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帶寶寶趴趴走,兩大神器不可少,推車給方便,汽座保安全

帶寶寶趴趴走,兩大神器不可少,推車給方便,汽座保安全

帶寶寶出門一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肩頭的媽媽包就頗具重量,更別說還有寶寶要掛在身上或抱在手上,若是一打二的話,懷裡抱一個,手上牽一個,根本就沒手做其他的事。然而,一量推車即可解決許多問題!若開車,更不能沒有安全座椅,因為只有讓寶寶坐在安全座椅內,才能確實保障寶寶的安全!

有了寶寶後,出門不再能像以往說走就走的瀟洒,更沒有輕鬆漫步的優雅,對父母來說,帶寶寶出門,最要在乎的是,行動的方便與安全!

帶寶寶趴趴走,兩大神器不可少,推車給方便,汽座保安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神器1、推車

養孩子,就像對父母進行各項能力的綜合考試,其中,負重力絕對是外出時的必考題!裝滿各式各樣寶寶用品的媽媽包,重量一定不輕,再加一個至少4公斤起跳的寶寶,立刻媽媽化身大力女超人!

外出用推車,減少負重

其實帶寶寶外出,不一定只能把寶寶用背的或抱的,當路途較長時、還有其他重物要拿在手上時,或是需要雙手做點事時,不妨利用推車,把手空出來,讓寶寶坐在推車上也相對安全。

若有兩個年紀相近的孩子時,更需要使用推車,否則只抱一個,另一個不免也想討抱,讓兩個孩子都坐推車就不用煩惱該抱誰;又,正值孩子剛會走路還不太受控的階段,在人群擁擠的狀況下,讓孩子坐在推車內,可避免他突然掙開父母的手而亂跑。

選購首重堅固安全

買推車最要在乎堅固安全,結構堅固才能耐用,這胎用過,下一胎還能繼續用(如果兩胎年紀有些差距);安全則是車體不會輕易搖晃,剎車系統穩定,且配備5點式安全帶,以確保寶寶不會輕易掙脫安全帶的束縛。另外,底座方向是否可以調整,寶寶0至6個月大的階段,平躺面向照顧者;可獨立坐之後則轉向,讓寶寶自由探索外在世界。

若是有打算密集生兩三個以上的孩子,建議買雙人座推車,至於是並肩座或前后座,就要看個人需求了,並肩座的旋轉方便,但出入的門框或電梯要夠寬;前后座雖不用擔心出入門框的寬度,不過,旋轉角度大,置身空間狹窄或人多時,很難說轉就轉。因此,選購雙人座推車時,得考慮自家出入的門或電梯之寬度,是否方便讓推車進出自如;若是開車族,則要確認後車廂的置物空間是否能收放車體較大的推車。

孩子兩三歲後,建議減少坐推車機會

孩子兩三歲後,應減少坐推車的機會,但用來休息補眠無妨。讓孩子自己走路,可增進對大肌肉的訓練,由於現在的小孩缺少運動的機會,多走些路,可消耗身體能量,累了餓了,還能多吃一點,有助生長發育。

帶寶寶趴趴走,兩大神器不可少,推車給方便,汽座保安全

神器2、安全座椅

安全,是大家熟悉的交通標語,確保安全的作法很多,如果家有汽車,寶寶也是乘客之一的話,最基本的就是在車上為寶寶備妥安全座椅!

無論車程長短都要坐,減少意外發生造成傷亡

基於安全,只要寶寶上車就應該坐在安全座椅上,絲毫沒有妥協的空間,即使車程短,也不能輕忽,以為抱一下沒關係,因為只要出意外,小孩可能就從手中飛出去。坐車時,把孩子抱在懷裡並無安全可言,緊急剎車時,即使車速不快,巨大的慣性也會讓大人的手瞬間鬆開,或是直接大人重量壓在寶寶身上,而讓寶寶承受更重的傷害。

或許不少父母覺得安全座椅要價不斐,不一定要買,與安全座椅的價格相比,生命的價值更加貴重,而且無法重來,唯有讓寶寶坐安全座椅,才能減少意外發生所造成的傷害影響程度。

根據體型年紀選購適合款式

可根據寶寶的體型與年紀,選購適合的安全座椅,現在不少款式可配合寶寶成長調整模式,新生兒階段,讓寶寶平躺,避免呼吸道受壓迫;面向後則能在意外發生時,借安全座椅吸收並分散來自前方的撞擊力,減少對寶寶的傷害程度。朝後坐可持續到2歲,之後再讓寶寶采正向乘坐。

產品一定要有國家商品檢驗合格認證標誌,才是符合安全規範的安全座椅。同時,其他如歐洲TND測試標準或歐規ECE安全標準也可做為參考。不過,父母應有「貴的不一定好,但好的不會太便宜」的認知,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此外,安裝簡單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由於孩子有時會讓長輩帶出門,安裝簡單,長輩才會樂於使用,一旦嫌麻煩就可能不用,而給了意外可趁之機。目前汽車多配有ISO-FIX系統,使安裝安全座椅變得簡單。

帶寶寶趴趴走,兩大神器不可少,推車給方便,汽座保安全

只要上車,就要堅持孩子坐安全座椅

如何讓孩子願意坐安全座椅,總不時考驗父母的意志,如果從嬰兒期就放在安全座椅內,通常會習慣坐安全座椅,只是長大後,偶爾耍賴不想綁安全帶,這時,父母必須展現堅持一定要綁的態度。曾經,筆者一家四口原本興沖沖地上車要出去玩,可是有大女兒不想綁安全帶,於是我堅持不綁就不出發,而且說到做到,全部下車回家。回到家,原本不綁安全帶的寶說「我會綁安全帶」,讓孩子知道不綁安全帶的後果。只要有機會與孩子接觸的長輩都需要先溝通,不然只要破戒一次,什麼規矩都沒有了!

當然,孩子終究是孩子,難免有情緒,父母不妨在車上準備孩子喜歡的音樂或利用有聲書,適時轉移注意力,讓孩子撐到可停車的時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把握5原則,減緩便秘困擾
11個多月大的男寶誤食「整隻青蛙」,嚇壞媽媽,異物急救

TAG:鴿子醫生育兒 |