完美主義,性癮,對女性的玩弄,習慣性出軌,過度購物、賭博、遊戲、看視頻等,他們用這些方式來試圖緩解痛苦。男性抑鬱症患者還可能會有一些特殊的「自我治療」行為,比如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幽默是自己發泄消極情緒的方式,在他抑鬱症嚴重的時候,他反而會不停地講笑話。

3. 孤立/退縮

與抑鬱的女性更多地會有「力量被剝奪感」不同的是,男性會產生更多的隔離感。抑鬱的女性會更多地傾訴和尋求幫助;而男性則會將自己和他人隔離開來,尤其會將自己和伴侶、孩子、家人、朋友隔絕開來。

除此之外,比起女性的情緒癥狀更多,男性更容易有明顯的身體癥狀,比如長期頭痛,胃痛,或背痛。

在臨床上主要有三種非典型抑鬱症:

"微笑型"抑鬱:這類患者雖有抑鬱的主觀體驗,但在旁人面前卻總是有說有笑,旁人很難察覺到他是"強顏歡笑"。

"勤勉型"抑鬱:典型的抑鬱症患者往往做事提不起精神、不願動、工作效率低,而有些患者卻表現為"工作狂"。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終日忙忙碌碌,最怕"閑下來"。

"隱匿型"抑鬱症:以軀體不適為主,抑鬱情緒卻不明顯。這類患者多輾轉於內、外科求治,做了許多不必要的檢查,有些被誤診。這類患者在我國較為多見。

男性真的比女性不容易患上抑鬱症嗎?


為什麼長期以來,我們都誤以為男性抑鬱發病率低?

1. 男性會更少地認識到自己的抑鬱。

如前文所述,男性抑鬱症擁有一些非典型的癥狀,它不符合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相反,在男性身上表現出的這些情緒和行為癥狀,更容易被社會默許為是「正常」的。

比如,社會更容易接受一個男性的衝動、易怒、急躁和暴力行為表現,甚至覺得這是「男子氣概」的表現。同樣容易被默許的,還有他們的危險行為、成癮行為。一個沉溺於工作、對自己使用過高標準要求的男人,可能會被讚揚有事業心;一個出軌、玩弄女性、性生活頻繁的男人,可能會被認為性魅力較大;而賭博、喝酒等等習慣,也往往在男性身上被認為是可以容忍的。

這使得,無論是男性自己,還是身邊的人,都更容易忽視抑鬱的癥狀,這些原本是癥狀的表現被「正常化」了。

2. 即便識別出抑鬱,男性也不願意承認和求助。

在Terrence Real看來,抑鬱的男性同時承受著兩種污名,他們的羞恥感不僅源於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更在於它是一種「女性化」的疾病。

在我們日常的語境中,甚至「情緒」、「情感」這兩個詞語本身都會和女性身份結合在一起。當「情緒化」、「情感豐富」被用做男性的形容詞時,我們會覺得是貶義的。與抑鬱相關的情緒,比如悲傷、低落、脆弱、思慮過多,更會被認為是女性化的;如果承認自己患了抑鬱症,等於會被認為是「缺乏男子氣概」。

2001年美國心理學會(APA)年會的一個分論壇上,曾經展開了這樣的爭論:男性是不是「情感的木乃伊」?當時,曾任APA主席的Ronald Levant 提出了「被正常化的男性述情障礙」這個概念。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WilliamS. Pollack認為,男性述情障礙的「被正常化」是這樣發生的:首先,由於男性會過早地被強迫與母親分離,因此造成的發展性創傷會使男孩缺乏親密、同情和對伴侶進行承諾的能力。

這種創傷會在他們社會化的過程中加劇,因為社會文化不斷地教育男孩抑制和否認自己的脆弱、溫柔的情緒。「堅強」和「獨立」是社會對一個男性從小開始的要求,我們的文化並不歡迎男性表現情緒,或者公開地表現脆弱。他們被認為應該最大限度地抑制自己的情緒,比如,從小就會被教育「男子漢不能哭」,不要「情感過於豐富」。

「男孩期的核心任務是『隔離』:與自己的母親隔離,與自己的情緒隔離,與自己的需求隔離,與自己的脆弱隔離。」Real說。

對情緒的壓制和拒絕,使得男性傾向於否認自己是抑鬱症患者,更不願意求助親友或醫療,這是抑鬱治療的極大障礙。

3. 在求助時,更難確診

在男性的抑鬱症患者那裡,實際上存在一個這樣惡性循環:由於一直以來,相對女性,男性很少主動去說出自己抑鬱,這會影響到業界對抑鬱症診斷標準的歸納,因為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一定程度上依據對臨床案例的歸納。因為女性報告更多,所以我們所熟悉的抑鬱症診斷標準,更多地基於女性案例中表現出來癥狀所建立。而當醫生根據這樣的標準去診斷時,男性自然會更少符合這一套基於女性表現的癥狀標準,使得男性獲得抑鬱症診斷的概率顯著地低於女性,且更容易被誤診。

同時,由於男性的抑鬱症往往伴有更明顯的身體癥狀,因此,當男性同時擁有身體癥狀,比如心臟病、肌肉勞損時,他們的抑鬱癥狀就更容易在鑒別時被忽視。

另一個原因在於,一些男性傾向於主動壓抑和忽視癥狀,因此在問診時未能準確報告癥狀。


男性死於自殺的概率比女性高出四倍

對抑鬱癥狀的不識別、不承認、不求助,使得男性抑鬱症患者會更少地接受治療,他們也表現出更高的自殺率。受抑鬱症困擾的女性比男性更多嘗試自殺,但男性死於自殺的概率比女性高出四倍。這是因為,男性更多地使用了致死或暴力的方式進行自殺,比如使用槍支;對於自殺的想法更具有強迫性;更少有預警性地與他人談論,因此無法得到及時的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科失眠抑鬱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焦慮研究:適當焦慮可以幫我們記住事情
失眠癥狀超過多久要重視?

TAG:深科失眠抑鬱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