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讀過就忘,那是你少幹了這幾件事

讀過就忘,那是你少幹了這幾件事

過去一年你讀了多少本書?有些人看似很努力很上進,書也讀了不少,但真要說出個大概來,那可就尷尬了。

以前我在閱讀書籍時,經常拖拖拉拉,看完直接扔一邊,可想而知過段時間什麼也想不起來。

讀過就忘,那是你少幹了這幾件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直到前陣子做完讀書類主題閱讀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之所以出現讀了就忘的問題,是我偷懶少下功夫了,忽視了購書,讀書,讀後等環節的重要性。

讀過就忘,那是你少幹了這幾件事


1、購書環節:定方向,列清單,挑好書

很多人一時頭腦熱,急於閱讀,往往在購書上浪費了很多時間,買回來的也不見得是一本好書。我建議你,在購書環節,不要偷懶,帶著你的讀書目的列購書清單。

你可以問問自己,我最近遇到什麼問題?我得學什麼?我喜歡讀哪類書?比如你想提高演講能力、你想學下自我認知、你想學習理財、你就想安安靜靜讀下閑書等等。多問自己幾遍,你的讀書清單基本也有個方向了。

怎麼判斷想讀的書是不是好書?你可以通過作者和身邊朋友的推薦找到好書,一般他人親身讀過再向你推薦的書籍,品質不會差到哪裡去。你也可以上豆瓣、噹噹、京東等平台查看書籍評論,比如豆瓣評分8分以上,亞馬遜銷量總排序在3000以上,噹噹和京東評論數超過1萬以上,這些都可以作為篩選好書的依據。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好書與讀爛書的區別,猶如拾到的是麥子還是糠了。

選書,其實是個自我認知的過程。你選的書,是你近期精神狀態的反映

讀過就忘,那是你少幹了這幾件事

2、讀書環節:帶著讀書目的巧摘蘋果,加深印象

以往我的閱讀習慣是很散漫隨性的,拿起一本書就看,看完也沒花時間去思考自己從這本書中獲得了什麼。那是因為我壓根就沒有帶著讀書目的去讀書,自己都不知道想要解決什麼疑惑,談何來獲得新知?

做完讀書類主題閱讀後,我羞愧了,原來我以前所謂的閱讀行為,不過是小打小鬧,上不了檯面,更談不上是在閱讀。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中提到,「所謂讀書的動機或目的性,就好比照片的『焦點』。即使拍攝同樣的場景,聚焦於面前的花朵和聚焦於遠處的建築,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讀書也一樣,抱著不同的目的閱讀同一本書,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我建議你,帶著閱讀目的去讀書,對焦你的注意力,將軍趕路,莫追小兔,那麼才能快准狠抓取書中風景。

我一般會帶著讀書目的,結合「倍速閱讀法」和「蘋果閱讀法」來快速抓取想要的信息。倍速閱讀法指的是第一遍讀書時,快速瀏覽書籍封面、目錄、前言後序等,然後跳讀或泛讀全文,中間遇到你感興趣的,可以停留時間久點,對於一般常識認知或不感興趣,完全可以跳讀過去,第一遍閱讀速度最好不要耗費太久。經過第一遍閱讀後,你心裡已經七七八八知道這本書講了什麼。

第二遍,我會採用「蘋果閱讀法」去找「蘋果」。「蘋果閱讀法」是指在1小時內,依據讀書目的尋找書中答案,記錄關鍵詞,最終講述給他人或自己聽。

一本書猶如一個果園,你的讀書目的猶如果園裡面各式各樣的水果。這一刻,你想要尋找「蘋果」,下一刻,你可以尋找「橘子」或「香蕉」。

舉個例子,你用倍速閱讀法快速讀完《指數基金投資指南》後,你可能很想知道「怎麼更好提高基金定投收益」?這就是你的讀書目的,這就是你想要摘取的「蘋果」。

帶著你的讀書目的,用一張空白紙,畫出20個空格,對著目錄快速鎖定書里哪部分內容提到了「基金定投收益」。範圍鎖定後,你就可以愉快地開始摘蘋果了。你可以尋找關鍵字,尋找關鍵片語,填到這些空格裡面,比如「降低交易費用」、「選擇基金分工再投」、「定期投資不可過於頻繁」。這些關鍵字可以是書中原話,也可以是你自己提煉概括的。填完空格後,你再把這些關鍵詞串聯起來,這就是你想要的答案了。

「蘋果閱讀法」可以快速幫助你找到書中答案,前提是你必須清楚自己的閱讀目的是什麼。一個閱讀目的,對應一次摘蘋果過程,切不可混搭。也就是說,你的閱讀目的要明確且細化,最好不要把「怎麼更好提高基金定投收益?怎麼做好家庭資產配置?」作為讀書目的,否則最終你摘到的很大可能蘋果不是蘋果,香蕉不是香蕉。你完全可以摘完蘋果後,繼續摘香蕉。

與其花5個小時讀一本書,倒不如花5個小時把一本書讀5遍。帶著讀書目的巧摘蘋果,效率高且印象深刻。

讀過就忘,那是你少幹了這幾件事


3、讀後環節:讀了就忘?讀書筆記來幫忙

為什麼大多數人書讀過就忘了?那是因為你沒有做讀書筆記。奧野宣之說:「即使是漫無目的地重讀,也會有些新的發現,遇到意想不到的好句子。讀書筆記里記的大多是自己親手抄下的選段,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看看,會發現過去覺得很美好的文章更美好,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語句現在已經可以徹底理解了。」這話我是非常認同的。讀書不記點什麼,就像吃完沒抹嘴巴樣,心裡老惦記著這事。再不濟,我也會用一句簡短的話概況書中精華內容,鄭重地寫在目錄空白處。

我一般採用「讀書卡片」,以「所思+所見」的方式來做讀書筆記。這類似於「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的「摘抄+評論」。

有些優秀作家創作習慣是拼接一張張卡片。錢鍾書先生,他的書架藏書上,積累了近10萬張讀書卡片。著名作家納博科夫說他自己創作就像玩拼圖遊戲,他會從平時積累的卡片中這裡取出一塊,那裡取出一塊,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

每讀完一本書,我一般會隔幾個小時去寫讀書卡片,給大腦增加點提取難度。因為有困難的存入大腦,你才會記得更久並真正學會。摘抄所見讓我再一次感受句子的美好,感受心靈的觸動。記錄所思讓我安靜地與心靈對話,那一刻真的很美妙。

我非常喜歡奧野宣之的一句話:「也許你已經習慣把『書』和『自己』當作讀書生活中的兩大要素,那不如讓』筆記本』成為讀書的第三要素」。當你把「書與自己」上升到「筆記本與自己」的層面,你會發現,一本讀書筆記,就是你的好友,就在你的眼前。

讀過就忘,那是你少幹了這幾件事

磨刀不誤砍柴工,好的讀書方法,是遨遊知識海洋的方向盤。方向盤握對了,還怕掉隊嗎?吃飯不嚼不知味,所見亦有所思,還怕讀過就忘嗎?讀過就忘,那就別偷懶,從選書環節、讀書環節和讀後環節多下功夫。

讀過就忘,那是你少幹了這幾件事



我是李小小梨,愛讀書愛理財,您的點贊留言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一起精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