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喜歡穿什麼樣的內衣,趙飛燕首創一種穿衣樣式,流傳至今

古人喜歡穿什麼樣的內衣,趙飛燕首創一種穿衣樣式,流傳至今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中國內衣史》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各位,咱這文章卻不拘泥於哪朝哪代,而是暢談中國古代內衣的演變史。當然,咱不能紅唇白舌地瞎說,得舉幾個例子。先看個情場浪子——司馬相如。

據史料記載,此人靠著一手好文章,騙了個老婆叫卓文君。兩人在臨邛開了家小酒館,過起了小日子。當然,其主要經營者是司馬相如。據史料記載,他幹活時,經常穿一件犢鼻褌。此物聽著玄乎,實際上就是一大褲衩。其岳父卓王孫聽說此事後,據說氣得大病了一場。

因為在漢代,犢鼻褌是穿在外褲裡面的,不能給人看的。你司馬相如現在內褲外穿,實在有辱斯文!不過各位,元朝趙孟頫的《浴馬圖》里,馬倌也穿著這個。說明犢鼻褌似乎是古代下等人(小廝等)幹活的標配。從這點看,古人似乎比我們開放哦。好了,說完大短褲,咱來說說內衣。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內衣叫「蔽膝」。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遮蔽兩膝的衣物。當然,順便也能遮遮其他地方。現在有種漢服,叫秀禾禮服,一般在女子結婚時會穿,有條長長的帶子,從腰部垂下的,那就是「蔽膝」。各位別誤會,說它是內衣,是因為此蔽膝是連體的,從上到下,該遮的全幫你遮了,所以連褲子都省了!

另外,漢高祖發明了汗衫,又叫「澤衣」。對襟的、短袖,只負責掩護身體的上半部分,那與今天的內衣已無多少區別。那麼,趙飛燕首創了何種穿衣樣式,居然流傳至今?這話還得從抹胸說起。據史料記載,早在周文王時期,當時人就發明了一種叫腰巾的東西,漢武帝時將其改名為襪肚。

其形狀和穿法類似於小朋友的肚兜。據史料記載,古代宮廷女子一般會穿戴此物,四根帶子,兩根帶子結在頸部,另外兩根系在腰間。用來保護胸腹部。當然了,趙飛燕肯定也穿這個。但我們都知道,趙飛燕愛跳舞啊,穿著襪肚,旋轉、跳躍,很不方便啊!怎麼辦?它就發明了帕(抱)腹。

說白了,就是專門在腰間裹一塊巾帕。這變動雖小,但效果很好。首先,帕腹是裹著的,所以不容易走光。其次,此物牢牢綁在腰上,能讓她的腰顯得更細。最後,此物也很保暖,不是么?各位,這帕腹改良到現在,就成了塑身衣!所以我們才說,趙飛燕首創一種穿衣樣式,流傳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派思維 的精彩文章:

古代株連九族時,犯人為何不逃跑,因為只有傻子才會逃
這5對姓氏不得通婚,原因很無厘頭,尤其是呂和吳兩姓

TAG:海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