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人連考七次未中,被妓無情嘲笑,他笑著寫下一詩,堪稱反罵經典

詩人連考七次未中,被妓無情嘲笑,他笑著寫下一詩,堪稱反罵經典

自隋朝開創科舉以來,這一活動便成為無數書生墨子翹首以待的年度盛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逐漸在傳統文化中根深蒂固,以至於到了近代,選賢竟然變成了生產「榆木腦袋」的流水線。然而在大唐,這一問題完全不必擔憂,因為只有凡桃俗李才會死認科考,而那些出口成篇的詞人才子則會選擇以詩入仕。

那時候的科考走後門幾乎是共識,但前提是此人必須要有才情,而平庸無能之輩,永遠也踏不進後門半步。所以我們往往會聽到這樣的故事:科考之前,某位詩人提前拿著自己的詩作給主考官過目,倘若作品過硬,那麼他的中榜幾率會大大增加。其實這樣的方式才不會遺漏人才,只要你有貨,我們就敢要!

當然,有絕對壓倒性優勢的文人還是佔少數,縱然如孟郊一般的名詩人,當初中第之後亦是喜不自勝,狂筆寫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欣喜之情溢於言表。由此可見,即使在風氣醇正的大唐,考取一個功名也是不容易。

唐朝晚期的著名詩人羅隱,便是一位極不容易的應考生。唐大中十三年,羅隱第一次趕赴長安參加科考,路過江西鍾陵縣時,結識了當地一位名為雲英的歌妓,相見甚歡。此時的羅隱雖然窮困潦倒,但卻是意氣風發,他認為憑他的才能,取個進士能有何難?

於是,羅隱向雲英足足吹了一宿牛皮,言某年某日必將凱旋而歸,到時定當衣錦還鄉云云。第二天,羅隱便踏上了征途。然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自己竟然落榜了。沒關係!大丈夫不言棄,大不了重頭再來!可是第二年,還是落榜了;第三年,仍舊如此……

羅隱總共連考七次進士,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次,但結果呢?他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史稱「十上不第」,它就是不中啊!羅隱耗費了十二年的青春年華,耗盡了理想與心力,最終不得不鎩羽而歸,返回家鄉。

途中他又經過鍾陵,再次遇到了歌妓雲英,頓時感慨萬千:雲英雖已徐娘半老,但風韻猶存,再看看自己,已經成為一個飽經風霜的失敗者,實在心酸。然而雲英相隔十二年見到羅隱說的第一句話,徹底刺痛了他敏感的神經,雲英說:「怎麼羅秀才還是布衣?」

也許雲英是有意為之,也許她是無心之舉,但這句話都不偏不倚地擊中了羅隱那脆弱的心。羅隱沒有生氣,而是以平心和氣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反擊。

《贈妓雲英》

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當年一別已然十餘年,今日重見到你那傲人的掌上之身;現在的我還未成名你也未嫁,可能是我們兩個都不如別人吧。歌妓最關鍵的資本就是年輕美貌,一般到了中年便會選擇退休,擇嫁好人家,可雲英卻依然操守舊職。羅隱以此來說事兒,含義很深。

羅隱不直接回答仍是「布衣」的問題,而先從兩人的回憶說起,繼而再將矛頭調準雲英為何「未嫁」之上,此為欲就先避的手法;前兩句看似是對雲英依舊未變樣的讚美,但後兩句卻突然反轉,羅隱是承認也是自黑自己仍未成名,目的是為把雲英拖下水,這麼多年了你還是未嫁,是不是你我都不如別人?此為欲抑先揚的手法。

羅隱的這一反擊十分高超。他採用迂迴的方式把自己與雲英放在了同一水平線上,即「俱不如人」,那麼雲英的詰問就會不攻自破:你說我未成名是因為不如別人,那麼你還未嫁是不是也是因為比別人丑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悟空闖南天門時,遇到一位不可能遇見的守將,原著出現了失誤?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