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中國古代史上,為什麼只有朱元璋可以從南向北統一全國?

在中國古代史上,為什麼只有朱元璋可以從南向北統一全國?

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一直都是一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中國歷史上統一全國的戰爭不在少數,也建立過不少的大一統的帝國,但是如果仔細研究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這些統一全國的戰爭,幾乎全部是從北向南進行統一的。

比較典型的就有元朝和清朝,這兩個朝代都是北方的勢力南下所取得的統一,而其他的朝代秦漢魏晉唐等,很多都是北方或者中原的勢力崛起,也不能稱為是自南向北的戰爭,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只有兩次北伐成功的例子,其一是朱元璋領導紅巾軍推翻元朝的戰爭,還有一個就是近代史當中的北伐戰爭,而在古代史當中,只有朱元璋的北伐是成功的,不僅推翻了元朝政府,還統一了全國,建立起了大一統的王朝。

我們先來看一下其他時代當中失敗的北伐,首先最為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北伐,領導者就是我們都很喜愛的諸葛亮,以及他的學生薑維,蜀漢北伐失敗的原因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不會不知道,那就是後方供給的問題,以及蜀漢朝中保守勢力的阻礙,使得北伐失敗,最終被鄧艾偷襲奪取了成都,蜀漢就此滅亡。

再說一下東晉的北伐,將領有祖逖,庾亮,桓溫等,失敗的原因也是朝廷內部腐朽的原因,後面的保守勢力一直在添亂扯後腿,這也就導致了東晉北伐的失敗。

南朝劉宋的北伐雖然不太著名,但是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劉裕北伐的時候整個朝中還是比較團結的,沒有什麼阻礙的勢力,但是就在劉裕攻下了洛陽長安,正準備進一步進軍的時候,後方的大丞相劉穆之卻死了,劉裕回去穩定局勢的時候,前線又出了岔子,這也就導致了這次北伐的失敗。

南宋抗金抗蒙的失敗就不多介紹了,從岳飛怎麼死的這件事上就能夠看出來,這樣的朝廷就只能偏安一隅,不可能完成統一的大業。

清朝末期的時候雖然已經算是近代了,但還是說一下太平天國的北伐吧,失敗的原因教科書裡面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也符合史實,還是內部爭鬥的問題,成了一盤散沙,以至於曾國藩臨時組建的湘軍都能把他們全部剿滅。

從以上的這些例子當中來看,歷代的北伐當中,最為嚴重的似乎就是北伐軍後方內部爭鬥的問題,以及軍隊供給的問題,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朱元璋領導的軍隊當中有這樣的問題嗎?

在史君看來,首先就是南方的朝廷,有很多都是北方的政權倒台之後建立的,比如說南宋、東晉、還有後來的小朝廷南明。這種朝廷不可能有之前那種王朝的霸氣,裡面的官員也都是長時間貪圖逸樂,不求上進,治國的能力沒有多少,反而是十分醉心於政治爭鬥,朝廷都很腐朽,以至於在面對外部勢力的時候不能團結一心。

還有就是南方的氣候溫暖,更適合人們居住,但是帶來的壞處就是很多官員們養成了貪圖享樂的毛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愁溫飽的這些官員自然也就沒有憂患意識,艱苦奮鬥什麼的也就不重視了,對於寒冷乾燥的北方,他們都看不上,不會去努力爭取,覺得就算打下來了也收不了多少賦稅,反而還是朝廷的累贅,因此北伐也就更加難以團結一心。

朱元璋的軍隊能夠取得成功,其中有著諸多的原因,首先就可能是「天下苦元久矣」,元朝的黑暗統治以及民族壓迫政策早就導致了很多漢人的不滿,當時起兵的可不是只有朱元璋一家軍隊,在元朝之前的黑暗統治之下,農民軍當中十分團結,誓要驅除胡虜,恢復中華。

元朝軍隊的老化,以及內部的爭鬥也是他們被擊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朱元璋和陳友諒開戰的時候,元朝將領孛羅帖木兒吼破了嗓子要求南征,趁著吳漢開戰一鼓蕩平南方。可是奈何從朝堂到軍中,沒有一個人搭理他。此時的元廷,內部還在爭鬥,自然也就擋不住之後朱元璋的軍隊了。

在史君看來,只能感慨朱元璋這樣的千古一帝實在是太少,很多的農民起義軍都目光短淺,取得一點點小成績就貪圖享樂,沉醉在酒色當中,洪秀全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然而朱元璋卻可以幾十年如一日的施行嚴格的制度,兢兢業業地治理朝政,即使是建國之後也不曾懈怠,除了屠戮功臣之外,朱元璋還真找不到什麼的黑點。

歸根結底,朱元璋能夠從南方起兵統一全國,甚至將東北等地收歸中央,其一是當時的時勢造就的,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還有一點也離不開朱元璋個人的才能和努力,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作者:史君

版權聲明:本文由「清王朝興衰史」原創首發,並享有版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歡迎關注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王朝興衰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亡國之君崇禎,雖然治國無方,但卻有位很萌的周皇后
為了節儉,崇禎皇帝撤銷了驛站,這位失業的驛卒最終推翻明朝

TAG:清王朝興衰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