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問題出在哪裡?兢兢業業70年 只為那顆中國心

問題出在哪裡?兢兢業業70年 只為那顆中國心

近些年來我國航空工業的飛速發展,無不讓國人驕傲,一架架新型戰機服役,新型大飛機騰飛,象徵著我國航空工業的巨大飛躍。但是,在自豪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建國以來航空發動機一直是我國航空工業的短板,技術上的缺失使得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購買仿製外國航空發動機的階段,直到近些年,航空發動機技術才有所起色。

航空發動機的技術要求真的很高

為什麼我們的航空技術會不如人?首先,自建國以來我們便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航空工業方面也是如此,無論是設計能力還是生產技術方面都可以說是毫無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發展航空工業,談何容易。中蘇友好期間,蘇聯雖然提供給了我們數量眾多的先進戰鬥機,但在核心技術方面,蘇聯人依然守口如瓶,拒絕向我方提供關鍵技術,而當中蘇關係惡化後,我們也只能依葫蘆畫瓢,進行仿製。直到中美蜜月期,我們才能大量接觸到西方的先進航空和電子技術,在此時期,無論是在人才還是技術上,我國的航空工業得到了飛躍發展,但在關鍵的航空發動機領域,人家依然有所保留,出售給我們的仍是次一級產品。跟何況蘇聯解體後,中美關係惡化,美國實行了對華軍事技術出口限制,我們再次失去了學習西方先進發動機技術的機會。

為什麼在能接觸到先進發動機的情況下,當時的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依然那麼薄弱呢?問題出在生產上。

複雜的結構和決定性的用途,航發的技術要求當然高

航空工業是多種工業的集合體,而像航空發動機的產品,對於生產工藝和材料工業的要求極高,關鍵零部件甚至要求精度達到絲級,而這就對加工設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材料上,首先材料的強度得達到要求,而達到要求後,還要讓材料的使用壽命足夠長,這樣才能使發動機具有更高的消費比和更好的和維護性能。而上述的問題,恰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我們的短板,因此長期以來我們的航空發動機一直未能有所起色。

但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國家的發展與進步,這些問題都被逐一解決,而我們也看到,像「太行」這樣的純中國新正被裝到越來越多的國產戰機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航空發動機水平將位於世界前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軍艦暫停「下餃子」,真的資金不足了?還有更重要是事情做
中國航母的動力之爭:核動力不一定更好 常規動力可能更合適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