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騰割據關中多年,為何突然參與衣帶詔事件,原來與這個人有關

馬騰割據關中多年,為何突然參與衣帶詔事件,原來與這個人有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回,發生在董承接受漢獻帝的「衣帶詔」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馬騰和董承。原文如下:

(馬)騰曰:「騰入覲將還,故來相辭,何見拒也?」承曰:「賤軀暴疾,有失迎候,罪甚!」騰曰:「面帶春色,未見病容。」承無言可答。騰拂袖便起,嗟嘆下階曰:「皆非救國之人也!」承感其言,挽留之,問曰:「公謂何人非救國之人?」騰曰:「許田射獵之事,吾尚氣滿胸膛;公乃國之至戚,猶自殆於酒色,而不思討賊,安得為皇家救難扶災之人乎!」承恐其詐,佯驚曰:「曹丞相乃國之大臣,朝廷所倚賴,公何出此言?」

騰大怒曰:「汝尚以曹賊為好人耶?」承曰:「耳目甚近,請公低聲。」騰曰:「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論大事!」說罷又欲起身。承知騰忠義,乃曰:「公且息怒。某請公看一物。」遂邀騰入書院,取詔示之。騰讀畢,毛髮倒豎,咬齒嚼唇,滿口流血,謂承曰:「公若有舉動,吾即統西涼兵為外應。」承請騰與諸公相見,取出義狀,教騰書名。騰乃取酒歃血為盟曰:「吾等誓死不負所約!」指坐上五人言曰:「若得十人,大事諧矣。」承曰:「忠義之士,不可多得。若所與非人,則反相害矣。」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董承秘密接受漢獻帝劉協的「衣帶詔」,與王子服等達成秘密商議消滅曹操之策。此時,西涼太守馬騰求見。董承託病不見,引起馬騰不滿,出言譏諷。董承不得已,與馬騰見面。在兩人交談過程中,馬騰說出了對曹操的痛恨。董承知馬騰忠義,便將漢獻帝的「衣帶詔」給馬騰過目。隨後,馬騰便與董承、王子服等人結盟,共同商議除掉曹操之策。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歃血為盟」, 歃血:古代會盟,把牲畜的血塗在嘴唇上,表示誠意;盟:宣誓締約。泛指發誓訂盟。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唐代蘇安恆《請複位皇太子第二疏》中的「歃血為盟,指河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與真實的歷史相比,小說中的這一故事情節可謂是有真有假。首先,西漢獻帝劉協的衣帶詔的確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會見使,未發。事覺,承等皆伏誅。」《後漢書·獻帝紀》亦稱:「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從以上這兩段記載既可以看出「衣帶詔」確為歷史的真實,同時也可以了解接受參與此事的具體人數。小說中提到參與此事的有董承、王子服、種輯、吳碩、吳子蘭、馬騰和劉備這七人。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這份名單上卻少了兩個人,一個是吳碩,另一個就是馬騰。

從《三國志》相關傳記來看,此時的馬騰的身份也不是所謂的西涼太守,而是安狄將軍。此外,他也並未來到許昌,而是割據關中,靜觀中原局勢。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怎麼可能參與「衣帶詔」事件呢?這分明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情節。至於說到小說作者為何要進行如此虛構,答案非常簡單,這是為後來馬超起兵對抗曹操來做鋪墊的。畢竟馬超是小說作者塑造出來的正面人物形象,作者不可能將馬超不顧父親馬騰死活而起兵作亂這一史實進行塑造,否則將徹底顛覆馬超的人物形象。因此,作者不僅將馬騰的真實面目進行了全面改造,同時也將馬超起兵作亂的真實原因進行了虛構,這也算是作者的煞費苦心之舉了,一切都是為了馬超。

參考書籍:《三國志》、《後漢書》、《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劉備縱橫中原十餘載,為何以失敗告終,呂布部下切中要害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