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董其昌 像

董其昌學識淵博,精通禪理,是一位集大成的書畫家,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他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行書以「二王」為宗,又得力於顏真卿、米芾、楊凝式諸家,趙孟頫的書風也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他的創作。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臨顏真卿書

一、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書法用筆最突出的特點為「虛靈」。在此方面,他有獨到的論述:「書法雖貴藏鋒,然不得以模糊為藏鋒」,「蓋以勁利取勢,以虛和取韻。顏魯公所謂如印印泥,如錐畫沙是也」。虛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無窮的意韻。為了達到虛和取韻,他十分強調書者主宰筆的能動性。他說:「作書須提得筆起,不可信筆。蓋信筆則其波畫皆無力。提得筆起,則一轉一束處皆有主宰。轉、束二字,書家妙訣也。今人只是筆作主,未嘗運筆。」他的作品中沒有偃筆和拙滯之筆,轉折處均提筆暗轉,如作品《楷書周子通書軸》用筆以勁力取勢、以虛和取韻,使其作品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臨蘇東坡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二、秀潤閑雅瀟洒流暢

董其昌非常重視用墨技巧,他將墨分為五種不同的濃淡層次用於書法藝術創作之中。他認為「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 「用墨須使有潤,不可使其枯燥,尤忌肥,肥則大惡道矣」。董其昌書法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精於用墨,如《草書杜律詩冊》用筆蒼潤兼施,通篇在墨色濃淡枯潤的變化中呈現出音樂般的節奏和旋律。他還喜用枯淡之墨作書,如《草書張旭郎官壁石記卷》和《節臨懷素自敘帖卷》墨色豐富,淡而不薄、枯而不浮,精彩地表現出董其昌書法行雲流水、無拘無滯的瀟洒風神。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三、疏朗空曠意境深邃

董其昌非常重視章法的構成,他曾說:「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右軍《蘭亭序》,章法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董其昌書法作品的章法疏闊空曠、氣度閑雅,如《楷書神仙起居法扇面》、《草書房村夜宿詩扇面》中的字距和行距十分寬闊,黑白對比反差較大,作品蕭散沉靜,恬淡閑雅。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草書房村夜宿詩扇面

四、悠遠空靈、神秘玄妙的禪境

董其昌把禪宗思想運用到書法藝術創作之中,以「平淡自然」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把握了意境的本質特徵和內涵。所謂「平淡」是在稀少、簡淡、樸素中包蘊無窮的意趣,有味外味、韻外韻,讓人咀嚼不盡。平淡的實質是自然天真,是真性靈的自然流淌。為此,董其昌極力推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質樸無華、平淡自然的書作及美學思想。他說:「惟魯公天真爛漫,姿態橫出,深得右軍靈和之致,故為宋一代書家淵源。」 「東坡詩論書法云:『天真爛漫是吾師』,此一句丹髓也。」王羲之《蘭亭序》和顏真卿《祭侄文稿》皆是草稿,書家本無心創作,卻使書作得自然之妙和生動之趣。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晁文公語軸》紙本楷書 93.5×29.9cm 蘇州博物館藏


點擊閱讀:「連載」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2)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五絕詩軸》紙本,行書,縱77.5cm,橫31.1cm。 南京博物院藏

五、主張書法作品的「書卷氣」

在《畫禪室隨筆》中記載,董其昌書法有一種淡雅虛靜的高遠意境,用筆虛、章法疏、用墨淡。董其昌自言:「用墨須使有潤,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濃肥,肥則大惡道矣。」董其昌書法的技巧在理論和實踐中都有極其特色的創新。從他所追求的淡秀意韻的審美取向,書法中白大於黑的視覺效果看出他用筆強調虛靈和變化,結字強調似欹反正,章法強調疏空簡遠,用墨強調濃淡相間,用筆虛和而骨力內蘊,章法疏空而氣勢流宕,用墨清淡而神韻反出,這便是董其昌書法的風格特徵。這種風格表現了禪意,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之趣和所謂丰采姿神,飄飄欲仙,也就是董其昌書法的書卷氣。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臨柳公權書蘭亭詩》(局部) 行書 紙本。縱27.2公分,橫1072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柳公權書《蘭亭詩》原為37首,此本為34首。64歲的董其昌書此卷時名為臨寫,實際上屬背臨,故而沒有完全按照對臨的常規,將字數、行數統一格式,這也許是導致闕漏的原因。書風更是出以己意,運筆瀟洒,轉折靈活,字間與行間表現出了映帶關係和顧盼姿態,神完意足。自首迄尾無一懈筆,點畫的肥瘦和牽絲的聯繫也極為合度和自然,充分體現了背臨的特點。

此卷於明萬曆46年所書,時董其昌年64歲。其書藝已臻於成熟,故筆法流暢,氣韻古淡瀟洒,在董氏傳世的書法中可為上品。

延伸閱讀:

上海博物館《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

之所以稱其為超級大展,原因有二:

美國、中國台北和日本都曾展示過董其昌的作品,但上博的這次展覽,最為系統。除了本館館藏,上博還向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 15 家重要機構租借了藏品,共展出董其昌及相關作品 154 件,此為一;二是,此次展覽將影響過董其昌的晉唐宋元大家名跡,和受其影響的同代及清代畫家之作進行集中展示,脈絡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五代時期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圖》也將在這次超級大展中展出,沒來得及去遼博的同學,可以在上博一睹真跡。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夏景山口待渡圖 董源 遼寧省博物館藏

關於董其昌,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17 歲那年,董其昌參加松江府學試,因為文采出眾,本應第一,但最終卻排在了堂弟之後,位列第二。原因是知府覺得董其昌的文章雖然好,字卻寫得太丑...

自此以後,他開始發憤臨貼,先是臨顏真卿的《多寶塔》,再改學虞世南,學著學著,董其昌認為唐書不如魏晉,於是改學王羲之的《黃庭經》、鍾繇的《宣示表》等魏晉名帖。

3 年後,他自以為已經學成,十分自負,甚至不把前輩祝允明和文徵明的書法放在眼裡,直到後來到了大收藏家項元汴家裡,見到歷代名家真跡和王羲之的《官奴帖》,此時他才醒悟,認識到自己以前實在是狂妄得可笑,慚愧不已。

「然自此漸有小得,今將二十七年,猶作隨波逐浪書家。翰墨小道,其難如是,何況學道乎?」這是董其昌在 27 年後記下的一句話,我們不禁感慨,古人為學,少有賣弄才學的行徑,都是在用心體會、求真實悟。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山水詩冊 董其昌

晚明時期,受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的影響,國力衰退,社會動蕩,作為明代後期畫壇的中心人物,董其昌在出仕與致仕之間幾度來回。

仕宦與通儒禪經歷,深刻影響了他的書畫藝術。董其昌認為,古人處處皆淡。「淡」的精神和氣質,如繁華落盡後的率真,也為他及其時代文人所追求和嚮往。

"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中。眼前無非生機,故其人往往多壽。至如刻畫細謹,為造物役者,乃能損壽。蓋無生機也。"

董其昌的意思是,宇宙之大,皆可出自手中那小小的畫筆。畫畫的人,應充滿生命力,若是為了畫的事情苦惱不已,那就是本末倒置的庸人自擾,無關真正的風雅之道。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燕吳八景圖冊》部分 董其昌 上海博物館藏

董其昌,何許人也?

《明史》這樣評價他:「性和易,通禪理,蕭閑吐納,終日無俗語。」這段評語比較貼切。從史料看,董其昌通曉儒佛,他在為後人留下無數經典書畫作品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論述書畫的重要文字。

在《畫禪室隨筆》中,他根據禪家南北二宗的說法,將山水畫進行了南北分宗。在這裡,「南北」並非是地域,而是一種繪畫風格——北宗始於唐代李思訓的著色山水,南宗則將王維尊為鼻祖。

山水畫上南北二宗的提出,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清代的「四王」等都是其理論的積極實踐者。而將南宗定為文人畫,並提倡「平淡天真」的說法,更是影響至近代。

不過,董其昌「崇南貶北」的論述一直存在爭議,史學家高居翰在《中國繪畫史》中曾說:

雖然「南北宗」論並非有意劃分疆界,它卻歌頌了文人畫傳統,貶低了院畫派和職業畫家,特別是浙派。簡單地說,他想要把整個歷史和繪畫史帶入一種使他自己感到滿意,並且也能說服他同時代人的秩序世界。

從這一點看來,董其昌做得非常成功,自他以後,在近代中國寫成的有關繪畫的文字都強烈地受到了他的影響。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疏林遠岫圖 董其昌 天津博物館藏

存在爭議的,還有董其昌的「劣跡」。

野史《民抄董宦事實》曾記載董其昌做過許多不堪之事,如強搶民女、好房中術、淫人妻女...

但細細推敲,這部野史的可信度似乎不高。首先在《明史》中,並未提及董其昌的惡事,理論上,由清代纂修的前代史書,實在沒必要袒護董其昌。在同代人中,他與莫是龍、湯顯祖、陳繼儒、王時敏等交好,如其品格卑劣為實,恐怕不會有這一眾文人的交往。

另外,董其昌與袁可立是莫逆之交,後者為人剛正不阿,一身正氣,被世人稱為「袁青天」,甚至曾因忤逆魏忠賢遭到罷官。如果董其昌劣事為真,相信他早已被袁可立拿下...

1633 年 10 月,袁可立病重,78 歲的董其昌為其作《疏林遠岫圖》,遺憾的是,畫到之前 4 天,袁可立就去世了,沒有見到這幅佳作。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關山雪霽圖卷 董其昌 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人物,董其昌自成一格,又不離大道。無論品字、論畫、記事、評詩、話禪,都於古意盎然中見個人主張,處處彰顯董氏自成一家的藝術思想與人格。

如他 81 歲高齡時所作的《關山雪霽圖卷》,雖為五代畫家關仝所繪《關山雪霽圖》的臨古之作,但卻融宋元各家筆墨而成自家面貌。畫中山巒林壑,綿延無際——右方重巒疊嶂,氣勢沉雄;中間幽壑重重,峭壁矗立,村落、叢林錯落有致,雜而不亂;左方雲煙瀰漫,深遠莫測,意味不盡。

董其昌強調以古人為師,但反對單純機械地模擬蹈襲。他雖然處處講摹古,卻並不是泥古不化。他的書法,同樣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道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望岳——南嶽紀游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山房寫字——廖偉夫書法作品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佔盡風情|廖偉夫書法專場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